logo资料库

2009年江苏南京财经大学管理学综合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江苏南京财经大学管理学综合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 60 分) 一、名词解释(2×5 分=10 分) 1、基尼系数 2、经济效率 二、简答题(2×10 分=20 分) 1、如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成立的话,世界上就不会存在粮食总量危机,但可能存 在粮食分配问题。为什么? 2、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不会在其市场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小于 1 的部分 进行生产。为什么? 三、计算题(1×10 分=10 分) 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为 M ,他在 1x 和 2x 中的偏好可以用 0a  )代表, 1x 和 2x 的价格分别为 1P 和 2P 。 ( 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 四、论述题(1×20 分=20 分) , U x x ( 1 )  2 ax 1  x 2 以李嘉图和俄林为代表的传统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2008 年度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强调不完全竞争市场与规模报酬递增。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是微观经济学,请结合微观经济学原理,回答以下问题: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规模报酬递增? 3、完全竞争市场中为什么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 第二部分 管理学部分(共 90 分) 五、名词解释(4×5 分=20 分) 1.预社会化 2.系统管理理论
3.冲突的人际关系观点 4.名义小组技术 六、简答题(3×10 分=30 分) 1.简述如何实现有效控制。 2.简述企业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压力。 3.简述组织设计者应如何提高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性。 七、计算题(1×10 分=10 分) 某企业生产 A、B 两种产品。已知生产单位 A 产品需用钢材 9 千克,水泥 4 千克,劳 动力 3 个,净产值 700 元;生产单位 B 产品需用钢材 4 千克,水泥 5 千克,劳动力 10 个, 净产值 1200 元。该企业有钢材 360 千克,水泥 200 千克,劳动力 300 个。 问:A、B 产品各生产多少才能使企业净产值最大? (1)写出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5 分) (2)用图解法求出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和最优目标函数值。(5 分) 八、论述题(1×15 分=15 分) 试从产业组织和企业资源角度分析企业经营战略的来源。 九、案例分析题(1×15 分=15 分) 公司规矩和朋友规矩 作为美国国际农机公司创始人、世界第一部收割机的发明者——西洛斯•梅考克,从 不滥用职权,他既坚定制度的严肃性,又不伤害员工的感情。 有一次,一个老员工违反了工作制度,酗酒闹事,迟到早退。按照公司的管理制度的 有关条款,应当开除。管理人员做出这一决定,梅考克表示同意。决定一公布,这个老员 工火冒三丈,他委屈地对梅考克说:“当年公司债务累累时,我与你共患难,3 个月不拿工 资我也毫无怨言,而今犯这点错误就把我开除了,真是一点情份都不讲!”听完老员工的 叙说,梅考克平静地说:“你知不知道这是公司,是个有规矩的地方,这不是你我两个人 的私事,我只能按规定办事,不能有一点例外。” 随后,梅考克了解到这个老员工的妻子去世了,留下两个孩子,一个跌断了一条腿,
一个因吃不到妈妈的奶水而啼哭不止。老员工是在极度的痛苦中借酒消愁,结果误了上班。 梅考克为之震惊,安慰老员工说:“你真糊涂,现在你什么都不要想,赶快回家去,料理 你妻子的后事,照顾孩子们。你不是把我当成你的朋友吗?所以,你放心,我不会让你走 上绝路的。”说着,从包里掏出一沓钞票塞到老员工手里。老员工感动得留下热泪,哽咽 地说:“我想不到你会这样好!”梅考克认为,比起当年风雨同舟时员工对自己的帮助,这 事简直不值一提。他嘱咐老员工说:“回家安心照顾家吧,不必担心自己的工作。” 听了老板的话,老员工转悲为喜,说:“你是想撤消开除我的命令吗?” “你希望我这样做吗?”梅考克亲切地问。 “不,我不希望你为我破坏了规矩。”老员工坚决的说。 “对,这才是我的好朋友,你放心地回去吧,我会适当安排的。” 事后梅考克安排这个老员工到一家牧场当了管家。 梅考克处理工作不感情用事。有几个同他一起工作多年的员工,在公司遇到困难的时 候背离了他,十几年后,公司情况得到好转,这几个人又找上门来。对这样的人任何人都 是难以容忍的,即使在当时,梅考克也为此深感痛心,并气愤地说:“我希望永远不再见 到你们!”如今,公司兴隆,事业大振,梅考克早已把自己的誓言放在脑后,他欣然接受 了这几名员工。老板不念旧恶,这使这几名员工深受教育。从此以后,他们同梅考克同心 协力,为国际农机公司的强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试分析: (1)根据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解释梅考克的行为和结果。 (2)根据领导行为理论,解释梅考克的行为和结果。 (3)公司规矩和朋友规矩是否相悖?为什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