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辽宁教师资格证专业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得出这个
被评对象相对于基准的位置,或者用某种方法将被评对象排列出等级顺序的评价属于____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达标评价 D.形成评价
2、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____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3、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____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5、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____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6、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____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用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7、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
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____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不稳定性
8、智力落后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____的儿童。
A.80B.70C.60D.50
9、就教师的工作目的而言,教师的使命是____
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社会服务
D.管理学生
10、“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赞科夫
11、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____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
是____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13、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
A.教育 B.教学
C.实践活动 D.上课
14、教育可以实现人的培养、社会遗传、科学筛选,这些是教育的____
A.社会功能
B.人口功能
C.本体功能
D.经济功能
15、课堂常规是每名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____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
16、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____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17、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____
A.做好班长的工作 B.做好先进生的工作
C.做好班委的工作 D.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18、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
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____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19、课程的具体结构是指____
A.课程计划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D.课程目的
20、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____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21、信息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____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
2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____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23、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____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理想我
24、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迁移可以分为____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25、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进行分类。以下属于这一分类的是____
A.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
B.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情感学习
C.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D.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
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它并不是问题的____
A.最终答案
B.唯一结论
C.绝对解释
D.不变实质
2、根据内容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____
A.物质性学习动机
B.消极的学习动机
C.间接的学习动机
D.低级的学习动机
3、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____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4、____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特朗普制
5、创造力的两种主要成分是____
A.创造和想象 B.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C.普通的创造力和伟大的创造力 D.幻想和憧憬
6、形成学校文化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
A.教师文化 B.学生文化
C.物质文化 D.制度文化
7、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
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的内容的组织技术或者教
学策略叫____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比较性组织者 D.固定点
8、“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
洛克的____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
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9、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____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10、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____的雏形。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11、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念的教育家是____
A.杜威 B.布鲁纳
C.陶行知 D.蔡元培
12、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将人格发展分为____
A.八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三个阶段
13、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
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15、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它们分别是目的性、认知性和____
A.序列性
B.针对性
C.方向性
D.实在性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____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水平差异
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18、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依据,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价学生知识
的掌握程度,这种评定称之为____
A.配置性评定
B.诊断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