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辽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辽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 和增加课外活动。该校长的认识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把教育活动的目的指向“素质”,是面向全体学生,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除了给学生减负与增加课外活动之外,还要进行德智体美劳的 全面发展,所以,题目中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答案选择 A。BCD 的解释都是错 误的。 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 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答案】C。解析:周老师是典型的重智育的体现,是不合理的。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 收获,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的做法 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 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答案】B。解析:学生观中要求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 学习活动中来,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激发学 生的主体性。正确答案选 B。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 10 名的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 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 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答案】D。教育观要求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 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而 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题目中老师的言辞显然是没有平等的去对待个别学生, 做法是不正确的,排除选项 A、B 和 C,正确答案是 D。
—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下列关于 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到 2020 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到 2020 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到 2020 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D.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答案】C。本体考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战略 目标,A、B、D 均属于原文再现,C 表述错误,是构建体系完备终身教育。正确答案是 C。 6.某中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 用的机关是 A.教育行政部门 B.工商管理部门 C.纪检部门 D.公安部门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 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 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正确答案是 A。 7.中学教师黄某认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侵犯其权利而提出申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师法》,受理其申诉的机关是 A.同级教育行政部门 B.同级人民政府 C.上级人民政府 D.同级纪律检查部门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原文规定“教师 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 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同时,“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 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 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题目中,中学教师对 于“教育行政部门”做出的行为不满,应该像同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诉,所谓的“教委管学 校,政府管教委”,正确答案选择 B。 8.某初级中学向学生推销学习用品谋取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列 处理此事的方式不正确的是 A.给予通报批评 B.没收违法所得 C.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D.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六的规定,“学校 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依法给予处分。”所以,A、B、C 都是正确的,D 错在“行政处罚”,对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应该给予行政处分。正确答案是 D。 9.15 岁的初二学生梁某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 法》,应当 A.在梁某服刑期间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B.在梁某服刑完毕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C.剥夺梁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 D.免除梁某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七条的规 定,“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所以,正 确答案选择 A。 IO.初中生冯某经常夜不归宿,其父母放任不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应由公安机关对冯某父母 A.予以拘留 B.予以罚款 C.予以训诫 D.予以劝诫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九条的 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 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 令其严加管教。”所以,正确选项是 C。 11.某初中根据学生分数开设了两个重点班,实行末位淘汰制,非重点班学生根据成绩可以 补缺。该校的做法 A.合法,利于因材施教 B.合法,利于激励学生 C.不合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 D.不合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实行动态管理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 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所以, 正确选项是 C。 12.初中生孙某在课间活动时跌倒摔伤 其亲属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 扰乱学校教育 教学秩序,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此种情况下,学校应当 A.报告教育行政部门处理 B.报告公安机关处理 C.报告几件监察部门处理 D.报告人民法院处理 【答案】B。解析:本题表面上考查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实质上考查的是 我们讲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 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 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正确答案选择 B。 13.晚自习,刘老师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知哪位同学将一张“老虎贴纸”粘在刘老师身上, 引起同学们一阵窃笑,经调查,这个恶作剧是李钰搞的。此后,刘老师将李钰不闻不问。 刘老师的行为 A.正确,可以促进李钰的自我反思 B.正确,可以警示班上其他的同学 C.不正确,这样压制了李钰的个性 D.不正确,这是对李钰的不当惩罚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人际行为规范的相关内容, 就要求老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给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题目中,老师对于犯错误的 学生并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不闻不问”,这就给学生了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因此, 答案选择 A。 14.夏老师工作很努力,教学能力强,业余时间经常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但他对 教学能力差的同事不同一顾,致使一些老师不愿意搭理他。夏老师应该
— A.置之不理,继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B.反思自己,想办法改善与同事的关系 C.团结同事,降低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 D.减少往来,避免与同事发生正面冲突 【答案】B。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人际行为规范的内容,关于教师 与教师的关系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关心帮助。所以,正确选项是 B。 15.有三十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段老师,特别重视外出学习,一有机会就向其他老师取经, 观摩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说明段老师具有 A.模仿其他老师的意识 B.关心学生的意识 C.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 D.追求进步的意识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职业道德内容的“终 身学习”的知识点,要求老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 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6.面对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孔,新来的班主任说:“新学年到来了,你们的人生也翻开了 新的篇章。以前的你是怎样的,我不想知道,老师只想看到现在的你有多棒!”这表明班主 任 A.关爱全体学生 B.未能严慈相济 C.保护学生隐私 D.未能因材施教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职业道德内容的“关 爱学生”的知识点,要求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 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题目中老师能鼓励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突破自己, 体现了关爱全体学生。答案选择 A。 17.中国、俄罗斯、美国和欧盟都发展了己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下列选项中,国家或组织 与卫里定位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昨月千日 A.中国-“GPS” B.俄罗斯-“北斗” C.美国-“格罗纳斯” D.欧盟-“伽利略” 18.量子概念的提出,第一次把能量的不连续性引入对自然过程的深入认识,对以后量子理 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普朗克 B.洛伦德 C.爱因斯坦 D.波尔 19.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罗马帝国地处亚、非、欧交界处, 延续了千年之久。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 A.罗马 B.安条克 C.大马士革
— D.君士坦丁堡 20.春秋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分为不同阶层,下列选项中,其等级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公、王、大夫、士 B.公、王、士、大夫 C.王、公、士、大夫 D.王、公、大夫、士 21.图 1 为 2005 年正式公布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志图案取自出土文物“四鸟绕日”金 饰,该金饰被视为中国先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 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它出土的地点是 A.陕西半坡遗址 C.河南安阳殷墟 B.四川金沙三星堆遗址 D.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22.中国古代有一种被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 数,字有定声。这种文学样式的名称是 A.诗 D.赋 B.词 C.曲 23.下列选项中,作家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A.曹禺—话剧《原野》 C.沈从文—小说《边城》 B.鲁迅—散文诗集《野草》 D.闻一多—新诗集《女神》 24.欧洲绘画流派众多,出现过很多伟大的画家和作品。下列画家中,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 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当时的绘画表现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A.拉斐尔 C.达芬奇 D.毕加索 B.凡高 25.汉画像石是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内 容丰富多彩。图 2 是以汉画像石为图案的纪念邮票,该图案表现的神话故事是 A.女娲补天 B.精卫填海 C.嫦娥奔月 D.羲和浴日
— 26.在 Word 编辑状态下,点击功能图标,可完成的操作是 A.左对齐 B.右对齐 C.居中对齐 D.分散对齐 27.在 Excel 中,下列选项中与公式“=SUM(A1:A4)”等值的是 A.SUM(A1+A4) C.SUM(A1/A4) B.SUM(A1*A2*A3*A4) D.SUM(A1+A2+A3+A4) 28.下列选项中,与“数据”和“科学家”两概念的关系一致的是 A.“图书”和“英文书” B.“昆明”和“春城” C.“学生”和运动员 D.”足球” 和“篮球” 【答案】C。解析:A.“图书”和“英文书”是真包含关系,B.“昆明”和“春城”是 全同关系,C.“学生”和“运动员”是交叉关系,D.”足球”和“篮球”是全异关系。而 题干中“数据”与“科学家”是交叉关系,所以,正确答案是 C。 29.下列图形组合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适合填在问号处的是 【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的规律,第二个图形总是在第一个图形的基础上添加一个 新的图形,并保持基础不变,所以,A、B、D 均不符合条件,正确答案是 C。 30.材料: 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说:“杨萌你读。”她大大方方地读起 来,等她坐下后,我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呢? 课后,我专门就这一现象与学生聊起来,一位学生说:“老师,您每堂课提问,总是先 叫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我恍然大悟,是啊,让杨萌先 回答问题已成习惯 ,她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简洁利落。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大家畅所欲言,我详细记录大家的想法, 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等形式继续给我提建议。 在以后的课堂互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话不流畅,我会引导他组
— 织语言;有的学生不敢站起来回答,我就让他先坐着说;有的学生内向、声音小,我就到 他身边听清楚之后再复述给大家…… 后来,我又尝试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共同探索出了“辩论教学”“说书教学”“戏剧教 学”等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形式。 慢慢地,我的课堂再也不是死水一潭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 分) 【参考答案】 材料中“我”的行为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了班级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材料中老师对待胆小的、内向的、说话不流畅的学生并没有直接放弃,而是以发展的眼光 看待他们,相信他们能够变好,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体现了这一学生观。 第二,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跟其他人都是不 一样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进行教育。材料中,教师针对 不同学生采取区别化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尊重了学生的的独特性,体现了这一观点。 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老师尝试学生参与教学,共同探索出了 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 的学生观。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独 立意义的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自身的独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1.在一节语文公开课上,当我讲到“一千万万颗行星”这句话时,班上最调皮的赵强同学 突然阴阳怪气地问道:“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面对听课老师 们关切的目光,我平静地说:“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 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马上安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讨 论完后,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我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 获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要感谢谁呢? 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把目光转向 赵强同学,对他鼓起掌来。赵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为了进一步了解赵强的情况,我决定进行家访。他知道后,立刻紧张起来,他特意回答问 题找到我,叫我千万别向他爸妈告状。因为从前的老师经常告他状,事后他总免不了皮肉 之苦,所以至今心有余悸。我安慰他:“不用担心,我只是想更多地了解你。”那天,我在 他家,他因为害怕,躲在房间不敢出来,但不时探出头来想听我讲些什么。在他爸妈面前, 我不但没有告他的状,反而夸奖他的进步。回到学校,他对我说:“老师,你真够朋友,以 后瞧我的!”此后,我经常在课后找机会针对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还专门针对他 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赵强很努力,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像变了个人似的。
—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 分) 【参考答案】 答: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第一,做到了关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材料中,“我”为了进一步了解赵强同学,专门进行了家访,并和赵强 进行了心与心的沟通,在尊重赵强的条件下,耐心的与家长进行了交流,促进了家校合作, 也帮助赵强以后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体现了关爱学生的师德要求。 第二,做到了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 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材料中,“我”对赵强的额外表现,没有给予一贯的批评, 而是有针对行的进行了引导,并引起大家的积极讨论,是老师因材施教体现,体现了教书 育人的师德要求。 第三,做到了爱岗敬业。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 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材料中“我”在语文公开课上能够随时关注学生的反馈, 对课堂突发认真对待,在课后专门进行家访进一步了解情况,这体现了老师的敬业精神, 是爱岗敬业的师德表现。 总之,材料中“我”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相关要求,是值得肯定的。 3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 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 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 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 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 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 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 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 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 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 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 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 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 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