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宁夏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宁夏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8 分)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C.氢氧化钠显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答案】C 【解析】 考点:考查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 用途。 2.下列描述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 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铁锈的主要成分氧 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酸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 热现象。 3.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可用用来冶炼金属 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答案】C 【解析】 1
试题分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故 A 描述正确;B、一氧化碳有毒, 二氧化碳无毒,故 B 描述正确; C、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充分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 时生成了一氧化碳,故 C 描述不正确;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故 D 描述正确。 考点:考查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碳的化 学性质。 4.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氧分子的体积 B.氧分子的间隔 C.氧气的化学性质 D.构成氧分子的原子 【答案】B 【解析】 考点:考查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配制溶液时称量固体 B. 测溶液的 pH C. 取液体后持拿滴管 D. 塞紧橡胶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 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 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 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液体后持拿滴 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以防止污染胶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 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 误。 考点:考查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6.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其水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氯化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它是一种氮肥 B.可使农作物枝叶生长茂盛 C.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用于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进行检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B、氮肥可使农作物枝叶生 长茂盛,故选项正确;C、如果将氯化铵等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故 选项错误;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因此可用熟石灰 混合研磨的方法进行检验,故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铵态氮肥的检验。 7.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 A.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答案】A 【解析】 考点:考查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质的质量分数。 8.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在酒精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涉及到 的物质类别是( ) B.单质 C.有机物 D.氧化 A.碱 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2H5OH+3O2 2CO2+3H2O,其中乙醇是含有碳元 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和水是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包含碱类物质,故选 A 3
考点: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 判别。 9.在化学符号①NO2 ②2CO ③Ca2+ ④H2O2 ⑤2OH﹣ ⑥ SO4 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⑤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⑥ D.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④ 【答案】B 【解析】 考点: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10.以下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 换反应的是( ) B. C. A.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在图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 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错误;B.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子的构 成可知,在图所示的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 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正确;C.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 意图可知,在图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错误;D.在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中,由分子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 物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根据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的定义分析,该反应属于复分解,错误。 考点:考查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4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的 pH>7,所以 pH>7 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分子或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使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答案】D 【解析】 考点: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原子的定义与构 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CO2 CuO KCl CaCl2 溶液 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Cu MnO2 盐酸 在空气中加热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加入适量的 Na2CO3 溶液 B.B C.C D.D 选 项 A B C D A.A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 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u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能除去 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KCl 易溶于水, MnO2 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 方法正确;D、盐酸能与适量的 Na2CO3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 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气体的干燥(除水);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 质 13.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其对应关系的是( ) 5
A.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 B.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 等质量的 CaCO3 分别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D.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考点:考查盐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2 分) 14.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和研制了青蒿素(C15H22O5)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青蒿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据此信息回答: (1)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2)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3)青蒿素的研制成功,体现了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是 。 【答案】(1)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2)28.4%;(3)传统中医 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重要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1)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 =90:11:40;(2)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28.4%; 6
(3)青蒿素的研制成功,体现了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重要作用。 考点:考查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的用途;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15.t2℃时,向盛有 10mL 水的 A、B 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 使其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一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t2℃时, 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二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 (3)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析出晶体较多的物 质是 . 【答案】(1)A;(2)b;(3)乙 【解析】 考点: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16.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从安全节能的角度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 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 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则制取甲烷的 发生装置可选用 ,理由是 。收集装置可选用 D,据此推断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 。 【答案】(1)B;2H2O2 2H2O+O2↑;(2)A;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小。 【解析】 7
考点:考查氧气的制取装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35 分) 17.节假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郊外野炊,请你和他们一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下 列问题: (1)出发前,同学们自带牛奶、馒头、苹果等食品以及铁锅、铁铲、纯棉帽子、塑料凳 子等生活用品,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是 ,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生活用品 是 。 (2)野炊开始后,同学们从附近取来井水做饭,小明用 的方法检验后确定井水是硬 水,并用 的方法进行软化,小兵烧火时发现木柴燃烧不旺,产生很多浓烟,于是他把 木柴架高,这是为了 ,使燃烧更旺。 (3)野炊结束后,小鹏用水将灶火浇灭,其原理是 ,小红用洗洁精清洗餐具,这是 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洗完锅后,为防止铁锅生锈,小丽采取的方法是 。 (4)回家路上,小丽不幸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小红给她涂抹 等物质 以减轻疼痛。 【答案】(1) 牛奶;塑料凳子;(2) 加入肥皂水;煮沸;有充足的氧气;(3) 温度降至可 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乳化;擦干;(4) 肥皂水 【解析】 考点:考查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