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6410 用 户 手 册
第一章 Mini6410开发板介绍
1.1 Mini6410开发板简介
1.1.1 Mini6410开发板外观
1.1.2 Mini6410开发板硬件资源特性
1.1.3 机械尺寸图
1.1.4 Linux系统资源特性
1.1.5 WindowsCE 6.0系统资源特性
1.1.6 Android系统资源特性
1.1.7 Ubuntu系统特性
1.2 布局及跳线
1.2.1 跳线说明
1.2.2 接口布局
1.3 接口定义及资源说明
1.3.1 系统内存分配图
1.3.2 电源接口和插座
1.3.3 串口
1.3.4 USB接口
1.3.5 网络接口
1.3.6 音频接口
1.3.7 电视输出口
1.3.8 JTAG接口
1.3.9 用户LED
1.3.10 用户按键
1.3.11 双LCD接口
1.3.12 ADC输入
1.3.13 PWM控制蜂鸣器
1.3.14 红外接收
1.3.15 I2C-EEPROM
1.3.16 SD卡
1.3.17 SDIO-II/SD-WiFi接口
1.3.18 CMOS CAMERA接口
1.3.19 GPIO接口
1.3.20 系统总线接口
第二章 Mini6410快速上手体验
2.1 开发板设置及连接
2.1.1 启动模式选择
2.1.2 外部接口连接
2.1.3 设置超级终端
2.2 烧写BIOS到SD卡
2.2.1 BIOS简介
2.2.2 基于WindowsXP烧写BIOS
2.2.3 基于Windows7烧写BIOS
2.2.4 恢复SD卡到原始状态
2.3 体验快速安装、更新、恢复和运行系统
2.3.1 快速安装WindowsCE系统
2.3.2 快速更新为Android系统
2.3.3 快速恢复为Linux系统
2.3.4 在SD卡中直接运行Ubuntu系统(500M)
2.3.5 关于配置文件FriendlyARM.ini
2.4 BIOS菜单功能介绍
2.4.1 安装USB下载驱动
2.4.2 功能主菜单说明
第三章 安装和更新或运行系统
3.1 使用USB一键安装系统
3.1.1 一键安装Linux系统(yaffs2或UBIFS格式)
3.1.2 一键安装WinCE系统
3.1.3 一键安装Android(yaffs2或UBIFS格式)
3.2 使用SD卡脱机快速安装系统
3.2.1 快速安装Linux(yaffs2格式)
3.2.2 快速安装Linux(UBIFS格式)
3.2.3 快速安装WindowsCE6
3.2.4 快速安装Android(yaffs格式)
3.2.5 快速安装Android(UBIFS格式)
3.2.6 快速安装Ubuntu(UBIFS格式)
3.3 从SD卡直接运行各个系统
3.3.1 直接运行SD卡中的Linux
3.3.2 直接运行SD卡中的WindowsCE
3.3.3 直接运行SD卡中的Android
3.3.4 直接运行SD卡中的Ubuntu
3.4 使用USB下载并运行裸机程序
第四章 Linux开发指南
4.1 初试Linux之图形界面Qtopia-2.2.0,Qtopia4和QtE-4.7.0系统
4.1.1 触摸屏校正
4.1.2 主要界面说明
4.1.3 硬解码播放器SMPlayer
4.1.3.1 用SMPlayer播放视频
4.1.3.2 视频格式转换
4.1.4 播放Mp3
4.1.5 播放视频
4.1.6 图片浏览
4.1.7 自动装载SD卡和优盘
4.1.8 计算器
4.1.9 命令终端
4.1.10 文件浏览器
4.1.11 以太网络设置
4.1.12 无线网络设置
4.1.12.1 启动无线网络设备程序
4.1.12.2 搜索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并连接
4.1.12.3 断开无线连接
4.1.12.4 配置IP地址
4.1.13 Ping测试
4.1.14 浏览器
4.1.15 LED测试
4.1.16 EEPROM读写测试
4.1.17 PWM控制蜂鸣器
4.1.18 串口助手
4.1.19 使用GPRS Modem拨号上网
4.1.20 使用GPRS Modem单发和群发短信
4.1.21 使用3G上网卡拨号上网
4.1.22 录音
4.1.23 使用USB摄像头拍照
4.1.24 摄像头预览拍照
4.1.25 LCD测试
4.1.26 调节背光
4.1.27 A/D转换
4.1.28 按键测试
4.1.29 触摸笔测试
4.1.30 条码扫描
4.1.31 语言设置
4.1.32 设置时区-日期-时间-闹钟
4.1.33 屏幕旋转
4.1.34 设置开机自动运行程序
4.1.35 关于关机
4.1.36 看门狗
4.1.37 启动QtE-4.7.0
4.1.38 启动Qtopia4
4.1.39 选择哪个版本的Qt进行开发
4.2 通过串口终端操作开发板
4.2.1 播放mp3
4.2.2 如何中止程序的运行
4.2.3 使用优盘/移动硬盘
4.2.4 使用SD卡
4.2.5 如何通过串口与PC互相传送文件
4.2.6 控制板上的LED
4.2.7 测试板上的按键
4.2.8 串口测试
4.2.9 测试蜂鸣器
4.2.10 调节控制LCD背光
4.2.11 测试I2C-EEPROM
4.2.12 AD转换测试
4.2.13 测试TV-OUT
4.2.14 测试多媒体播放
4.2.15 使用USB无线网卡或SD WiFi
4.2.16 CMOS摄像头动态预览
4.2.17 使用telnet上bbs
4.2.18 如何设置网络以访问互联网
4.2.19 如何设置MAC地址
4.2.20 如何使用Telnet登录开发板
4.2.21 使用ftp传递文件
4.2.22 通过网页控制板上的LED
4.2.23 如何挂接使用网络文件系统NFS
4.2.24 设置并保存系统实时时钟
4.2.25 如何掉电保存数据到Flash
4.2.26 设置开机自动运行程序
4.2.27 如何使用命令进行屏幕截图
4.2.28 查看开发板内存信息
4.3 安装并设置Fedora9
4.3.1 图解安装Fedora 9.0
4.3.2 添加新用户
4.3.3 访问Windows系统中的文件
4.3.4 配置网络文件系统NFS服务
4.3.5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4.4 解压安装源代码及其他工具
4.4.1 解压安装源代码
4.4.2 解压创建目标文件系统
4.4.3 解压安装文件系统映像工具
4.4.4 解压安装LogoMaker
4.5 配置和编译U-boot
4.5.1 配置编译支持NAND启动的U-boot
4.5.2 配置编译支持SD卡启动的U-boot
4.5.3 U-boot使用说明
4.6 配置和编译内核
4.7 配置和编译busybox
4.8 制作目标板文件系统映象
4.8.1 制作yaffs2文件系统映像
4.8.2 制作ubifs文件系统映像
4.8.3 制作ext3文件系统映像
4.9 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示例
4.9.1 Hello,World!
4.9.2 LED测试程序
4.9.3 测试按键
4.9.4 PWM控制蜂鸣器编程示例
4.9.5 I2C-EEPROM编程示例
4.9.6 串口编程示例
4.9.7 UDP网络编程
4.9.8 数学函数库调用示例
4.9.9 线程编程示例
4.9.10 管道应用编程示例-网页控制LED
4.9.11 基于C++的Hello,World
4.10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示例
4.10.1 Hello,Module-最简单的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模块
4.10.2 LED驱动程序
4.10.3 按键驱动程序
4.11 编译Qtopia-2.2.0
4.11.1 解压安装源代码
4.11.2 编译和运行x86版本的Qtopia-2.2.0
4.11.3 编译和运行arm版本的Qtopia-2.2.0
4.12 编译QtE-4.7.0
4.12.1 解压安装源代码
4.12.2 编译和运行arm版本的QtE-4.7.0
4.13 编译Qtopia4(Qt-Extended-4.4.3)
4.13.1 解压安装源代码
4.13.2 编译和运行x86版本的Qt-Extended-4.4.3
4.13.3 编译和运行arm版本的Qt-Extended-4.4.3
第五章 WindowsCE 6.0开发指南
5.1 体验WindowsCE6
5.1.1 触摸屏校正
5.1.2 触摸屏书写效果验证
5.1.3 查看系统信息
5.1.4 设置实时时钟并保存
5.1.5 用户存储空间
5.1.6 使用优盘和SD卡
5.1.7 播放mp3
5.1.8 测试LED
5.1.9 测试按键
5.1.10 测试PWM控制蜂鸣器
5.1.11 录音测试
5.1.12 串口助手
5.1.13 CMOS摄像头预览拍照
5.1.14 硬解码播放器
5.1.15 TV-OUT测试
5.1.16 设置以太网MAC地址
5.1.17 设置网络参数以连接互联网
5.1.18 使用SD无线网卡
5.1.19 使用USB无线网卡
5.1.20 使用USB蓝牙
5.1.21 背光调节控制
5.1.22 与PC同步(基于Windows7)
5.2 建立WindowsCE 6.0开发环境
5.2.1 安装Visual Studio 2005及补丁
5.2.2 安装Windows CE 6.0及补丁
5.2.3 安装第三方软件腾讯QQ
5.2.4 安装BSP及内核工程示例
5.3 配置和编译WindowsCE 6.0内核及Bootloader
5.3.1 编译缺省内核示例工程
5.3.2 在BSP中修改LCD类型及串口输出功能
5.3.3 在BSP中配置使用一线精准触摸屏
5.3.4 关于BootLoader
5.3.5 创建SDK
5.3.6 安装SDK
第六章 Android开发指南
6.1 安装和使用Android
6.1.1 安装Android
6.1.2 触摸屏校准
6.1.3 旋转屏幕显示
6.1.4 Android状态栏上的快捷图标说明
6.1.5 播放mp3
6.1.6 调节音量大小
6.1.7 录音功能
6.1.8 使用WiFi无线上网
6.1.9 使用CMOS摄像头
6.1.10 使用USB摄像头
6.1.11 GPS定位功能
6.1.12 图形界面的有线网络设置
6.1.13 使用3G上网卡拨号上网
6.1.14 使用USB蓝牙
6.1.14.1 与蓝牙设备进行配对
6.1.14.2 使用蓝牙传送文件到手机
6.1.14.3 通过蓝牙传送文件到mini6410
6.1.15 使用优盘
6.1.16 背光调节设置
6.1.17 串口助手
6.1.18 LED测试
6.1.19 PWM蜂鸣器测试
6.1.20 ADC测试
6.1.21 I2C-EEPROM测试
6.2 建立Android应用开发环境
6.3 建立Android编译环境
6.3.1 关于开发平台和交叉编译器
6.3.2 安装并配置Fedora14
6.3.3 解压安装源代码
6.4 配置和编译U-boot
6.5 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
6.6 从源代码开始创建Android
6.7 制作安装或运行文件系统映像
6.7.1 制作yaffs2格式的文件系统映像
6.7.2 制作UBIFS格式文件系统映像
6.7.3 制作ext3格式的文件系统映像
第七章 嵌入式Ubuntu安装及使用说明
7.1 安装运行Ubuntu
7.1.1 把Ubuntu安装到开发板中运行
7.1.2 使用SD卡运行Ubuntu
7.2 建立Ubuntu开发环境
7.2.1 关于开发平台和交叉编译器
7.2.2 解压安装内核源代码
7.3 制作安装或运行文件系统映像
7.3.1 制作UBIFS格式文件系统映像
7.3.2 创建EXT3 格式的Ubuntu系统映像文件
7.4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