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年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
答案(部编版)
汉字书写
1. 将下列文字抄写下来,注意书写规范,字迹工整。
夫将欲显大不思议之道,辅大有为之君,固必有冥符玄契欤。
_______________
【答案】夫将欲显大不思议之道,辅大有为之君,固必有冥符玄契欤。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书写时要求卷面整洁、字体工整漂亮。抄写时,标点符号也要抄写下来,力求匀称、美观,
注意字和字之间的位置。其中“欲、辅、冥、契、欤”容易写错,注意书写。
选择题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逶迤.(yí) 丸.子(wǎn)
磅.礴(páng)
岷.山(mín)
B. 沉着.(zhuō) 崎岖.(qū)
宾.客(bìn)
诞.生(dàn)
C. 擎.天(qíng) 电钮.(niú)
瞻.仰(zhān)
围歼.(jiān)
D. 臻.备(zhēn) 璀璨.(càn)
皖.南(wǎn)
千钧.(jū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这道题是对多音字和易错字辨析的考查。加点的字都是平时易读错的,一定要记住
它们的正确读音。解答这类题时,首先我们要注意易错字的字形,不要读成形近字的读音,
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正确拼读。其次在读多音字时,要理解多音字的意思,根据意思选择
不同的读音。A 项中的“丸”应读“wán”。B 项中的“着”应读“zhuó”,“宾”应读
“bīn”。C 项中的“钮”应读(niǔ)。故选 D。
3.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裁剪
筹备
斑点
沮丧
B. 类似
猜侧
昼夜
氧气
C. 神秘
提供
考察
枯萎
D. 谜语
揭开
倾角
木棍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字形的辨析能力。
B 项猜侧——猜测。
4.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尤.所爱(特别)
B. 今乃掉尾而.斗(却)
C. 谬.矣(错误)
D. 处士笑而然之.(这样)
【答案】D
【解析】
【详解】处士笑而然之.(这里的之是个代词。)
5.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军/不怕/远征/难
C. 金沙水/拍云/崖暖
【答案】C
【解析】
B. 万水/千山/只/等闲
D. 大渡/桥横/铁索/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也
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
析各个选项,得出答案即可。
C.有误,“金沙水拍云崖暖”意思是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
温暖的感受。要把每组词读在一起,不能把同一组词语分开来读,应划分的朗读节奏为:金
沙/水拍/云崖/暖。
故选 C。
6. 下列对说明方法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地球又像是一个巨人,地壳是他的皮肤。(打比方)
B. 在那里,一年中的每一天,白天和黑夜都一样长。(打比方)
C. 国际语言学会曾对 9 至 18 岁的青年与 35 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的情况进行过一个
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列数字、作比较)
D. 云能预示天气。比如,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举例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
A.正确。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
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
叫做打比方。
本题将地球比作巨人,使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错误。“白天和黑夜都一样长”,把“白天”和“黑夜”作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
法。
C.正确。列数字:是说明文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
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
注意事项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
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
“9 至 18 岁”“35 岁以上”使用具体的数字说明说明对象的年龄,使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
方法;将“9 至 18 岁的青年”与“35 岁以上的成年人”进行比较,使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
方法。
D.正确。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
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
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
例举“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一事例来说明“云能预示天气”,使用的
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7. 下面阅读方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阅读时,要根据阅读任务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B.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才能更细致、更
全面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C. 带着阅读任务来读文章,就应该重点阅读与任务相关的内容,其他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
了。
D. 我们在读书时可以先想一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阅读方法来分析句子表达内容是否正确。
B.“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才能更细致、
更全面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从题干中可以体现是错误的说法,阅读文章与阅读目的是紧密
相连的。一定要明确阅读目的并且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方法。在阅读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
的内容时可以略读。
8. 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孙中山:“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
‘_____’。”空缺处应该填(
)
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D. 位卑未敢忘忧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名言的理解,要认真审题分析作答。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翻译为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
了。现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
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出自《宋史·列传》,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
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D“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
根河句意分析可知,横线处应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趣味题,选一选。
9. 一个学生用一句话对中国四大名著进行了概括:“军师救我,妹妹救我,哥哥救我,悟
空救我。”根据这句话,书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B. 《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
《水浒传》
C. 《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
D. 《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
国演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常识。同学们想要做好此题,首先应该了解中国四大名著
的基本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 105 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
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
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
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
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
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
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
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
线索创作出来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
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
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
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忠义”和“替天行道”,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
经整整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慈悲、宽
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懒做的猪
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取经路,面对各种
难以想象的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与情谊。
10.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是一列向前行驶的单行车,每一天都是一个
。回顾,是检点走过的道路,
美好的前程;不是为了沉漫一段美景,
咀嚼,百般缠绵;也不是空想一段坦途,
驻足
,千种羡慕。
憧憬
回忆
回忆
回味
体会
反省
遐思
遐思
痴想
憧憬
反省
痴想
A. 新起点
B. 新方向
C. 新起点
D. 新方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新起点:指重新开始的时间或地点。
憧憬:就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回味:(名)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②(动)指事过之后,慢慢回想体会
遐思:指悠远地思索或想象;也指深长的思念。
结合“每一天都是一个”可以想到“新起点”。
结合“美好的前程”可以想到“憧憬”。
结合“不是为了沉漫一段美景”可以想到“回味”。
结合“也不是空想一段坦途,驻足”可以想到“遐思”。
根据语义应填:人生,是一列向前行驶的单行车,每一天都是一个新起点。回顾,是检点走
过的道路,憧憬美好的前程;不是为了沉浸一段美景,回味咀嚼,百般缠绵;也不是空想一
段坦途,驻足遐思,千种慕羡。
故选 A。
11. 请选择仔细阅读的部分。
张明的爷爷新买了一部手机,让张明帮他下载安装 QQ、微信等一些常用的软件。张明也不
知道该如何操作,他拿着手机的用户手册,应该仔细阅读哪个部分?(
)
A. 手机安全信息
C. 手机使用说明
【答案】C
【解析】
B. 安全警示
D. 保修政策
【详解】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读题,从认真读题,分析给出句子的意思,从句子中可看出张
明不会操作手机里的一些软件,那就应该看手机说明书。
判断题。
12. 科学家发现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以后我们可以移民去火星。(
)
13.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14.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
)
15.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在鲁迅先生去世时写的一首诗。(
)
16. 《好的故事》表面上是在描写风景,表达作者对故乡景物的眷恋,实际上是有所象征或
寄托的。(
)
【答案】12. ×
13. √
14. √
15. ×
16. √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题目叙述错误。《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简单的说明文,文中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
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感
受宇宙生命之谜。通过阅读可知,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
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
为: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将琴身摔破,琴弦扯断,从此以后,
再也没有弹过琴。故句子的停顿是正确的。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掌握。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题干说法
正确。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题目叙述错误。《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
该诗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
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为人民而活的人的赞美之情。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题目叙述正确。《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 1925 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
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
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
对理想的热烈憧憬。文章表面上是在描写风景,表达作者对故乡景物的眷恋,实际上是有所
象征或寄托的。
填空题
17. 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伯牙鼓琴,锺.(zhōng zōng)子期听之。
(2)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tāng shāng)汤乎若流水。”
(3)蜀.(shǔ sǔ)中有杜处士,好.(hǎo 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shù shǔ shuò)。
(4)牛斗,力在角,尾搐.(xù chù)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miù miè)矣。
【答案】(1)zhōng
(2)shāng
(3)shǔ
hào
shǔ
(4)chù
mi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1)锺——zhōng,意思:曾作“鍾”的简化字,后停用。
(2)“汤”读“tāng”时,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2.开
水。读“shāng”时,为水流大而急。
“汤汤乎若流水”意思是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shāng,意思:水大的样子。
(3)蜀——shǔ,意思:1.周朝国名。在今四川成都一带。2.朝代名。三国时蜀汉的简称,
刘备所建,旧地在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3.四川省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