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20 分)
1.2010 年 5 月,发生在南方的洪涝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了人们对水利工
程的关注。战国时期,泰国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会通河
2.公元 1405 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
曾
A.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3.从“圆明园 2010 年罹难 150 周年纪念启动仪式”上获悉,圆明园管理处联合清华大
学,将对园内的石刻文物进行大规模的保护,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些文物的摧残者是
A.英美联军
B.八国联军
C.德日联军
D.英
法联军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了无数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
大贡献,回答 4-5 题。
4.2009 年 9 月,杨虎城被评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
一。他的特别伟大之处是 1936 年同张学良联合发动了
A . 南 昌 起 义
B . 秋 收 起 义
C . 西 安 事
变
D.百团大战
5.2009 年 9 月,邓稼先“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
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A.“两弹元勋”
B.“杂交水稻之父”
C.“铁人”
D.“炮兵
英才”
6.右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到的一幅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学习小
组研究的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
D.“文化大革命”
7.右图中,国际通用的 10 个数字最初是由下列哪一古代人发明的?
A.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中国人
D.埃及人
8.十九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下列关于当时英国的说法,
正确的是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②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③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④英国参加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图片传递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回答 9-10 题
9.某历史学兴趣小组搜集到下面四幅图片,穿越时光隧道,下列哪一幅图片中的实物
最有可能成为 1851 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展品?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
A
C
B
D
10.右图中,展示的是一面墙及墙面标示牌,牌上显示语种:法语。时间:1871 年 5
月 21──28 日,这面墙为我们研究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供了最直接依据?
A.宪章运动
B.文艺复兴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0 分)
11.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2010 年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在郑州举行,为进一
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跃春节期间广大群众的旅游生活……中共开封市委、市政府……
努力打造年文化品牌……确定于 2010 年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正式推出开封市“大宋年文
化节”……届时将举办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宋文化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举办的目的和主要内容。(4 分)
──2010 年 2 月 9 日豫台网讯
(2)材料一中的“大宋”在定都开封期间,出现过哪些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2
分)
材料二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
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
通晓不绝。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
──大河网·河南日报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2 分)北宋大画家张
择端在他的一幅美术作品中对东京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描绘,这幅著名的绘画作品是什么?(2
分)
1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
亚洲屈指可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被称为“十里洋场”……
──互动百科
(1)材料一中,上海的“开埠”是根据哪一条约的规定?(1 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
知识,指出近代上海被称为“十里洋场”的主要原因。(4 分)
材料二 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见证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下图: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机器房
图二 武昌起义
图三 《新青年》杂志封面
(2)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在近代化探索历程中经历的三件具有
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3 分)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
材料三 如右图《新华手机报──世博特刊》【博爱】
(3)读图,指出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1 分)2001 年,中国上海承
办的主题为“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国际会议是什么?(1 分)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北京时间 2008 年 11 月 5 日,巴拉克·奥巴马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当选美国首
位黑人总统,扫除了有史以来的种族屏障。
(1)美国历史上因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最终引发了哪一场战争?(2 分)在这场战争
中颁布的哪一部法令文件废除了美国的黑人奴隶制度?(2 分)
──新华网纽约 11 月 4 日电
材料二 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于 2009 年 4 月 2 日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IMF)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便于携手应对金融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的主要议题是什么?(2 分)该材料反
映出二十国集团处理这一议题的方式是什么?(2 分)
──《半月谈》2009 年 19 期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
(3)回顾历史,20 世纪 30 年代,国际社会面临着哪一侵略势力的威胁?(1 分)面对
这种威胁,英法等国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采取的是什么政策?(1 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答案 B
2
C
3
D
4
C
5
A
6
B
7
A
8
D
9
B
10
C
11.(1)目的:弘扬传统文化,活跃群众生活,打造文化品牌。(2 分)内容:举办宋
文化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2 分)
(2)辽、西夏、金。(2 分,答出 2 个即可)
(3)特点:人口稠密;最大的都市;买卖区与居住区分不清,商品交易时间长等。(2
分,答出 2 点即可,意思相近即可)作品:《清明上河图》。(2 分)
12.(1)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 分)原因:上海是近代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经
济繁荣(或答出上海外国人较多,洋货多;洋务工业发达;开埠通商较早也可)。(4 分)
(2)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 分)
(3)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 分)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 分)
13.(1)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2 分)法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 分)
(2)议题:应对金融危机。(2 分)方式:携手应对(携手合作或和平协商等)。(2
分)
(3)威胁:德日意法西斯。(1 分)政策:绥靖政策。(1 分)
2009 年临沂中考试题历史部分
第Ⅰ卷
11.2008 年 11 月至 2009 年 1 月,“至尊国礼”(即世界各国领导人馈赠给我国领导人的
珍贵礼品)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隆重展出。下列关于该博物馆的说法,正确的是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
①它是在半坡遗址发现后建立的 ②它只是用来收藏和展示“至尊国礼”
③它展出了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历史文物 ④它展示再现了我国原始农耕的图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13.2009 年中国《工业化蓝皮书》指出:船舶制造工业是我国当前现代化水平最高的行
业,该行业在我国近代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4.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 1949 年 12 月正式宣布以 5 月 4 日为中国青年节。
这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上“五月四日”曾发生了
A.北京学生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B.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C.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D.上海工人发起的全国罢工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外关系和国内关系有了重大发展,回答 15-16 题。
15.2009 年是中美正式建交 30 周年。促使中美两国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美国总统是
A.杜鲁门 B.肯尼迪 C.尼克松 D.克林顿
16.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香港与台湾的交往 B.澳门与台湾的交往
C.海峡两岸的交往 D.香港与澳门的交往
17.2008 年 8 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这项体育盛会发源于被称为“西
方文明之源”的
A.古代埃及 B.古代罗马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希腊
20 世纪 30 年代末开始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回答 18-20 题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其主要体现有
①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增多 ②美国成为世界最富强的国家
③苏联解体 ④非洲掀起民族独立的浪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决定成立该
组织的国际会议是
A.1919 年巴黎和会 B.1921 年华盛顿会议
C.1942 年华盛顿会议 D.1945 年雅尔塔会议
20.下列哪幅作品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而创作的现代美
术珍品?
A.《格尔尼卡》 B.《向日葵》 C.《等待戈多》 D.《美国的悲剧》
第Ⅱ卷
34.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
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
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1)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是什么?(1 分)这种学说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2 分)
(2)根据材料,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4 分)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
(3)请从古代中外友好交往史上举出三个重要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
族”。(3 分)
3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 直十分注重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
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放了西藏?(2 分)为充分尊重和
保障藏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容事务的权利,我国在西藏实行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2 分)
材料一
--------2009 年 3 月 12 日西藏文化网
(2)材料一中的两枚徽章表明,50 年前在西藏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 分)这一事
件之后,西藏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怎样?(2 分)
材料二 1959 年,克松村 70 户人家,433 人,全年粮食总产量仅 16 万斤。到 2008 年,
克松居委会拥有居民 210 户,838 人,粮食总产量达到 170 多斤,克松居委会还大力发展副
业,2008 年经济总收入达 1019 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 6380 元,其中现金收入为 4600 元。
---2009 年 3 月 27 日 北方网《走进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
(3)读完材料二,你认为克松村居民当年的经济状况与 50 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4 分)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