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天津市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
答案
注意事项:
第Ⅰ卷
1.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相关表格
处填写答案的代码,如需改动,可划掉错误答案,在旁边填写正确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
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
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农业要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农村要美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C. 要农民富国家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D. 农民要富只能依靠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共享发展成果,改革进行时。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就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
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提高农民生
活水平。所以 ABC 说法正确;D 说法错误,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不仅依靠国家实施的精
准扶贫政策。据题意要求,故选 D。
2. 中国元素、中国声音、中国作用让 G20 杭州峰会在国际上树起新的“中国标杆”,让世
界对中国魅力回味无。这表明( )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值得国际社会信任的国家
②中国迅速崛起,已经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③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到了领导核心的作用。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A.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
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经被世界所公认,①③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现
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观点错误,所以本
题选择 A 答案。
3. 十九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明确”,指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③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A.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表明,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
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
观点错误;②③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所以
正确答案选 C。
4.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
A. 共同富裕之路
C. 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B
【解析】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详解】本题考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
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 是正确的。A 是错误的,这个表
述不准确,排除。C 是错误的,我们现在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排除。D 不符合题
意,排除。故本题选 B。
5.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
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体现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 促进公平正义
C. 增进民生福祉
【答案】C
【解析】
B. 实现同等富裕
D. 实现共治共享
【详解】本题材料反映我国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表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所以
C 符合题意,AD 与题意无关,B 错误,应该是共同富裕。故选 C。
6. 下列对漫画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将改革继续进行
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
③社会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漫画中体现了我国还存在着贫困问题,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说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将改革继续
进行,①②说法正确;
③:我国存在着社会矛盾矛盾,国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社会矛盾,不能说社会各种矛盾日益
突出和尖锐,③说法错误;
④:题文中没有体现我国现代化取得的成就,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7. 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以下事件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我国北斗卫星导入系统布局全球组网
②我国大陆总人口接近 14 亿
③我国 5G 技术已达到预商用水平,进行商业推广
④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沉溺于强迫性电子游戏列为一种精神疾病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作用。
①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改变生活。我国
北斗卫星导入系统布局全球组网、我国 5G 技术已达到预商用水平,进行商业推广,体现创
新对生活的影响,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说法正确,但与创新让生活更美好不符;
故本题选 B。
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门锁、智能窗帘等智能家居逐渐成为人们的贴心助手。
这反映了
A.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C. 创新促进社会变革
【答案】A
【解析】
B. 创新引领国家走向富强
D. 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题文中智能门锁、智能窗帘等智能家居对人
们生活的影响, 表明创新让生活更美好,A 观点正确;BC 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
体现;D 观点错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所以正确答案选 A。
9. 2019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中国要想从“中
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必须
①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④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强国。分析中国要想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必须落实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
机制。所以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是也善于借鉴
外来技术。故选 A。
10. 2019 年以来,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邀请具有丰富“三农”工作领导经验的两
位老领导担任顾问,聘请 23 位专家作为委员,围绕江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大理论、
政策措施及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对江苏“三农”领域重要政策措施实施进行调研、论证。这
体现出我国民主决策中的
(
)
A.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 专家咨询制度
C.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 社会听
证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民主决策的认识,根据所学,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
分实现的有效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
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题文中的关键信息“聘请专家作为委员围绕江苏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大理论、政策措施及实践问题展开研究等”,体现了我国民主决策中
的专家咨询制度,所以 ACD 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B。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
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党的领导并驾齐驱、相互制约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选举民主这一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①②:根据所学,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主要是因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最真实的、最管用的民主,①②正确;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并驾齐驱、相互制约”的说法错误,③错误;
④: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12. 每到两会前夕,一些网站总会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我给两会捎句话”、“两会
直通车”等活动。很多网友由“围观”到“参与”。这种变化( )
①说明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
②实现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愿望
③说明了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④说明了网络问政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参与民主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①④:上述材料表明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说明了网络问政是公民参与政
治生活的重要途径,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公民不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故②说法错误;
③: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故③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睛】
13. 下列事件中能够体现民主意识的是( )
A. 生活中的网络谣言是人们充分行使言论自由的表现
B. 小欢的父亲在村委会选举时,能够依法投出了神圣的一票
C. 小凯认为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参加社区活动的事情以后再说
D. 九年级某班同学认为要听从老师的话,不得提出任何意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民主意识的认识。
A:网络谣言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言论自由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故 A 说
法错误;
B:选举能够遵守宪法精神,是具有民主意识的表现,故 B 说法正确;
C:作为中学生,既要努力学习,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故 C 说法错误;
D:作为班级成员,要为班级建设建言献策,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4.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良法,应该
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③反映当权者的意志
④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A.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良法的认识。根据课本知识可知: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
共同发展,所以①②④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③反映当权者的意志说法是错误的,良法反映
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所以正确答案是 D。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掌握良法的知识。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
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15.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已经成为当代中
国最耀眼的“名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治是现代经济文明的核心
②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③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A.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治的相关内容,联系教材可知,“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
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所以②④正确;①错误,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③“有了
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错误,说法太绝对。故选 D。
【点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
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16. 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 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D.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治国。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 正确。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
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B 正确。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
法治的价值追求,C 正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
宪执政,D 错误。故本题选择 D。
17. 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古今中外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法治兴则国家兴法,衰则国
家乱。”关于法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②法治是现代精神文明的核心
③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A.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治的认识,根据所学,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是发展市
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①③④观点正确;②观
点错误,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所以正确答案选 A。
18. 关于“法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B.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C.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D. 法治能够维护社会稳定、杜绝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正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法治能够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走法治道路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ABC 观点正确。D 法治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
矛盾、促进社会正义,但不是杜绝社会矛盾,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
所以正确答案选 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注意太绝对的观点,一般都是错误的。
19.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其核心是(
)
A.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B. 依法治国
C. 推进政务公开
D. 简化政
府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
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
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A 说法正确。BCD 与题干不符,应排除。故
选 A。
20. 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民法典分为 7 编,共 1260 条,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编纂过程中,先后十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 42.5 万人提出的 102 万条
意见和建议。编纂民法典意义非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事立法发展实践中的首部法典。这
说明( )
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民法典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原则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A. ①②③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