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实 验 教 程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3 年 8 月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程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实验系统硬件布局图
实验注意事项
1、根据实验要求接线。由于实验箱中配备的排线只有 2 口、4 口、6 口和 8 口四种,当需要用
1 口、3 口线时,可用 2 口、4 口替代,但要注意连线两端的颜色一定要对应。
2、接好线路并检查无误后,再打开实验箱的电源。
3、插线、拔线前一定要关闭电源,不要带电操作。
4、电源关闭后,不能立即重启,至少间隔 30 秒。
5、使用前后仔细检查主机板,防止导线、元件等物品落入导致线路短路、元件损坏。
6、实验分组第一次确定后,即固定不变。
7、实验结束后收好线,关闭电源,清理桌面,将椅子摆放整齐。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程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实验一 基本运算器实验
1.1 实验目的
(1)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1.2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CMA 实验系统一套。
1.3 实验原理
本实验的原理如图 1-1 所示。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
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 A 和暂存器 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 A 和 B 的数据,各部
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 S3…S0 和 CN 来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
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 ALU 的输出。如 果是影响进位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 FC,在运算
结果输出前,置 ALU 零标志。ALU 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 CPLD 中。
图 1-1 运算器原理图
运算器部件由一片 CPLD 实现。ALU 的输入和输出通过三态门 74LS245 连到 CPU 内总线
上,另外还有指示灯标明进位标志 FC 和零标志 FZ。请注意:实验箱上凡丝印标注有马蹄形标 记
’,表示这两根排针之间是连通的。图中除 T4 和 CLR,其余信号均来自于 ALU 单元
‘
的排线座,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 T1、T2、T3、T4 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 T1、T2、T3、T4,
CLR 都连接至 CON 单元的 CLR 按钮。T4 由时序单元的 TS4 提供 ,其余控制信号均由 CON 单元
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模拟给出。控制信号中除 T4 为脉冲信号外,其余均为电平信号,其中 ALU_B
为低有效,其余为高有效。
暂存器 A 和暂存器 B 的数据能在 LED 灯上实时显示,原理如图 1-2 所示(以 A0 为例,其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程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它相同)。进位标志 FC、零标志 FZ 和数据总线 D7…D0 的显示原理也是如此。
VCC
1K
A0
图 1-2
A0 显示原理图
ALU 和外围电路的连接如图 1-3 所示,图中的小方框代表排针座。
运算器的逻辑功能表如表 1-1 所示,其中 S3 S2 S1 S0 CN 为控制信号,FC 为进位标志,FZ 为
运算器零标志,表中功能栏内的 FC、FZ 表示当前运算会影响到该标志。
图 1-3
ALU 和外围电路连接原理图
表 1-1 运算器逻辑功能表(表中“X”为任意态,下同)
运算类型
S3 S2 S1 S0
逻辑运算
移位运算
算术运算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CN
X
X
X
X
X
X
0
1
0
1
X
X
X
X
X
X
X
X
功
能
F=A(直通)
F=B(直通)
F=AB
(FZ)
F=A+B
(FZ)
F= A'
(FZ)
F=A 不带进位循环右移 B(取低 3 位)位 (FZ)
F=A 逻辑右移一位
(FZ)
(FC,FZ)
F=A 带进位循环右移一位
F=A 逻辑左移一位
(FZ)
(FC,FZ)
F=A 带进位循环左移一位
置 FC=CN
(FC)
(FC,FZ)
F=A 加 B
(FC,FZ)
F=A 加 B 加 FC
F=A 减 B
(FC,FZ)
(FC,FZ)
F=A 减 1
F=A 加 1
(FC,FZ)
(保留)
(保留)
2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程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1.4 实验步骤
(1) 按图 1-4 连接实验电路,并检查无误。图中将用户需要连接的信号用圆圈标明(其它实
验相同)。
图 1-4 实验接线图
(2) 将时序与操作台单元的开关 KK2 置为‘单拍’档,开关 KK1、KK3 置为‘运行’档。
(3) 打开电源开关,如果听到有‘嘀’报警声,说明有总线竞争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重
新检查接线,直到错误排除。然后按动 CON 单元的 CLR 按钮,将运算器的 A、B 和 FC、FZ 清
零。
(4) 用输入开关向暂存器 A 置数。
① 拨动 CON 单元的 SD27…SD20 数据开关,形成用户指定的二进制数,数据显示亮为
‘1’,灭为‘0’。
② 置 LDA=1,LDB=0,连续按动时序单元的 ST 按钮,产生一个 T4 上升沿,则将二进制
数置入暂存器 A 中,暂存器 A 的值通过 ALU 单元的 A7…A0 八位 LED 灯显示。
(5) 用输入开关向暂存器 B 置数。
① 拨动 CON 单元的 SD27…SD20 数据开关,形成另外一个二进制数。
② 置 LDA=0,LDB=1,连续按动时序单元的 ST 按钮,产生一个 T4 上升沿,则将二进制数
置入暂存器 B 中,暂存器 B 的值通过 ALU 单元的 B7…B0 八位 LED 灯显示。
(6) 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观察运算器的输出。置 ALU_B=0、LDA=0、LDB=0,然后按表 1-1
置 S3、S2、S1、S0 和 Cn 的数值,并观察数据总线 LED 显示灯显示的结果。如置 S3、S2、S1、
S0 为 0010,运算器作逻辑与运算,置 S3、S2、S1、S0 为 1001,运算器作加法运算。
如果实验箱和 PC 联机操作,则可通过软件中的数据通路图来观测实验结果,方法是:打开软
件,选择联机软件的“【实验】—【运算器实验】”,打开运算器实验的数据通路图,如图 1-5 所
示。进行上面的手动操作,每按动一次 ST 按钮,数据通路图会有数据的流动,反映当前运算器
所做的操作,或在软件中选择“【调试】—【单节拍】”,其作用相当于将时序单元的状态开关
KK2 置为‘单拍’档后按动了一次 ST 按钮,数据通路图也会反映当前运算器所做的操作。
重复上述操作,并完成表 1-2。然后改变 A、B 的值,验证 FC、FZ 的锁存功能。
3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程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图 1-5 数据通路
表 1-2 运算结果表
A
B 运算类型
逻辑运算
S3 S2 S1 S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移位运算
0 1 1 0
0 1 1 1
1 0 0 0
算术运算
1
1
0
0
1 0 0 1
1
1
0
(FC=0)
0
(FC=1)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CN
X
X
X
X
X
X
0
1
0
1
X
X
X
X
X
X
X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结果
)
)
)
)
)
)
)
)
)
)
)
)
)
)
)
)
)
FC=(
FC=(
FC=(
FC=(
FC=(
FC=(
FC=(
FC=(
FC=(
FC=(
FC=(
FC=(
FC=(
FC=(
FC=(
FC=(
FC=(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FZ=(
)
)
)
)
)
)
)
)
)
)
)
)
)
)
)
)
)
4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程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实验二 静态随机存储器实验
2.1 实验目的
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 RAM 工作特性及数据的读写方法。
2.2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CMA 实验系统一套。
2.3 实验原理
实验所用的静态存储器由一片 6116(2K×8bit)构成(位于 MEM 单元),如图 2-1 所示。
6116 有三个控制线:CS(片选线)、OE(读线)、WE(写线),其功能如表 2-1 所示。当片选有效
(CS=0)时,OE=0 时进行读操作,WE=0 时进行写操作,本实验将 CS 常接地。
图 2-1 SRAM6116 引脚图
由于存储器(MEM)最终是挂接到 CPU 上,所以其还需要一个读写控制逻辑,使得 CPU
能控制 MEM 的读写,实验中的读写控制逻辑如图 2-2 所示,由于 T3 的参与,可以保证 MEM
的写脉宽与 T3 一致,T3 由时序单元的 TS3 给出。IOM 用来选择是对 I/O 还是对 MEM 进行读写
操作,RD=1 时为读,WR=1 时为写。
表 2-1 SRAM6116 功能表
CS´
WE ´
OE ´
1
0
0
0
×
1
0
0
×
0
1
0
功 能
不 选 择
读
写
写
图 2-2 读写控制逻辑
5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程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实验原理图如图 2-3 所示,存储器数据线接至数据总线,数据总线上接有 8 个 LED 灯显
示 D7…D0 的内容。地址线接至地址总线,地址总线上接有 8 个 LED 灯显示 A7…A0 的内
容,地址由地址锁存器(74LS273,位于 PC&AR 单元)给出。数据开关(位于 IN 单元)经一
个三态门(74LS245)连至数据总线,分时给出地址和数据。地址寄存器为 8 位,接入 6116 的
地址 A7…A0,6116 的高三位地址 A10…A8 接地,所以其实际容量为 256 字节。
图 2-3 存储器实验原理图
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时序都连接至时序与操作台单元,CLR 都连接至 CON 单元的 CLR 按
钮。实验时 T3 由时序单元给出,其余信号由 CON 单元的二进制开关模拟给出,其中 IOM 应
为 低(即 MEM 操作),RD、WR 高有效,MR 和 MW 低有效,LDAR 高有效。
2.4 实验步骤
(1) 关闭实验系统电源,按图 2-4 连接实验电路,并检查无误,图中将用户需要连接的信
号用圆圈标明。
图 2-4 实验接线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