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最优控制 倒立摆 matlab仿真.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学号:P09175 专业: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 姓名:尤方 3—12: 倒立摆如课本图中所示,其参数为:小车的质量 M=1.0kg,摆长 l=0.5m,摆的质量 m=0.5kg,设集中于摆端,重力加速度 g=9.81m/s^2,倒立摆的摆 角 为 小 车 的 位 移 为 s 。 倒 立 摆 的 线 性 化 运 动 方 程 为 : x’(t)=Ax(t)+b*u(t),x(t0)=x0,式中 x(t)=[x1(t) x2(t) x3(t) x4(t) ]’=[s(t) s’(t) A=[0 1 0 0;0 0 –mg/M 0;0 0 0 1;0 0 (M+m)g/Ml 0] (t) ]’ 。 (t) =[0 1 0 0;0 0 -4.905 0;0 0 0 1;0 0 29.43 0] b’=[0 1/M 0 -1/Ml]’=[0 1 0 -2]’试选取合适的加权矩阵 Q 和 R,用 MATLAB 的控制系统工具设计反馈控制器,并做仿真研究。 解:具体设计及 MATLAB 仿真程序及图形如下所示: (1)、>> A=[0 1 0 0;0 0 -4.905 0;0 0 0 1;0 0 29.43 0]; >> eig(A) ans = 0 0 5.4249 -5.4249 >> B=[0;1;0;-2]; >> Q=[200 0 0 0;0 1 0 0;0 0 50 0;0 0 0 1]; >> R=[1]; >> [K,S,E]=lqr(A,B,Q,R) K = -14.1421 -12.3870 -67.5858 -14.0525 S = E = 175.1785 76.2187 198.7330 45.1804 76.2187 46.5012 128.8883 29.4441 198.7330 128.8883 454.1226 98.2370 45.1804 29.4441 98.2370 21.7483 -5.5650 + 0.9179i -5.5650 - 0.9179i -2.2940 + 1.8600i -2.2940 - 1.8600i >> ap=[A-B*K]; >> bp=B; >> cp=[1,0,0,0]; >> dp=0; >> [ap,bp,cp,dp]=augstate(ap,bp,cp,dp); >> cp=[cp;-K]; 1
>> dp=[dp;0]; >> G=ss(ap,bp,cp,dp); >> [y,t,x]=step(G); >> figure(1) >>plot(t,y(:,1),'k.',t,y(:,2),'k--',t,y(:,3),'g',t,y(:,4),'r', t,y(:,5),'b') >> xlabel('t(sec.)') >> title('系统输出和状态轨线') >> gtext('y(t)') >> gtext('x_1(t)') >> gtext('x_2(t)') >> gtext('x_3(t)') >> gtext('x_4(t)') >> figure(2) >> plot(t,y(:,6),'k.',t,y(:,7),'k--') >> xlabel('t(sec.)') >> title('最优控制轨线') >> gtext('u_1(t)') >> gtext('u_2(t)') 2
(2)、A=[0 1 0 0;0 0 -4.905 0;0 0 0 1;0 0 29.43 0]; >> eig(A) ans = >> B=[0;1;0;-2]; >> Q=[80 0 0 0;0 1 0 0;0 0 50 0;0 0 0 1]; >> R=[1]; >> [K,S,E]=lqr(A,B,Q,R) K = -8.9412 -58.0080 -11.8723 39.4724 28.6341 81.9444 18.7877 106.1894 81.9444 329.6816 69.9762 24.2083 18.7877 69.9762 15.3300 0 0 5.4249 -5.4249 S = -8.9443 79.9724 39.4724 106.1894 24.2083 E = -5.6395 + 0.8267i -5.6395 - 0.8267i -1.7622 + 1.5153i -1.7622 - 1.5153i >> ap=[A-B*K]; >> bp=B; >> cp=[1,0,0,0]; 3
>> dp=0; >> [ap,bp,cp,dp]=augstate(ap,bp,cp,dp); >> cp=[cp;-K]; >> dp=[dp;0]; >> G=ss(ap,bp,cp,dp); >> [y,t,x]=step(G); >> figure(1) >> plot(t,y(:,1),'k.',t,y(:,2),'k--',t,y(:,3),'g',t,y(:,4),'r', t,y(:,5),'b') >> xlabel('t(sec.)') >> title('系统输出和状态轨线') >> gtext('y(t)') >> gtext('x_1(t)') >> gtext('x_2(t)') >> gtext('x_3(t)') >> gtext('x_4(t)') >> figure(2) >> plot(t,y(:,6),'k.',t,y(:,7),'k--') >> xlabel('t(sec.)') >> title('最优控制轨线') >> gtext('u_1(t)') >> gtext('u_2(t)') 4
(3)、A=[0 1 0 0;0 0 -4.905 0;0 0 0 1;0 0 29.43 0]; >> eig(A) ans = 0 0 5.4249 -5.4249 >> B=[0;1;0;-2]; >> Q=[200 0 0 0;0 1 0 0;0 0 15 0;0 0 0 1]; >> R=[1]; >> [K,S,E]=lqr(A,B,Q,R) K = -14.1421 -12.3160 -66.9780 -13.9783 S = E = 174.1752 75.3425 197.6832 44.7423 75.3425 45.4628 127.4152 28.8894 197.6832 127.4152 447.1428 97.1966 44.7423 28.8894 97.1966 21.4339 -2.3491 + 1.9635i -2.3491 - 1.9635i -6.0486 -4.8938 5
>> ap=[A-B*K]; >> bp=B; >> cp=[1,0,0,0]; >> dp=0; >> [ap,bp,cp,dp]=augstate(ap,bp,cp,dp); >> cp=[cp;-K]; >> dp=[dp;0]; >> G=ss(ap,bp,cp,dp); >> [y,t,x]=step(G); >> figure(1) >> plot(t,y(:,1),'k.',t,y(:,2),'k--',t,y(:,3),'g',t,y(:,4),'r') >> xlabel('t(sec.)') >> title('状态轨线') >> gtext('x_1(t)') >> gtext('x_2(t)') >> gtext('x_3(t)') >> gtext('x_4(t)') >> figure(2) >> plot(t,y(:,6),'k.',t,y(:,7),'k--') >> xlabel('t(sec.)') >> title('最优控制轨线') >> gtext('u_1(t)') >> gtext('u_2(t)') 6
仿真结果研究分析: (1)根据加权矩阵 Q 和 R 数据的设置准则再结合题目中倒立摆实验的具体 情况,Q 选择为对角阵,R 选择为正常数,结合实际情况,本题中选择 R=1 不 变。 (2)本题中四个状态变量分别为:倒立摆的位移、速度、摆角、角速度,它 们都是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量。因此,Q 选择为对角阵,对角元素为非负值,从对 角线元素的大小,可直接反映控制输入或状态变量对目标函数影响的大小。 (3)Q 和 R 的数值时相对的,它们分别表示减小误差的权和减小控制能量 的权的相对重要程度。由于数值的相对性,实际应用时,通常将 R 值固定,然 后改变 Q 的数值,最优控制的确定通常在经过仿真和实际比较后得到。 (4)倒立摆实验中,侧重对位移和摆角的分析研究,因此在选择 Q 阵对角 元素时,也对位移和摆角对应项有所侧重。 (5)本次仿真实验依据老师要求,选择三组 Q 和 R 对倒立摆进行分析研究, 其数据罗列如下: 第一组、Q=[200 0 0 0;0 1 0 0;0 0 50 0;0 0 0 1]; 1、因为输出矩阵 C 选择为[1,0,0,0],因此输出 y(t)=x1(t),即系统输出轨线与位移 状态轨线相同。 2、因为选择加权矩阵 R=[1]不变,由三组仿真结果知最优控制轨线相同。 3、由理论再结合仿真图形知:速度状态变量轨线是位移状态变量轨线的斜率变 化曲线,角速度状态变量轨线是摆角状态变量轨线的斜率变化曲线。 7 R=[1]; R=[1]; 第二组、Q=[80 0 0 0;0 1 0 0;0 0 50 0;0 0 0 1]; 第三组、Q=[200 0 0 0;0 1 0 0;0 0 15 0;0 0 0 1]; R=[1];
3、由三组仿真状态轨线知,位移、速度、摆角、角速度四个状态变量中,位移 变量随时间由零点开始变化,最终在系统稳态下离最初的位置有一定的偏移;而 速度、摆角、角速度三个状态变量,随时间由零点开始类似于正弦或余弦的曲线 逐渐衰减,直到倒立摆处于倒立的稳态下,这三个状态变量最终趋于零点而稳定 下来。 4、三组数据中,加权矩阵 Q 数值选择明显不同:各状态变量轨线变化的具体分 析如下: 相对于第一组数据,第二组数据中,大大减小了加权矩阵 Q 中对应于位移 状态变量的数值,由 200 减为 80,其它的数值不变,对比两组仿真的状态轨线, 分析可知,第二组仿真位移状态变量达到稳态所需时间变长,且在系统稳态下偏 移变大;速度状态变量的轨线形状变化很小,但衰减振幅变大,达到稳态所需的 时间加长;摆角状态变量的轨线形状基本不变,衰减振幅略微变大,达到稳态所 需的时间也变长;同样角速度状态变量的轨线形状基本不变,衰减振幅略微变大, 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也变长。 相对于第一组数据,第三组数据中,大大减小了加权矩阵 Q 中对应于摆角 状态变量的数值,由 50 减为 15,其它的数值不变,对比两组仿真的状态轨线, 分析可知,第三组仿真位移状态变量和速度状态变量的轨线基本上没有变化;摆 角和角速度状态变量的轨线形状基本不变,衰减振幅稍微变大,达到稳态所需的 时间略微变长。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