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高一物理上学期期
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
1.下列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能够看成质点的是
A.小明观察蚂蚁拖动饭粒时,蚂蚁的肢体动作
B.研究篮球比赛中篮球在空中的旋转
C.确定马拉松选手在比赛中的位置
D.在冰上芭蕾比赛中,裁判员给运动员评分
2.西北工业大学专家团队设计了一款仿生无人机,如图所示.该无
人机能够模仿信鸽百分之九十的动作,可以与真正的信鸽相伴
而飞,速度最快可达到 40km/h,最大航程 15km,它可以混在真
正的鸟类中进行军事侦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km/h 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B.无人机最大航程 15Km 是指位移的大小
C.只要无人机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其路程一定不是 0
D.无人机无动力与信鸽相伴滑翔时,以无人机为参考系,地面观察者是静止
的
3.公元前 350 年,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知道力可以表示为矢量.下列各组
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速度、路程、位移
D.位移、时间、速度
4.一支火箭从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
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v
O
v
O
t
v
O
t
v
O
t
t
A
B.
C.
D.
5.高空坠物非常危险,因此人们一定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假设住宅某 阳
台上有一个 0.5kg 的花盆不小心掉下来,下落的高度为 20m,忽略空气
阻力,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盆落地的速度大小为 40m/s
B.花盆下落的时间为 4s
C.花盆落地的速度大小为 2m/s
D.花盆下落的时间为 2s
6.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可近似看做匀变速
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拍摄
时每隔 2s 曝光一次,图片下方直尺的每一格长度对应现实中的 2m,这辆轿车
在整个过程的加速度约为
A.2 m/s2
B.3m/s2
C.4m/s2
D.5m/s2
7.如图所示为斧头劈柴的剖面图,图中 BC 边为斧头背,AB、AC 边为斧头
的刃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斧头的重心一定在三角形 ABC 的几何中心
B.斧头对木柴的作用力应大于木柴对斧头的作用力,这样更容易避开木柴
C.斧头对木柴的作用力应小于木柴对斧头的作用力,这样更容易避开木柴
D.BC 边短些,AB 和 AC 边长些,斧头更容易劈开木柴
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手握住一只圆柱形水杯,杯身竖直,处于静止状
态,现缓慢向杯中倒水(水未溢出),杯子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关于缓
慢倒水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水杯产生了握力是因为水杯发生了形变
B.手握水杯的握力一定增大
C.水杯对手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水杯对手的摩擦力可能不变
9.用图示简易装置可以测定水平风速,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直
杆,半径为 R、质量为 m的空心塑料球用细线悬于杆顶端 O.当
风沿水平方向吹来时,球在风力的作用下飘了起来.已知风力
大小与“风速”和“球正对风的横截面积”均成正比,当风速 v0=3m/s 时,测
得球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则
A.风速 v=4.5m/s 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5°
B.若风速增大到某一值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可能等于 90°
C.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更大、质量不变的球,则夹角θ增大
D.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相等、质量更大的球,则夹角θ增大
10.如图所示,小明研究弹簧和绳拉力大小的实验,他把表面光
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光滑小环 D固定在半球形
物体球心 O的正上方,轻质弹簧一端用轻质细绳固定在 A点,
另一端用轻质细绳穿过小环 D与放在半球形物体上的小球 P
相连,DA水平。现将细绳固定点 A向右缓慢平移的过程中(小
球 P未到达半球最高点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变短
B.弹簧变长
C.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变小
D.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变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其中第12题~第15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
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
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5 分)(1)某兴趣小组开展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甲图为该小组某次测量结果,指针示数为
cm。他先测出了不挂钩码时弹
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x0,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
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x,由所得数据作
出的钩码质量 m与 x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重力加速度 g 取 9.8m/s2).根据所得的数
据和图像可知,这种规格的弹簧劲度系数为
N/m.考虑弹簧自重的影响,本次实验得到
的弹簧劲度系数实验值
(选填“大
于”、“等于”、“小于”)真实值.
(2)该兴趣小组再次进行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所用器材
有:一块方木板,白纸,量程为 5 N 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
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①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
A.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 O 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B.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
C.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大小不一定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
计时的拉力大小
D.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必须沿水平方向,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②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
置 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其
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
A.
B.
C.
D.
12.(8 分)如图所示,在一个光滑的斜面上,有一只企鹅从斜面上某点以 v0=5m/s
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减速滑行,经 2s 到达最高点,然后又沿斜面加速下滑,又
过了 4s 到达斜面底端,已知企鹅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恒
定,试求:
(1)企鹅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企鹅在这 6s 内发生的位移.
13.(8 分)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 AB和 CD相互平行,斜靠在
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两木棍与水平面的夹角37,质量为 50kg 的水泥圆筒
从木棍的上部恰好能匀速滑下,sin 370.6,cos 370.8,g 10m/s2.求:
(1)水泥圆筒对每根直木棍的摩擦力大小;
(2)若用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拉水泥圆筒,使其匀速上升,求这个力的大小.
14.(14 分)公路上有一辆汽车以 6m/s 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
20m/s 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汽车 26m 时刹车,以 1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
运动,摩托车在汽车旁边行驶而过,(汽车和摩托车均可看作质点)求:
(1)摩托车行驶多少距离后第一次与汽车相遇;
(2)摩托车从与汽车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前,两者相距最远的距离;
(3)摩托车从赶上汽车到又被汽车反超,经历了多长时间.
15.(15 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倾角为 30°,一个小孩拉着轻绳,
轻绳与斜面平行,小孩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4
,轻绳一端通过两个滑
轮与物块 B相连,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及滑轮的质
量.已知物块 B的质量为 m,挂上物块 B 后,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 90°,小
孩与物体 B都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 g,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力.则:
(1)求此时轻绳拉力 F的大小;
(2)若小孩的质量为 2 2 m,求小孩受到的摩擦力;
(3)若小孩的质量为 2 2 m,物块 B 质量未知,为保持小孩和物块 B 都处于
静止状态,求物块 B 的质量范围.
参考答案
1
C
2
C
3
A
11.(1)16.00
(2)AC
4
A
9.8
B
5
D
6
B
7
D
8
C
9
C
10
A
等于
12.(1)0s-2s:
tv
v
0
at
1
( 1
分)
2
2.5 /
a
m s
2.5 /
a
m s
大小为
分)
2
(2)0s-2s:
x
1
v t
0 1
1
2
2
at
1
m
5
x
1
分)
2s-6s:
at
2
2
m
x
2
1
2
20
x
2
分)
分)
分)
x
x
1
x
2
15
m
方向沿斜面向下
13.(1)
mg
sin 37
0
2
f
分)
分)
分)
f
15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水泥圆筒对每根直木棍的摩擦力大小为 150N
(2)
F mg
sin 37
0
2
f
分)
分)
F
600
N
( 1
( 2
( 2
( 1
( 1
( 1
( 2
( 1
( 2
( 2
14.(1) 0 v
摩
at
t
20
s
分)
分)
分)
(1 分)
1
2
v t
1
摩
2
at
1
v t
1
汽
26
t
1
2
s
t
1
26 (
s
)
舍去
(2) v
,
摩
v
摩
at
,
v
摩=
18 /
m s
分)
分)
分)
v
汽=
2
摩
v
at
,
2 12
t
s=
1
2
x
v t
,
摩
2
x
72
m
at
2
2
v t
汽
2
(3)由题意知,汽车再次追上摩托车时,摩托车已经停止
分)
分)
分)
v
,
摩
(
t
2)
1
2
(
a t
2
2)
v t
汽
3
t
3
27
s
( 1
( 1
( 1
( 1
( 2
( 2
( 1
(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