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莆田市已明确了“十 二五”时期“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奋斗目标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超千争百促跨越”, 我市具有“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湾是 A. 兴化湾 2.莆田市最大的河流,有“母亲河”之称的河流是 B.湄洲湾 C.平海湾 D.马尾港 A、黄河 C、长江 读图 1“中国政区图”,回答 3~5 题。 B、闽江 D、木兰溪 3.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A.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4.我国南北跨纬度 A.约 49° 5.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热带 6.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 A.闽江 7.图 2 中,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示意图是 B.约 69° C.约 80° B.北温带 C.南温带 D.约 57° B.松花江 D.北寒带 C.黄河 D.长江 8.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 C.使用环保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 B.出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D.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 2011 年 4 月 28 日发布。读图 3“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回答 9~10 题。 9.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A.14 亿 10.从 1990 年到 2010 年,我国人口增幅是 A.快速上升 B.逐渐上升 C.逐渐下降 D.基本持平 B.13.4 亿 C.12.8 亿 D.12 亿 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回答 11~12 题。 11. 天气符号 表示的天气是 A.沙尘暴 12.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西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B.寒潮 C.台风 D.霜冻 读图 4“冬季风示意图”,回答 13~14 题。 13.图中冬季风①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4.图中冬季风②吹向 15.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其中港澳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A 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B 丰富的自然资源 C 雄厚的工农业基础 D.众多廉价劳动力 读图 5,回答 16~17 题。 16.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棉花 B.甘蔗 17.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三熟 C.小麦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水稻 D.一年一熟 读图 6“美国硅谷示意图”,回答 18~19 题。 18.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最重要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C.靠近沿海方便原料运输 D.气候高温多雨 19.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是 A.北京中关村 B.深圳大亚湾 C.广东东莞 B.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 D.天津滨海新区 2011 年 4 月 14 日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领导 人在中国海南的三亚召开峰会。回答 20~21 题。 20.金砖国家中面积最大的是 A.俄罗斯 21.金砖国家分布在 A.两个大洲 B.三个大洲 C.四个大洲 B.中国 C.巴西 D.印度 D.五个大洲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 9.0 级地 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读图 7“全球板 块构造示意图”,回答 22~23 题。 22.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3.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C.亚欧大陆内部地区 B.澳大利亚 D.太平洋中心地区 2010 年 11 月 12 日-27 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读图 8“地球公转示意图”,回 答 24~25 题。 24.广州亚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A.①段 B.②段 25.广州亚运会期间,福州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现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计 50 分。) 26.(8 分)读图 9“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回答问题。 C.③段 D.④段
⑴区域 C 和区域 D 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 ⑵甲地与乙地相比, 冬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甲地与丙地相比, 年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⑶下列项目中属于区域 A 的是______,属于区域 D 的是______。(填代号) ①赏冰灯 ②赛龙舟 ③献哈达 ④那达慕大会 27.(8 分)读图 10,回答问题。 ⑴ 甲 、 乙 两 国 都 有 一 条 重 要 的 纬 线 ---________穿过。两国的城市都集中分 布在________沿海。 ⑵甲国是世界上出口________最多的国家, 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从经济发 展水平看,该国属于________国家。 ⑶乙国的首都是________。该国由于人口向 城市高度集中,出现诸多问题,如 ⑷乙国北部有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河流________。这里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_____(植被)。 28.(9 分)读图 11“中东某资源输出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中东处在联系_______洲、非洲和欧洲,沟通大西洋和________洋的枢纽地位。 ⑵中东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主要分布在 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与该资源形成鲜明的对 比,中东的________资源匮乏。 ⑶中东该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往东经过_______海峡 (①位置),输往日本;往西经过________运河(② 位置)或绕过非洲南端_____(地名),输往西欧 和________(③国家)。 29.(8分)读图12“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⑵A 地与 D 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B 。 米;同一时间测得 A、D 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_ 地气温更高。 ⑶C 地位于 D 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 C、D 两地图上距离约 2 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________千米。 ⑷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 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0.(8 分)读图 13,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我市的主要旅游景点:①_________、 (2)图中③④⑤是我市三大河流,其中最大的河流为___________(填序号);从图中河流 流向看出,莆田市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市最大岛屿是⑦___________;⑥岛上妈祖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国家 首批_____________(填“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C 为我市第一条铁路,是_________铁路; (5)⑥岛位于莆田市政府的______方向,小明从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为 4cm,则两地实际 距离为________km; 31.(9 分)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 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 ( 加 快 或 减 慢 ), 携 带 泥 沙 沉 积 下 来 , 使 河 床 逐 ⑴读表分析数据,黄河流经 (疏松或坚实),植被 ⑵实地考察 黄河下游素有“ 坡 度 变 缓 , 河 水 流 速 渐 ⑶实验探究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 14, 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 等 降 雨 量 , 同 等 坡 度 , 植 被 越 繁 茂 , 水 土 流 失 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 设措施: 。 。 图 14
参考答案 5.B 12.D 19.A 6.D 13.A 20.A 7.B 14.D 21.C 2. D 9.B 16.C 23.A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B 4.A 11.C 8.D 18.B 15.A 22.C 25.B 二、非选择题(共 6 题,共 50 分) 26.(8 分)(1)秦岭 ② 3.C 10.C 17.D 24.C 淮河 (2)甲 纬度位置 丙 海陆位置 (3)③ 27.(8 分)(1)南回归线 东南 (2)羊毛 发达 (3)巴西利亚 (4)亚马孙河 交通拥挤、住房条件差、噪音污染等(任写一个即可得分) 热带雨林 28.(9 分) (1) 亚 美国 印度 (2)石油 波斯湾 水(3)马六甲 苏伊士 好望角 29.(8 分) (1)山顶 2 (4)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言 陡崖 (2)570 D (3)西北 之有理得 2 分) 30.(8 分) (1)九鲤湖(2) ③ 西北高,东南低 (3)南日岛 非物质 (4)福厦 (5)东 南 40 31.(9 分)(1)中 高 疏松 破坏严重 (或稀少)(2)地上河 减慢 抬 (3)丙 少(或不严重) 植树种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