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资料共2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4 分) 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百炼成钢 B.香气四溢 C.木已成舟 D.水乳交融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石油 B.干冰 C.生铁 D.糖水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用灼烧法鉴别棉线与羊毛 D.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多食用食醋 4.实验室配制 100g 10%的 NaCl 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托盘天平 C.胶头滴管 D.烧杯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6.往 KOH 溶液中加水,溶液的 pH 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7.某高性能锂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Li+MnO2=LiMn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 价,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LiMnO2 是氧化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LiMnO2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2 价 8.下列关于维生素 C(C6H8O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21页)
A.1 个维生素 C 分子由 6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 C.维生素 C 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4﹕3 D.维生素 C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4.5% 9.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SO4 2﹣、NO3 ﹣、Ba2+、Cl﹣ B.Cu2+、Na+、NO3 ﹣、K+ C.K+、CO3 2﹣、NO3 ﹣、Cl﹣ D.H+、Ba2+、K+、NO3 ﹣ 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NaNO3 Cu CO2 CaO 杂质 Na2CO3 Fe CO CaCO3 A.A B.B C.C D.D 除杂方法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通过灼热的 CuO 高温煅烧 11 . 如 图 各 物 质 均 为 初 中 化 学 常 见 的 物 质 ( 反 应 条 件 省 略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A.常温下,化合物乙一定是无色气体 B.化合物甲可能含有 3 种元素 C.反应②一定是置换反应 D.单质 B 一定是金属铜 12.物质 X 与 Ca(OH)2 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Ca(OH)2=Y+Cu(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 可能是酸 B.X 和 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24 C.X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Y 只可能是 CaCl2 第 2页(共 21页)
二、非选择题(共 8 小题,满分 36 分) 13.回答下列问题: (1)缺 (填元素名称)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 (2) 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 (3)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 ,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最终变为葡萄糖. (4)香烟烟气中的 是一种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14.2017 年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使用的燃料液氢在助燃剂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日常生活中通常向水中滴加 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3)高铁酸钠(Na2FeO4)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消毒,其原理为: 4Na2FeO4+10 =4Fe(OH)3(胶体)+3 +8NaOH(请将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4)水是常用的溶剂,某酒精(C2H5OH)的水溶液,溶质与溶剂中氢原子个数比为 1:2,则该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 1%). 15.如图为 A、B、C、D 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1)A、B、C、D 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C 粒子的符号为 . (2)由 A 元素和 B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 . 16.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 点对应的是物质 A 的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加热 C 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 (3)除去 A 中少量的 B,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4)t1℃时,将 A、B、C 各 8g 分别加入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别为 w(A)、w(B)、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第 3页(共 21页)
17.有一包固体,可能由 KNO3、BaCl2、NH4Cl、Na2CO3、Na2SO4、Mg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 组成,某化学小组将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并开展以下实验,已知步骤Ⅱ中无气泡产生,且白色沉淀部分溶 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产生的气体为 .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3)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无色溶液 C 中阳离子的符号为 . 18.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X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CH4)气体,其发生装置为 . (3)实验室用装置 B 制 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同学欲用活泼金属单质和稀盐酸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 H2,请从这些装置中选择并连接成一套组合装 置,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写出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 → → → → → → → →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19.某化学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 第 4页(共 21页)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甲同学:生成氢氧化钠 乙同学:生成碳酸钠 丙同学:生成氢气 丁同学:生成氧气 (1)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理由是 . 【实验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 焰,点燃 无现象 (2)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4) 【得出结论】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拓展】 (3) 溶液变红 有氧气生成 溶液显碱性 (6)根据所学知识,请你预测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现象 . 20.某腐蚀印刷电路板的废液经处理后只含有 CuCl2 和 FeCl2 两种溶质,为了分析处理后废液的组成,取 200g 该废液加入 40g 废铁屑(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经处理得到 16g 铜,往滤液 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经过滤、干燥、称量,最终得到 114.8gAgCl 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往废液中加入废铁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1%). (3)求 200g 废液中 FeCl2 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1%). 第 5页(共 21页)
2017 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4 分) 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百炼成钢 B.香气四溢 C.木已成舟 D.水乳交融 【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香气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水乳交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A.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石油 B.干冰 C.生铁 D.糖水 【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石油、生铁、糖水都属于混 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石油中有汽油、煤油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生铁中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糖水中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第 6页(共 21页)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用灼烧法鉴别棉线与羊毛 D.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多食用食醋 【考点】IB: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9G:常用盐的用途;H4:灭 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根据 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C、根据它们燃烧时所发出的不同气味进行鉴别. D、根据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分析. 【解答】解:A、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 小苏打焙制糕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C、棉纤维为 C、H、O 元素组成的,燃烧时没有气味气体产生,灰烬为粉末;羊毛纤维是蛋白质,燃烧时闻 到烧焦的羽毛味,灰烬为粉末,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于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所以,胃酸过多的病人应服用小苏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实验室配制 100g 10%的 NaCl 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托盘天平 C.胶头滴管 D.烧杯 【考点】4E: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实验室配制 100g10%的 NaCl 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 仪器,判断所列仪器是否需要. 【解答】解:A、配制 100g10%的 NaCl 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加热,则不需要使用酒精灯,该组仪器不 合适,故选项正确. B、配制 100g10%的 NaCl 溶液的过程中,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故选项错误. C、配制 100g10%的 NaCl 溶液的过程中,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故选项错误. D、配制 100g10%的 NaCl 溶液的过程中,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第 7页(共 21页)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考点】B4:原子的定义与构成;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E8: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析】A、根据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故原子核带正电荷,但由于原 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解答; B、根据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解答;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 D、根据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解答. 【解答】解: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故原子核带正电荷,但由于原 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 A 正确;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故 B 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故 C 正确;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 D 错误; 故选:D. 6.往 KOH 溶液中加水,溶液的 pH 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98:酸碱溶液的稀释;99: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分析】根据碱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以及 pH 减小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氢氧化钾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因此 pH 减小,但是不会小于等于 7,故选 C. 7.某高性能锂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Li+MnO2=LiMn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 价,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LiMnO2 是氧化物 第 8页(共 21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