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7年北京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7 年北京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2 页,第 II 卷 3 至 9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已知 cosθ•tanθ<0,那么角是( A.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C.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B.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D.第一或第四象限角 ) 2.函数 ( ) 3 (0 f x  x  ≤ 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为( 2) x ) A. (0 ) , B. (1 9], C. (0 1), D.[9 ) , 3.函数 ( ) f x  sin 2 x  cos 2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π 2 4.椭圆 B. π C. 2π D. 4π 2 2 x a  2 2 y b  1( a   的焦点为 1F , 2F ,两条准线与 x 轴的交点分别为 M N, , 0) b 若 MN F F≤ 1 2 ,则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   10 , 2    B.     2 0 , 2    C.   1 1  ,  2  D.     2 1 ,   2  5.某城市的汽车牌照号码由 2 个英文字母后接 4 个数字组成,其中 4 个数字互不相同的牌 照号码共有( ) 4 A 个 10 A. C. C C 1 26 2 2 1 26 10 B. 2 A A 个 26 4 10 4 个 D. 2 2610A 4 个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6.若不等式组 x y 0      5 y   a ≥ , x ≤ ≤ 2 a ≥ A. 5a  7.平面∥平面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B. C.5 7 a ≤ 7 D. 5a  或 a ≥ 7 ) A.存在一条直线 a  , ∥ , ∥  a 
B.存在一条直线 a a , a , ∥  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 a b a , ,   b ,   , ∥ , ∥   a b 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 a b a , ,   , ∥ , ∥   a b 8.对于函数① ( ) f x x  ,② 2 ( ) f x ( x 题的真假: 2  ,③ ( ) f x 2)  cos( x  ,判断如下两个命 2) 命题甲: ( f x  是偶函数; 2) 命题乙: ( ) f x 在 (  , 上是减函数,在 (2 ) ) , 上是增函数; 能使命题甲、乙均为真的所有函数的序号是( A.①② B.①③ C.② ) D.③ 第 II 卷(共 110 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 ( ) f x 是 ( ) f x  31 x 3  2 x 1  的导函数,则 ( 1) f   的值是 . 10.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nS  n 2 10 ( n n   1 2 3 ,,, ,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 11.已知向量 a =  . 2 4 , ,  b = 11   , .若向量 b ( a + b ,则实数的值是 ) 12.在 ABC△ 中,若 tan A  , 1 3 C  150  , BC  ,则 AB  1 . 13.2002 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是我国以古代数学家赵爽 的弦图为基础设计的.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 一个大正方形(如图).如果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25, 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为,那么 cos 2的值等于 . 14.已知函数 ( ) f x , ( )g x 分别由下表给出 x ( ) f x 1 2 2 1 3 1 x ( ) f x 1 3 2 2 则 [ (1)] f g 的值为 ;当 [ g f x  时, x  ( )] 2 3 1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共 12 分) x a  1 x  a  ,求 P ; 记关于 x 的不等式 (I)若 3 (II)若Q P ,求正数 a 的取值范围. 0  的解集为 P ,不等式 1 x  ≤ 的解集为Q . 1  ( c 是常数, 1 2 3 n  cn a ,,, ),且 1 3 a, , 成公比不为1 a 2 n a a 2   1n 16.(本小题共 13 分) 数列 na 中, 1 a  的等比数列. (I)求 c 的值; (II)求 na 的通项公式. 17.(本小题共 14 分) π 6 4   可 中, OAB  ,斜边 AB  .Rt AOC△ 以直线 AO 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 B AO C 如图,在 Rt AOB△ 以通过 Rt AOB△ 的直二面角. D 是 AB 的中点. (I)求证:平面COD  平面 AOB ; (II)求异面直线 AO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18.(本小题共 12 分) 某条公共汽车线路沿线共有 11 个车站(包括起点站和终点站),在 起点站开出的一辆公共汽车上有 6 位乘客,假设每位乘客在起点站 之外的各个车站下车是等可能的.求: (I)这 6 位乘客在其不相同的车站下车的概率; (II)这 6 位乘客中恰有 3 人在终点站下车的概率; 19.(本小题共 14 分) 如图,矩形 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 (2 0) M , , AB 边所在直 线的方程为 3 y x   点 ( 11) T  , 在 AD 边所在直线上. 6 0 (I)求 AD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II)求矩形 ABCD 外接圆的方程; (III)若动圆 P 过点 ( 2 0) N  , ,且与矩形 ABCD 的外接圆外切, 求动圆 P 的圆心的轨迹方程. 20.(本小题共 14 分) A O D B C N y T D O A C M B x 已知函数 y kx 与 y  2 x ( A x  ≥ 的图象相交于 1 2( 0) x ( y, , 2 B x ) 1 y, , 1l , 2l 分别是 ) 2 y  2 x  ≥ 的图象在 A B, 两点的切线, M N, 分别是 1l , 2l 与 x 轴的交点. 2( 0) x (I)求 k 的取值范围; (II)设 t 为点 M 的横坐标,当 1 x x 时,写出t 以 1x 为自变量的函数式,并求其定义域 2
和值域; (III)试比较 OM 与 ON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O 是坐标原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C 7.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2.B 8.C 3.B 4.D 5.A 6.C 9.3 10. 2 n  11 11. 3 13. 7 25 14.1 1 12. 10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 15.(共 12 分) 解:(I)由 3 x  1 x   x x P    1 x ≤ (II) ,得 Q  0 1 0 2    x  3  ≤ ≤ . x 1    . x 由 0a  ,得 P   x    ,又Q P ,所以 2a  , 1 x  a 即 a 的取值范围是 (2 ) , . 16.(共 13 分) 解:(I) 1 a  , 2 a 2 a   , 3 2 c   , 2 3 c 因为 1a , 2a , 3a 成等比数列, 所以 (2  2 c )  2(2 3 ) c  ,  解得 0c  或 2c  . 当 0c  时, 1 a a 2 a 3 n≥ 时,由于 c (II)当  , a 2  a 1 2  ,不符合题意舍去,故 2c  .  , 2 c 2 a a  3  a a  1 n n  ( n 1) c  , 所以 a n  a 1    [1 2   ( n  1)] c  1) ( n n c 2 .
2 2 na ( n n   a  , 2c  ,故 又 1 当 1n  时,上式也成立, 1 2  ,, .   所以 2(  n n n ) na 2 1)   2 n   n 2( n  ,, . 2 3 )  ,   CO BO , BO AO  是直二面角, ,又 AO BO O 是二面角 B AO C 17.(共 14 分) 解法一: (I)由题意,CO AO BOC    CO  平面 AOB , 又CO  平面COD .  平面COD  平面 AOB . (II)作 DE OB ,垂足为 E ,连结CE (如图),则 DE  在 Rt COE△ 是异面直线 AO 与CD 所成的角. 1 2 CO BO  , CDE  , BO OE 中, , 2 1    CE 又 DE  2  . 5 2  CO OE 1 2 AO 3  . A O D E B AO∥ , C  在 Rt CDE△ 中, tan CDE  CE DE   5 3 15 3 .  异面直线 AO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arctan 15 3 . 解法二: (I)同解法一. (II)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 ,如图,则 (0 0 0) O ,, , (0 0 2 3) A ,, , (2 0 0) C ,, , D ,, , (0 1 3)    cos   OACD ,  OA  (0 0 2 3) ,, , ( 2 1 3) ,, ,  CD     OA CD   OA CD   z A D  6  2 3 2 2  6 4 .  异面直线 AO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arccos 6 4 . O x C B y
18.(共 13 分) 解:(I)这 6 位乘客在互不相同的车站下车的概率为 P  6 A 10 6 10  1512 6 10 ≥ .1512 . (II)这 6 位乘客中恰有 3 人在终点站下车的概率为 3 3 9 CP   6 6 10  1458 6 10  0.01458 . 19.(共 14 分) 解:(I)因为 AB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3 y 斜率为 3 . 又因为点 ( 11) T  , 在直线 AD 上, x   ,且 AD 与 AB 垂直,所以直线 AD 的 6 0 所以 AD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1    y 3( x 1)  . 3 x y   . 2 0 (II)由 x   3  3  x   y y   6 0 2 = 0 , 解得点 A 的坐标为 (0 2), , 因为矩形 ABCD 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 (2 0) 所以 M 为矩形 ABCD 外接圆的圆心. 2 2 (0 2) (2 0) AM  又 .  2  2   M , . 从而矩形 ABCD 外接圆的方程为 ( x  2 2)  2 y  . 8 (III)因为动圆 P 过点 N ,所以 PN 是该圆的半径,又因为动圆 P 与圆 M 外切, 所以 PM PN  2 2 , 即 PM PN  2 2 . 故点 P 的轨迹是以 M N, 为焦点,实轴长为 2 2 的双曲线的左支. 因为实半轴长 a  ,半焦距 2c  . 2 所以虚半轴长 b  2 c  2 a  . 2 从而动圆 P 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2 x 2  2 y 2  1( x ≤ 2) . 20.(本小题共 14 分)
解:(I)由方程 y   y   kx , 2 2 x  消 y 得 2 x kx 依题意,该方程有两个正实根, 故    x   1 2 k x 2 8 0   , 解得 2 2 0 k   , k  .   .················· ① 2 0  (II)由 ( ) f x  ,求得切线 1l 的方程为 x 2 y  2 ( x x 1  x 1 )  , y 1 由 y 1 2 x 1  ,并令 0 y  ,得 2 t  x 1 2  1 x 1 1x , 2x 是方程①的两实根,且 1 x x ,故 2 x 1  k  2  8  k 2 k  4 k 2  8 , 2 2 k  , 1x 是关于 k 的减函数,所以 1x 的取值范围是 (0 2), . t 是关于 1x 的增函数,定义域为(0 2), ,所以值域为 ( ,0 , ) x (III)当 1 x 时,由(II)可知 2 OM t    x 1 2  . 1 x 1 类似可得 ON  x 2 2  . 1 x 2 OM ON    x 2  x 1  2 x 2 x  1 x x 1 2 . 由①可知 1 2 x x  . 2 从而 OM ON  . 0 x 当 2 x 时,有相同的结果 1 OM ON  . 0 所以 OM ON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