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PCM 的应用举例
下面以 E1 为例来简单说明其速率是怎样得出的。请参见图 2-9。
图 2-9
El 的时分复用帧
一条标准的话路的频率为 300Hz~3400Hz,为了防止串音话路之间应留有一定的
间隔,因此,每条话路取 4000Hz;
根据取样定理,只要取样频率不低于电话信号最高频率的 2 倍,就可以从取样
脉冲信号无失真地恢复出原来的电话信号,为方便起见,取样频率就定为
8000Hz,相当于取样周期为 125μs。
每次采样时,话音信号经模数转换变为 8 比特数字数据。
El 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 T=125μs)共划分为 32 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
为 CH0~CH31。时隙 CH0 用作帧同步用,时隙 CHl6 用来传送信令(如用户的拨号
信令)。可供用户使用的话路是时隙 CHl-CH15 和 CH17~CH31,共 30 个时隙用作
30 个话路;
每个时隙共传送 8bit。
这样,E1 的速率=32 路*8 比特/路.次*8000 次/秒=2.048Mb/s
首页 | 关于光桥 | 产品展示 | 解决方案 | 新闻中心 | 合作伙伴 | 人力资源 | 客户服务 | 联系光桥 | 客户留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学院
PCM 通信的应用
技术专栏
什么是 PCM?
PCM 编码早期主要用于话音通信中的多路复用。一般来说,在电信网中传输媒体费用约占总成本的 65%,设备费用约
占成本的 35%,因此提高线路利用率是一个重要课题。提高线路利用率通常用下面两种方法:
1.频分多路复用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FDM)
电力通信中 PCM 设备的维护
PCM 通信的特征
PCM 通信的应用
PCM 预测编码
这种方法是把传输信道的频带分成好几个窄带,每个窄带传送一路信号。例如,一个信道的频带为 1400 Hz,把这
线性 PCM 与对数 PCM 之间的变换
个信道分成 4 个子信道(subchannels):820~990 Hz, 1230~1400 Hz, 1640~1810 Hz 和 2050~2220 Hz,相邻子
信道间相距 240 Hz,用于确保子信道之间不相互干扰。每对用户仅占用其中的一个子信道。这是模拟载波通信的主
要手段。
2.时分多路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
这种方法是把传输信道按时间来分割,为每个用户指定一个时间间隔,每个间隔里传输信号的一部分,这样就可以
PCM 设备组建 DDN 网
浅谈 PCM 设备的维护
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
电话光端机的应用原理
使许多用户同时使用一条传输线路。这是数字通信的主要手段。例如,话音信号的采样频率 f=8000 Hz,它的采样
光端机典型的物理接口类型
周期=125 m s,这个时间称为 1 帧(frame)。在这个时间里可容纳的话路数有两种规格:24 路制和 30 路制。下图
表示了 24 路制的结构。
电信网络名词浅释
7 号信令-E1/T1 数字中继
简谈光端机带宽
24 路制的重要参数如下:
每秒钟传送 8000 帧,每帧 125 m s。
12 帧组成 1 复帧(用于同步)。
每帧由 24 个时间片(信道)和 1 位同步位组成。
每个信道每次传送 8 位代码,1 帧有 24 × 8 +1=193 位(位)。
数据传输率 R=8000×193=1544 kb/s。
每一个话路的数据传输率=8000×8=64 kb/s。
30 路制的重要参数如下:
每秒钟传送 8000 帧,每帧 125 ms。
16 帧组成 1 复帧(用于同步)。
每帧由 32 个时间片(信道)组成。
每个信道每次传送 8 位代码。
数据传输率:R=8000×32×8=2048 kb/s。
每一个话路的数据传输率=8000×8=64 kb/s。
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已广泛用在数字电话网中,为反映 PCM 信号复用的复杂程度,通常用“群(group)”这个术
语来表示,也称为数字网络的等级。PCM 通信方式发展很快,传输容量已由一次群(基群)的 30 路(或 24 路),增加
到二次群的 120 路(或 96 路),三次群的 480 路(或 384 路),……。下图表示二次复用的示意图。图中的 N 表示话路
数,无论 N=30 还是 N=24,每个信道的数据率都是 64 kb/s,经过一次复用后的数据率就变成 2048 kb/s(N=30)
或者 1544 kb/s(N=24)。在数字通信中,具有这种数据率的线路在北美叫做 T1 远距离数字通信线,提供这种数据
率服务的级别称为 T1 等级,在欧洲叫做 E1 远距离数字通信线和 E1 等级。
网站地图 | 企业邮箱 | 法律申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5-2010 gzngn.com All Right Reserved.
广州光桥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 ICP 备 06126766 号
脉冲编码调制 历史版本
脉冲编码调制
* 脉码调制 (Pulse Code Modulation)。是一种对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取样技术,将模拟语音信号变换为
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特别是对于音频信号。PCM 对信号每秒钟取样 8000 次;每次取样为 8 个位,总
共 64 kbps。取样等级的编码有二种标准。北美洲及日本使用 Mu-Law 标准,而其它大多数国家使用
A-Law 标准。
* PCM 主要经过 3 个过程:抽样、量化和编码。抽样过程将连续时间模拟信号变为离散时间、连续幅
度的抽样信号,量化过程将抽样信号变为离散时间、离散幅度的数字信号,编码过程将量化后的信号编码
成为一个二进制码组输出。
相关概念:
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
所谓量化,就是把经过抽样得到的瞬时值将其幅度离散,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抽样值用最接
近的电平值来表示。
所谓编码,就是用一组二进制码组来表示每一个有固定电平的量化值。
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
Claude E. Shannon 于 1948 年发表的“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现代通信的基础。同年贝尔实验室的工
程人员开发了 PCM 技术,虽然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但今天脉冲编码调制被视为是一种非常单纯的无损耗
编码格式,音频在固定间隔内进行采集并量化为频带值,其它采用这种编码方法的应用包括电话和 CD。
PCM 主要有三种方式:标准 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和自适应 DPCM。在标准 PCM 中,频带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