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狼藉./慰藉. 炫.耀/头晕目眩. 凫.水/袅袅.烟云 B.谰.语/斑斓. 憔悴./鞠躬尽瘁. 躯壳./金蝉脱壳. 横.渡/涕泗横.流 C.绽.开/沉淀. 赫然/万恶不赦 D.帷幕./蓦.然 劫难./在劫难.逃 亘.古/断壁残垣.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缄默 一霎时 姗姗迟 冥思遐想 B.羸弱 戈壁滩 一反既往 豁然贯通 C.深邃 颤巍巍 更胜一筹 狂妄自大 D.娴熟 文绉绉 重峦叠障 混为一谈 【答案】D 【解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 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D“重峦叠障”改为“重峦叠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⑴传唤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 让颠沛在外的同乡 阴影。 ⑵2015 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 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⑶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 ,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 乐观。 A.蒙受 弘扬 妄自菲薄 B.蒙受 宣扬 妄自尊大 C.承受 弘扬 妄自尊大 D.承受 宣扬 妄自菲薄 【答案】A 【解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第六届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开幕之际,自国内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费县, 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助推费县旅游事业。 C.2016 年 4 月 4 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将”,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D.5 月 21 日,临沂厉家寨樱桃节大山景区登山活动如期举行。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 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答案】C 【解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 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 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 语序不当,应将“支持”和“理解”互换位置。B 项成分残缺,应在 “旅游事业”后面添加“发展步伐”。D 项结果混乱,应删掉“看到”或者“让”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1988 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 北美大陆。 B.“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也不 烫手,真的不烫手。” C.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 在七米高的白石基上。 D.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表示感 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答案】C 【解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 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C 句“太和殿”和“中和殿”后 面逗号应为顿号。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4 分) ⑴《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
院》《悲惨世界》等。 ⑵《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的《 》 就选自其中。 ⑶“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 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 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 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 墓,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以上这段话出自《 》,作者是十九十九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 朗特,从选文中能看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答案】⑴雨果⑵《邹忌讽齐王纳谏》或《唐雎不辱使命》⑶《简·爱》追求精神平等与 真爱、坚强独立。 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⑴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⑵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⑶ ,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⑷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⑸ 寄之》)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⑹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⑻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二十有一年一。(诸葛亮《出师表》) 【答案】⑴何当共剪西窗烛⑵芳草萋萋鹦鹉洲⑶吊影分为千里雁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⑸ 八百里分麾下炙⑹博学而笃志⑺蹴而与之⑻奉命于危难之间。 8.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 分) ①因为他姓孔,别人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个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 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②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③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④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⑤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 【答案】④③⑤②①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
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 次序语、衔接语。本题选自课文,仔细回顾课文内容即可判断。 9.请仿照画线的例句,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3 分)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浩渺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 峰之插云天, ,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 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 们敬畏。 【答案】示例 1.敬畏黄河之波涛汹涌,敬畏荒漠中的胡杨,坚韧刚强。示例 2.敬畏五岳 之壮观神奇,敬畏雷电中的海燕,自信乐观。 二、阅读理解(42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 10 题(4 分)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0.⑴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2 分) 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答案】⑴迷,迷路,暗含“迷恋”之意,逼真地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美景的陶 醉。⑵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 (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 11-15 题(15 分)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 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 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 【乙】光绪十六年①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②,悉仿生人③,形体 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 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④叹其 技之奇妙。(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①光绪十六年:公元 1890 年。②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③生人:活人;④ 亟(qì):屡次,不断地。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⑵不能名.其一处也。( )⑶无不毕肖.。( )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②求石兽于.水这。(河中石兽) A.①不能指其.一端 B.①凡有名者.。 C.①往往留像于.馆 D.①余亟叹其技之.奇妙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 分) ⑴凡所应有,无所不有。(3 分) ⑵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2 分) 14.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口技表演者或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的一项是( )(2 分) 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B.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C.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 D.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15.【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3 分) 【答案】 11.⑴夹杂⑵说出⑶相像(相似)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12.D【解析】 13.⑴(客人们)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发抖,几乎想争先恐后地逃跑。⑵猛然 看到他们,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似的。 14.C 【解析】仔细阅读文段,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再分析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 语句,比较判断正误。A.D 两项从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B 项是从 侧面表现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C 项只是客观叙述。 15.【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描写口技艺人的 精彩表演和蜡人逼真的形态、姿态,是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的高超技艺;描 写听众、参观者的反应是从侧面表现艺人们技艺的高超。 【参考译文】
观巴黎油画记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日,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看到所塑造的蜡人,全都仿照活 人的样子,那形体神态、头发肤色、高矮胖瘦,没有不完全相像的。从达官贵族以至工艺 家和各行各业的人,凡是有名气的,每每在馆里留下蜡像。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有的坐 着,有的弯着腰,有的笑,有的哭,有的在喝酒,有的在博戏,猛然一看,没有不惊叹像 是活人似的。我再三赞叹制作蜡人技术的奇妙。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8 分) 读书重在选择 潘裕民 ①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 精湛的。”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②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 现在我们为什么非选择不可?我们知道,西潮东渐以前,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 读书”的抱负。但是,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古时书少,很多 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写下的,言简意赅。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 群书比较容易。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 读本蜂拥而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阅读。 ③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 馆的人因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 图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 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19 世纪英国 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 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 多读好书。 ④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 奇。”他所说的“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毛泽东的择书,排在 前三位的是哲学、马列和文史,尤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 20 种不同 版本的线装书。当然,那些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⑤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 是“有益”的。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 曾说过:“一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 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 浒》,老不读《三国》”。书是有等级的,有好坏之分。王充在《自纪》中讲述评价文章 好坏的标准时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他所著的《论衡》
一书就属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的好书,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藏。书是人类的仓库,但 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所以,一个人不能随便 读书。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山东省平邑县兴 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⑥如此说,读与不读、粗读与精读,都要有所推敲。何况今天印刷术那么发达,出的 书不计其数,版本也很多。比如《论语》一书,就有无数版本,让读者不知道读哪种好。 尤其是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不同版本、译者、出版社的差别很大,一定要选名社、名翻译 家的版本读。另外,在内容、文字等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学会取舍。 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学会选择,在面对同 一本书时,也要善于对其内容进行选择。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 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捧着这样的 书籍,还一本正经从头读到尾,岂不是浪费时间? 16.作者认为“读书重在选择”,对于如何选择,作者提出了哪些意见?请根据文章内容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6 年 3 月 14 日,有改动) 概括作答。(3 分) 17.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8.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3 分) A.古时书少,古人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图书种类繁多,长 篇巨制铺天盖地,博览群书是无法做到的。 B.毛泽东爱读书,会读书,他枣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奇书”,不仅在 选择读之量,而且在选择之内容与效果。 C.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读不合适自己的书不但“开卷 无益”,反而比不阅读的坏处还大。 D.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 捧着这样的书籍从头读到尾,就是浪费时间。 【答案】 16.①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读。②选择“为世用者”、适合自己的好书读。③选 择名社、名翻译家的版本读。④选择内容新颖、有真知灼见,文字好的书读。 17.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列举钱钟书读书的事例,引用罗斯金的话,有理 有据地论证了“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好书”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B【解析】分析各选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文段内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B 项“不仅…… 而且……”的表述是递进关系,与原文“不在……而在……”表述的选择关系不符。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15 分)
名人墙 王伟华 哥已经弟家三天了。 哥终于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意讲明了。 弟是将军,是小清河村里走出去的最能的人,也是乡里有名、县里挂号的人。哥是小 清河村村支书,早已退了很多年了。退了的哥偏偏不肯安生,喜欢乱操心,家乡的雨季眼 看就要了,小清河就要变成黄水河。河上无桥,村民出行,村里的孩子们回回上学又成了 问题。哥在新任村支书面前夸下海口,他去省城找他家老三,一定要把修桥的钱给化。 哥,不是兄弟我不念乡情,我确实有我的难处。家大业大是不差,可向我伸手的地方 也多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回去好好跟嫂子过日子吧,折腾啥呢?你一手能翻了咱那 穷窝儿的天么? 弟满脸真诚,说得哥红着脸低了头。 哥走了……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哥没再向弟开过一次口,回家他闷闷地跟新任村支书说:老三有难处,咱不能难为他。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桥,咱自己修吧。 哥带头把自己存的那点儿养老钱全拿出,又挨家挨户去动员:再苦不能苦孩子啊。那 些心下犹豫的村民也就不再好说什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小清河上人欢马叫,热 腾腾地忙活起。没有谁号召,顺其自然,哥成了建桥的大总管,从桥体设计到材料的置备, 他都一手操管。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了,驮着背,顶着一头白发,在人声喧嚣的工地上,指 挥人,指挥车。有爱开玩笑的年轻人从“嗵嗵嗵”的马达声里冲他大喊:大爷,我看您有 大将军的风度。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工地上噪音太大,哥听不清,但从对方脸上的表情明白些什么。他咧开嘴,笑得憨, 也笑得欢,露出黑黑的空牙洞,额前的一缕白头发在风里一下一下的翻。 桥修成,一座漂亮又结实的双孔石拱桥,青石桥体,白沙路面,神气地横跨在小清河 上,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 顺河堤而下。村民们到河对岸去种田,不再用肩挑手提,三轮机动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孩 子们上学不再用大人护送,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就过了河。村里再没有牲畜掉下河淹死这些 让人烦恼的事儿了。 修了一座桥,把哥累得不轻。原就的人,身体越发弱下去。他要拄着拐棍才能从家走 到桥上看看。夕光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 着工具慢悠悠回家。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 一尊塑像。 大爷好啊。 大爷爷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