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基础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下列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请抄写题号,在题号后写选中的选项的序号。
1.汉族早就存在古代汉民族共同语,从汉代起很长一段时间共同语被称作()。
A.雅言
B.通语
C.官话
D.国语
2.典型的吴方言以( )为代表。
A.南通话
B.上海话
C.苏州话
D.杭州话
3.在任何语言中,( )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A.音色
B.音高高
C.音强虽
D.音色
4.下列声母中,属于塞擦音的一组是( )。
A.f sh z
B.s c ch
C.jx zh
D.jzh z
5."赣"可以分成( )个单一部件。
A.2
B.5
C.4
D.3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 )
A.飞扬拔扈 稗官野史 英雄辈出 并行不悖
B.遮天蔽日 计日成功 性格粗犷 随声附和
C.迫不及待 一掷千金 功亏一匮 枉费心机
D.湮没不闻 阿谀奉承 改弦更张 捉襟见肘
7.下列关于区别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直接修饰名词
B.否定时前加"非"
C.能单独作主语
D.不能单独作谓语
8.下列各组短语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贪图安逸 辱骂恐吓 清楚明白 伟大光荣
B.世界和平 精神振奋 气温骤降 水果减产
C.走向成功 恐怖异常 想不清楚 感谢失败
D.语文老师 国营企业 高原植物 幸福快乐
9.以下所举的四个例句中,错误的一句是( )。
A.并列复句∶参加比赛不是让你去争名,而是让你多一份经历。
B.因果复句∶既然参加比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C.假设复句∶你不去参加比赛,怎么知道自己一定不行?
D.条件复句∶你没有去参加比赛,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10.以下所举的四个句子中,不是比喻的一句是()。
A.巧云十五岁,长成了一朵花。
B.他的脸一下子变成了大红布。
C.林姑娘一低头,水里还有一个林姑娘。
D.你真是榆木脑袋,不开窍。
二、判断题(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抄写题号,在题号后根据判断打"√"或"×"。
1.普通话里所有的元音都能出现在韵腹位置上。
2.不同方言调类相同,调值当然也就相同。
3.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
4.同一语义场的各字义一定有共同的义素。
5.隐语其实是指黑社会内部使用的特殊用语。
6."这件事就怪他"中的"这件事"是受事主语。
7."领导就是服务"中的"服务"是谓词性宾语。
8."他进门打开电视"是紧缩句。
9.修辞可以遵循语法规则,也可以不遵循语法规则。
10.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调整是很重要的修辞活动。
三、名词解释题(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声调
2.形声
3.义素
4.句群
5.连
四、简答题(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怎样理解语音的社会属性?
2.为什么说汉字有超时空性?
3.请分别说明"支持——支援"、"抱歉——道歉"这两组同义词的异同。
4.多义短语有多种类型,如结构关系不同的、语义关系不同的以及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都不
同的这几种,请各举一例(例前标明类型)。
5.夸张分为扩大、缩小、超前三类,请各举一例(例前标明类型)。
五、分析题(3 小题,共 30 分)
1.普通话声母 d 和英语 door 的辅音 d 发音一样吗?请运用所学语音知识具体分析。(5
分)
2.给下列复合式合成词按照构成方式归类,并标明类型。(先写类型名称,然后列举词
语)(15 分)
雪崩 价值 冰箱 善良 推广 来往 房间 开关 民主 好歹 小说 笔直 火红 改进 人口 霜降
管家 美容 倾销 年轻 投资 挂钩 有限 缩小 月亮
3.用简易加线法分析下列句子成分,主谓之间用Ⅱ隔开,主语中心语用___下划线标示,
谓语中心语用_下划线标示,宾语中心语用__下划线标示,定语用())标示,状语用
【 】标示,补语用〈〉标示,插入语用下加△△标示,兼语用双横线下加波浪线标示,
分析到成分为止。(10 分)
(1)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2)他早就把妈妈嘱咐他订票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六、文言文翻译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翻译划线处文字。
晋饥,乞余于秦。丕豹曰∶"晋君无礼于君,众莫不知。往年有难,今又荐饥。已
失人,又失天,其有殃也多矣。君其伐之,勿予栾!"公曰∶"①寡人其君是恶,其民
何罪?天殃流行,国家代有。补乏荐饥,道也,不可以废道于天下。"谓公孙枝曰∶"予
之乎?"公孙枝曰∶"君有施于晋君,晋君无施于其众。今旱而听于君,其天道也。君
若弗予,而天予之。苟众不说其君之不报也,则有辞矣。②不若予之,以说其众。众说,
必咎于其君。其君不听,然后诛焉。虽欲御我,谁与?"是故汇舟于河,归乘于晋。秦
饥,公令河上输之粟。虢射曰∶"弗予赂地而予之乘,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若勿予。"
公曰∶"然。"庆郑曰∶"不可。③已赖其地,而又爱其实,忘善而背德,虽我必击之。
弗予,必击我。"公曰∶"非郑之所知也。"遂不予。
七、论述题(15 分)
论述现代汉语知识在教外国人学汉语上的作用。(至少要从三个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