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 1.(3 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由各种粒子构成,各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 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并将制得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淡蓝色液态氧储存在氧气瓶中 B.电解水,并将产生的氢气点燃 C.土豆切成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黑 D.伐木,并将木头制成课桌 2.(3 分)下面是张丽同学写的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注明的反应类型,其中对应不正确的 是( ) A.C+O2 CO2 化合反应 B.2H2O2 2H2O+O2↑分解反应 C.KCl+AgNO3=AgCl↓+KNO3 复分解反应 D.3CO+Fe2O3 2Fe+3CO2 置换反应 3.(3 分)学校实验室新购买了高锰酸钾试剂,按分类应将它放在( ) 药品柜 甲 药品 氧化物 乙 盐 A.甲柜 B.乙柜 C.丙柜 D.丁柜 丙 酸 丁 碱 4.(3 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B.“低碳生活”是指减少含碳物质的使用 C.更多地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能减缓温室效应进一步增 强 D.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5.(3 分)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甲烷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因为石墨和金刚石的组成元素都是碳,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D.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6.(3 分)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B.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C. 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D.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7.(3 分)毕节市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某学校食堂公布了某周为学生 免费提供的“营养餐”食谱:①米饭②馒头③糖醋排骨④豆腐汤⑤炒青菜⑥炸土豆条⑦ 炒豆芽⑧西红柿炒鸡蛋⑨酸菜汤⑩豆浆,小华同学常选的是①③④⑥这几种食物,请 问还缺少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8.(3 分)合成次啊聊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 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羊毛帽子 B.陶瓷餐具 C.塑料玩具 D.纯棉手套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0 分) 9.实验室有五瓶标签损失的物质 A、B、C、D、E,它们分别是硫酸铜固体、氯化钠固体、 硫酸钾固体、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请根据下列操作鉴别它们: D:______(填化学式);E:______(填化学式). 10.X、Y、Z、W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X 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且是一种清洁能源,Y 是一种黑色固体,其单质具有吸附性,Z 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W 单质的液态在医 疗上常用作冷冻麻醉剂. (1)写出 X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Y 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Z 和原子序数为 8 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W 的单质是______(填化学名称) 1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根据你所了解的一些有关水 的知识,请回答: (1)生活中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若要测定水的酸碱度,可以选用______(填字母); A.石蕊溶液 B.酚酞溶液 C.PH 试纸 (3)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不随手关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 C.用洗衣机洗一双丝袜. 12.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40℃、240℃根据如图所示填空: (1)铜片上______燃烧; (2)该实验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______;②氧气(或空气);③______. 三、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0 分) 13.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请按照要求回答 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收集完氧气后,停止加热时,先 要______. (2)将红热的铁丝伸入收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时,要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的水,其作用是 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生成了一种带有______气味的气体, 该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 14.学习了酸、碱、盐有关知识后,小明在实验室称量氢氧化钠固体,配制了溶质质量分数 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以下探究: (1)若图Ⅰ中游码标尺读数为 1.8,则他称取的氢氧化钠质量是______g.
(2)图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图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应______. 四、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0 分) 15.工业上常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现有质量分数为 80%的石灰石 125 吨,则可生产多少吨生石灰? 16.如图是某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 求:(1)t1℃,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 (2)t2℃,B 点对应的溶液是否饱和?
2016 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 1.(3 分)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 权所有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 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加热氯酸钾制氧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将制得的氧气在 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淡蓝色液态氧储存在氧气瓶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电解水,并将产生的氢气点燃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C、土豆切成片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放置在空气中 一段时间后变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伐木,并将木头制成课桌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3 分)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菁优网版 权所有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 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 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 应,故选项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常温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故选项正确.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 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 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 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3.(3 分)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菁优网版 权所有 【分析】根据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 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4.(3 分)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 权所有 【分析】A、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B、依据低碳生活的概念解答; C、新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D、化石燃料可减少使用,不能禁止使用. 【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够造成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说法错误; B、“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 缓生态恶化,故说法错误; C、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 效应,故说法正确; D、化石燃料可减少使用,不能禁止使用,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利用,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注意知识的积累. 5.(3 分)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菁 优网版权 所有 【分析】A.根据微粒的电性考虑;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考虑; C.根据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分析; D.根据金属的活动性考虑. 【解答】解: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例如中子不带电,故 A 正确; 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甲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 B 错; C.石墨和金刚石的组成元素都是碳,但碳原子的排雷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相同, 故 C 错误; D.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铜位于氢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 6.(3 分)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菁优网版 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其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本题中的实验探究也应符合这一规律,如果用的药品相互反 应生成的是沉淀和水,可以用烧杯等敞口容器;如果用的药品生成的是气体、或有气体加入 或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就必须用密闭的容器. 【解答】解:A、镁条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该用密闭的容器,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可以用烧杯等敞口容器,正确; C、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应该用密闭的容器,故选项错误; D、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都跑到空气中去了,因此不可以,故 选项错误. 故选 B.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