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内蒙古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噬菌体、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细胞壁
B.遗传物质
C.细胞膜
D.细胞质
2.某蛋白质分子有 A、B 两条肽链,A 链有 25 个氨基酸,B 链有 33 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
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
A.58 个
B.57 个
C.56 个
D.55 个
3.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可去除植物细胞壁的是(
)
A.纤维素酶
B.蛋白酶
C.淀粉酶
D.盐酸
4.下列表示细胞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是(
)
5.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6.不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C02 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人人体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7.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所有的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仅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8.取三只试管编号 A、B、C,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并调整温度到 O℃、25℃和 100℃。
然后在每只试管中分别加入温度为 O℃、25℃和 100℃的等量淀粉溶液,保持各组温度。 30
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若向三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碘液,试管内液体颜色都可能出现蓝色
B.若向三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一段时间,试管内都不出现砖红
色沉淀
C.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A 组,实验组是 B、C 组
D.在 0℃和 100℃之间每隔 10℃设置一个实验组,就可以确定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9.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A.磷脂、蛋白质
B.糖脂、糖蛋白
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
10.卡尔文用 14C 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14 C02→五碳化合物→糖类
B.14 C02→叶绿体→ATP
C.14 C02→三碳化合物→糖类
D.14C02→叶绿体→ADP
11.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与杨树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①分解有机物
②含有 DNA
③含有酶
④产生氧气
⑤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
⑥具有双层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12.右图表示在 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点时只进行光合作用
B.a 点时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
C.若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乏 Mg 时,b 点右移
D.b 点时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1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RNA 是遗传物质
B.脂质是遗传物质
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DNA 是遗传物质
14.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
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的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15.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皱粒与黄粒
B.水稻的抗病与不抗倒伏
C.小麦的有芒与抗病
D.棉花的短绒与长绒
16.已知 1 个 DNA 分子中有 500 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 220 个。这个 DNA 分子中应含有
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
A.500 个和 140 个
B.500 个和 280 个
C.1000 个和 50 个
D.1000 个和 280 个
17.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将细胞染色,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其结果正
确的是(
)
A.RNA 呈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里
B.RNA 呈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里
C.DNA 呈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里
D.DNA 呈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里
18.能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
)
A.抗利尿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19.将单个脱氧核苷酿连接成 DNA 分子的主要酶是(
)
A.DNA 酶
B.DNA 聚合酶
C.DNA 连接酶
D.DNA 解旋酶
20.诱变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自由组合
B.染色体交叉互换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结构变异
21.下列细胞中最可能是单倍体体细胞的是(
)
2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常所说的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细胞结构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23.某种昆虫种群中有绿色、褐色两种翅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绿色(A)
对褐色(a)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30%,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60%,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10%。基因 A 和 a 的频率分别是(
)
A. 30%、70%
B. 60%、40%
C. 90%、10%
D. 80%、20%
24.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比例是(
)
A.1:1:2:4
B.1:1:1:2
C.1:1:4:4
D.1:1:1:1
25.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液、组织液、淋巴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6.下列关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B.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
C.既能疏花蔬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
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27.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 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 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 V 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 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28.某生态系统中有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底层的草本植物,空间分布错落有致,这
体现了(
)
A.种群的垂直结构
B.种群的水平结构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
29.在某草场,第一次捕获田鼠 80 只,做上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田鼠 85
只,其中有标记的 20 只,则该草场上共有田鼠约(
)
A.85 只
B.145 只
C.340 只
D.370 只
30.人体免疫系统中能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浆细胞
C.效应 T 细胞
D.T 淋巴细胞
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
31.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共 10 分)
(1)图中 4 代表的细胞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图中 5 代表的细胞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图中 2 代表的细胞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对吸收水分有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 ___________(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
此细胞若发生质壁分离,它将明显缩小,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中 7 代表的细胞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是细胞合成___________的场所。
(4)少量的 mRNA 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
32.32 图表示某大肠杆菌 DNA 分子结构的片段,据图回答(共 9 分)
32 题图
33 题图
(1)图中 1 是_________,2 是_________。 1、2、3 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_____。
(2)3 有_______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
(3)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的方向___________,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___________。
(4)DNA 分子复制需要的能量由___________ 直接提供,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3.33 图表示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过程。分析并回答问题(共 5 分)
(1)②结构中所含的传递信息的物质称为_________。
(2)图中的③④⑤共同构成_________,兴奋在该结构的传递只能是_________。
(3)兴奋时,⑤结构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发生这样的电位变化主要是由于
_________。
34.已知两个家庭均有甲病(A、a)和乙病(B、b)患者,系谱如下(I4 不带 b 基因)(共
7 分)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遗传。
(2)Ⅱ3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Ⅱ4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如果Ⅱ3 和Ⅱ4 结婚,生出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
_________;生出既患甲病又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3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共 9 分)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
(2)上图所示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
猫头鹰和蛇之间存在着_________关系。
(3)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地捕杀蛇和青蛙,则_________的数量会增加,造成植被
减少,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4)该食物网中的生物和_________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生态系统的
功能是_________。
(5)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
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
2013 年内蒙古普通高中会考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 0 分。
试卷类型 A
1.B
11.B
21.D
2.C
12.A
22.A
3.A
4.B
5.B
6.A
7.C
8.A
9.A
13.D 14.A
15.D 16.D
17.A
18.D
19.B
23.B
24.D
25.A
26.B
27.D
28.C 29.C
10.C
20.C
30.B
二、填空题:共 40 分,文字书写时错别字不得分。
31.(每空 1 分,共 1 0 分)
(1)线粒体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高尔基体
(2)8 液泡(对 1 个不得分)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渗透)失水
(3)核糖体 蛋白质
(4)一个 mRAN 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不答相继不得分)
32.(每空 1 分,共 9 分)
(1)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2)2 胞嘧啶、鸟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3)厦向 碱基互补配对
(4)ATP
A-P~P~P
33.(每空 1 分,共 5 分)
(1)神经递质
(2)突触 单向的
(3)内正外负 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Na+内流)
34.(每空 1 分,共 7 分)
(1)常染色体隐性 伴 X 染色体隐性
(2)AAXBY 或 AaXBY
AaXB XB 或 AaXB Xb
(3) 1/12
1/8
1/48
35.(每空 1 分,共 9 分)
(1)植物 田鼠、昆虫、鸟、青蛙、蛇、猫头鹰
(2)4 植物一田鼠一猫头鹰 竞争和捕食
(3)田鼠和昆虫
(4)分解者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5)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