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资料共2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 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6 分) 1.(2 分)(201 5•漳州)在倡导“生态建设”的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英注重新能源的利用,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木材 D.太阳能 ) 考点:新能源. 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常规能源是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 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 等. 解答:解: 煤、石油属于化石能源,是常规能源;木材属于常规能源;太阳能属于新能源.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能源的分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2 分)(2015•漳州)如图所示,下列测量记录正确的是( ) A. B. 物体的长度是 3.15cm 体温计的示数是 36.7℃ C. D. 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1N 电能表的示数是 2015kW•h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电能表参数的理 解与电能的求法. 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①使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起始端是否从零开始,起始端没从 0 开始,把 2.00cm 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 2.00cm 即为物体长度, 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 ③要弄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 ④电能表的读数要注意,最后一位为小数位. 解答:解: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末端刻度值为 3.15cm,物体长度为 3.15cm﹣ 2.00cm=1.15cm.故 A 错误;
B、体温计的量程为 35℃~42℃,一个大格表示 1℃,里面有 10 个小格,因此它的分 度值为 0.1℃.因此它的读数=36℃+0.7℃=36.7℃.故 B 正确;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0.2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0.2N×4=0.8N.故 C 错误; D、电能表的读数为 201.5kW•h.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刻度尺、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能表四种测量工具的使用与读数, 明确分度值是测量读数的关键. 3.(2 分)(2015•漳州)实验时用铜导线连接电路元件,导线中的铜属于( A.导体 B.半导体 C.绝缘体 D.超导体 ) 考点:导体.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由橡胶、塑料、玻璃、油等; (3)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叫半导体; (4)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 0 的材料. 解答:解:铜是导体,容易导电,因此常被用来制造导线,所以选项 A 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可以联系它们在 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 属容易导电,是导体. 4.(2 分)(2015•漳州)下列物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试管 B.茶壶 C.茶杯 D.注射器 ) 考点:连通器原理.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根据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多个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 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解答:解: A、试管只有一部分,不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B、茶壶的壶身与壶嘴底部连通,上端都开口,属于连通器.符合题意; C、茶杯只有一部分,不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D、注射器只有一部分,不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记住连通器定义,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回水弯管、过桥涵洞、 船闸等等都是连通器.
) 5.(2 分)(2015•漳州)夏日,荷花盛开,漫步在荷塘边,闻到淡淡的花香,这是因为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答:解: 能闻到淡淡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鼻腔 引起嗅觉.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属于中考常见题型. 6.(2 分)(2015•漳州)下列事例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大象的“声音”交流 C.手机用“WiFi”上网 D.“B 超”检查人体 )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生活中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地方非常多.如:无线电视、无线广播、手机等. 解答:解: A、蝙蝠的“回声定位”利用的是超声波,不是电磁波.不符合题意; B、大象的“声音”交流利用多少次声波,不是电磁波.不符合题意; C、手机用“WiFi”上网利用的是电磁波.符合题意; D、“B 超”检查人体利用的是超声波,不是电磁波.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得到信息的几种方式.要知道广播、电视、移动通信都靠电磁波传递 信息. 7.(2 分)(2015•漳州)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山在水中的“倒影” B.月食 C.筷子好像被水“折断”了 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 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 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A、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月食的形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 B 符合题意; C、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文字放大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需要利用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 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8.(2 分)(2015•漳州)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洗手间里的固态清新剂逐渐变小 B.冰箱里的水蒸气结成霜 C.发烧的病人身上擦酒精,降低体温 D.寒冬,池塘的水面结冰 )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 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 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 凝固. 解答:解: A、手间里的固态清新剂逐渐变小,是清新剂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故是升华现象, 故 A 错误; B、霜是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故是凝华现象,故 B 正确; C、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来降低体温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吸热,故 C 错误; D、寒冬,池塘的水面结冰,是水由液态接变成了固态,故是凝固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来 分析. 9.(2 分)(2015•漳州)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惯性增大了 B.“漂浮”在空间站的宇航员,惯性消失了 C.系安全带可以减少驾驶员的惯性 D.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 ) 考点:惯性现象.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物体在任 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并会用惯性解释现象. 解答:解:A、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故 A 错误. B、“漂浮”在空间站的宇航员,惯性仍然存在,故 B 错误. C、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因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能说减小,故 C 错误;
D、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惯性作为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在我们 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 决身边的物理问题.但一定要注意惯性不是力,说消失、产生、惯性力是错误的 10.(2 分)(2015•漳州)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 A.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 C.机械能增大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高度,质量越大,所处的位置越高, 重力势能越大.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解答:解: A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其动能不变; 同时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故其重力势能减少.故 A 正确、B 错; C.跳伞运动员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所以其机械能减少 .故 C 错; D.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动能不变,不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 D 错.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机械能及其相互转化,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 关键. 11.(2 分)(2015•漳州)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A.控制灯泡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B.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金属体笔尾 C.在高压输电线附近放风筝 D.使用空调时,必须使用两孔插座 )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①控制电路的开关要接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 ②使用测电笔时,笔尖接触导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当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 ③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④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 解答:解: A、控制电灯的开关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防止维修或更换电灯时发生触电事故.此 选项错误; B、使用测电笔时,人手不能接触笔尖,但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此选项正确; C、高压线的电压很高,在其旁边放风筝,风筝容易挂到高压线上,很有可能会发生
导电,使得放风筝的人触电.此选项错误; D、由于空调为大功率用电器,且为金属外壳,因此为了安全起见需使用三孔插座.此 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围绕学生最常见的家庭电路和家用电器考查安全用电常识,与生活联系比较 密切,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要多加注意. 12.(2 分)(2015•漳州)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 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源.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物距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解答:解: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故 A 正确; B、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入” 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 B 错误; 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 C 错误; 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 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 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 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12.(2 分)(2015•漳州)LED 灯是新型节能灯,小明取一个 LED 直接接在干电池两极,不 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 LED 亮了,但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是( ) A.一节干电池提供的电压是 220V B.干电池提供的是交流电 C.LED 仅允许电流由一个方向通过,具 有单向导电性 D.LED 主要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考点:电压;半导体的特点;交流电.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1)根据对干电池电压的了解进行判断. (2)干电池提供的都是直流电. (3)LED 灯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
(4)发光二极管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解答:解: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而不是 220V,故 A 错误; B、干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故 B 错误; C、LED 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单向导电性,故 C 正确; D、根据“用手触摸几乎不发热”可知,LED 灯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而不是内能, 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压值、半导体的特点和交流电,难度虽然不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4.(2 分)(2015•漳州)微波炉的炉门开关 S1 断开,控制开关 S2 闭合时,微波炉不工作, S1 与 S1 都闭合时,微波炉正常工作,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 D.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串联的各电路元件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的各电路元件互不影响,能独立工 作,根据题意确定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然后选择电路. 解答:解:微波炉的炉门开关 S1 断开,控制开关 S2 闭合时,微波炉不工作,S1 与 S1 都闭合时, 微波炉正常工作,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两开关是串联的,由图示电 路图可知,A 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路设计,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根据题意确定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即 可解题. 15.(2 分)(2015•漳州)如图所示,可绕 O 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 D 点挂一个重为 G 的物 体 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 A,B,C 三点沿圆 O 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 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专题:简单机械. 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如果动力臂不变,只改动用力方向, 其动力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设拉力的力臂为 L,则由题意可知,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G×OD=F×L 由此可得:F= 因为 G,OD 不变,OD=L=r,故 F=G,由于 F1,F2,F3 的力臂都为圆的半径,相等,故 F1=F2=F3=G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杠杆平衡问题的分析能力,此题关键是力臂的确定. 16.(2 分)(2015•漳州)亮亮和体重较大的爸爸帮助邻居各扛一袋质量为 5kg 的大米,从 一楼爬到三楼,爸爸用时较短,则亮亮与爸爸所做的( A.有用功相等 B.总功相等 C.总功率相等 D.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相等 ) 考点:功的大小比较. 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由功的计算公式可得出二人做功的关系;由功率公式可求得二人的功率关系. 解答:解:因二人所提重物重力相同,上升的高度相同,故由 W=FS 可知,二人做的有用功 一样多; 而由于爸爸体重大,所做的额外功多,故爸爸所做的总功多,由功率 P= 可知,爸爸 所用的时间短,故爸爸的功率要大;由η= 可知,爸爸的机械效率低.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功及功率的计算,要求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分析讨论. 17.(2 分)(2015•漳州)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锥形瓶,瓶内漂 浮着一块冰,冰融化过程中( ) A.瓶内 水面上升 B.水对瓶底的压强减少 C.桌面受到的压力增大 D.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浮沉的应用. 分析:冰漂浮于水面上,要想判断冰熔化之后,水面是否变化,则需要比较冰块排开液体的 体积跟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大小.若二者体积相等,则水面不变;若增大,则水面上 升;若减小,则水面下降. 解答:解:因为冰漂浮于水面上, 所以 F 浮=ρ水 gV 排=G 冰,﹣﹣﹣﹣﹣﹣﹣﹣﹣﹣﹣﹣﹣﹣﹣﹣﹣﹣﹣﹣﹣﹣① 又冰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重力不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