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l2
O-16 Mg- 24
S- 32
C1- 35. 5 Cu-64
一、选择置(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0 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
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根据《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我市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
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可回收物主要有以下四种,其成分属于有机合
成材料的是(
)
A.塑料
B.纸类
C.金属
D.玻璃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B.冰升华,形成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自烟
D.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汽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NaOH
B.Na2O
C.Na2SO4
D.Na
5.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
B.利用煤燃烧发电
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D.利用水力发电
6.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 O2 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 CO2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 N2 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7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8.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
顺序是(
)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9.下列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
A.过滤
B.静置沉淀
C.活性炭吸附
D.蒸馏
10.下列关于 O2 和 CO2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11.下列溶液 pH 最大的是(
)
A.10%KOH
B.20%KOH
C.10%HCI
D.20%HCl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 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B.CO 能溶于水生成酸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 CO2 和 CO
D.CO 可以在 O2 中燃烧
13.下图是元素 x 的原子结构示意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l2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C.X 属于非金属元素
D.x 与 Cl 形成的化台物为 XCl
14.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磷酸钙[Ca(H2PO4)2 和 CaSO4 的混合物]属于氮肥
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硫酸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D.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5 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 Na2CO3 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B. Fe2O3 加入 NaOH 溶液中
C.稀 HCl 滴入 Ba(OH)2 溶液中
D.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6.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 O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将 KClO3,和 MnO2 混合.用纸槽装入试管中
B.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 O2
C.待集气瓶充满 O2,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
D.收集完成后,松开橡皮塞,再熄灭酒精灯
17.向 l00g10%NaOH 溶液中加入 12.5gNaOH 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
数为(
)
A. 12. 5%
B.200%
C.22.5%D.25%
1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 3g 物质Ⅰ与 1g 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g 物质Ⅲ
B.每 3 个物质Ⅰ分子与 1 个物质 Il 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 个物质Ⅲ分子
C.每 3 万个物质Ⅰ分子与 1 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 万个物质Ⅲ分子
D.每 3n 个物质Ⅰ分子与 n 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n 个物质Ⅲ分子
19.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20.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
都能与氧气反应。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
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二、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31 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60 分)
2l.(4 分)近日,有媒体报道面条可燃,一些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
⑴仅从面条可燃就判断加入了添加剂是不科学的,因为面粉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淀粉本身是可
以燃烧的,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燃烧过程中还可闻
到 像 头 发 烧 焦 似 的 刺 鼻 气 味 , 是 由 于 面 粉 中 另 一 种 营 养 素 燃 烧 产 生 的 , 该 营 养 索 是
____________。
⑵面粉不仅可以燃烧.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2010 年 2 月我国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
发 生 面 粉 爆 炸 , 造 成 重 大 人 员 伤 亡 。 为 避 免 类 似 事 件 , 生 产 过 程 可 采 取 的 措 施 有
________________。
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严禁吸烟,杜绝货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
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
22.(5 分)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②原氧化铜的质量肝-_—g。
(1)70℃时,在 l00g 水中加入 ll0g 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溶液(“饱和”或“不
饱和”)。
(2)将上述溶液降温到 l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________g。
(3)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
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①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②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钠达到饱和
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
C.含有氯化钠,叉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23.(7 分)Cu 可以形成化台价为+2 和+1 的化合物。其中+1 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________,氧化亚铜___________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___________;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下图所示),判断氮中
含有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9 分)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铜墙铁壁”来形容物体的坚固.但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各种反应,
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将 mg 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 A
和滤液 B。再将滤渣 A 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为 12.8g
①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滤液 B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原氧化铜的质量 m=________________g。
25.(6 分)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某工厂
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二水化钙(CaCl2·2H2O )的流程如下。原料石灰石中含有杂质主要是
MgCO 、
3
MgSO 和
4
2OAl 。
3
(1)石灰石粉溶解时,Al2O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加入 BaCl2 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加入 Ca(OH)2 除去的杂质离子
是________。
⑶检验“滤液”酸碱性,如果显碱性,还需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提
高产品纯度。
三、本题包括 4 小篡,共 29 分。
26.(4 分)实验室常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干燥气体。下面是两种简易的排空气集气装置。用
编号填空:
(1)实验室收集 CO2 选用_____________,收集 O2 用___________。
(2)如果要收集 SO2 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收集 CH4 选用______________。
27.(9 分)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 MgCl2、NaCl、KCl 的混合
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a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CaO),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各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 Mg(OH)2。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 5.8gMg(OH)2 需要 36. 5%HCl 溶液
③由于准确称量 Mg(OH)2 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
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操作是:将 Mg(OH)2 加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 Mg(OH)2 完全溶解为止。
(3)制各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 MgCl2 溶液,冷却结晶
28.(8 分)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通过查舞资料了解到,我国超市每年消耗约 40 万吨
塑料袋。假定这些使用后的废塑料袋都通过焚烧处理。将排放大量 CO2。该活动小组用下图
所示装置,测量一定质量塑料袋燃烧后产生的 CO2 的质量。
(1)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
药品进行实验。
(2)装置Ⅰ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 H2O2 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 O2 供塑料袋充分燃烧,产
生 O2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塑料袋燃尽,装置Ⅰ逐渐冷却时,装置Ⅱ中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Ⅰ中.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称量的是_________。
A.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
B.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Ⅱ的质量
C.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Ⅲ的质量
29.(8 分)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钡、硫酸钡和碳酸钠。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
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室仅提供了稀 HCl、Na2SO4 溶液、蒸馏水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