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
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40 小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
2019 年 11 月 29 日傍晚,土星、月球、金星、木星齐聚西南方向的天空,形成“四星连珠”
的天象。据此回答 1-2 题。
1. 从天体类型看,“四星”属于
(
)
A. 恒星和卫星 B. 行星和卫星
C. 恒星和彗星 D. 星云和行星
2. “四星”共同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
A. 地月系 B. 土星及卫星系统
C. 太阳系 D. 河外星我国计划实施“觅音计划”,通过发射航天器探索太阳系外是否有
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据此回答 3-4 题。
3. “觅音计划”中寻找的行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
A. 矿产丰富 B. 温度适宜
C. 昼夜变化 D. 地形平坦
4. 易对航天器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太阳辐射 D. 太阳活动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 5-6 题。
5. 组成岩石圈的是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能削弱宇宙射线,减少陨石撞击,对地球起保护作用的是 (
)
A. 生物圈 B. 水圈
C. 大气圈 D. 岩石圈
下图为干旱地区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 7-8 题。
7. 该地貌特征是 (
)
A. 顶部平坦、溶沟发育
B. 上部宽大、下部窄小
C. 球状风化、节理发育
D. 奇石兀立、表面光滑
8. 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
A. 风力作用 B. 冰川作用
C. 流水作用 D. 海浪作用
“霜重见晴天”是一句气象谚语,意思是如果早晨霜重,这一天可能是晴天。下图为大气
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9-10 题。
9.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霜重见晴天”中的“霜重”是因为
(
)
A. 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
B. 云层少,地面辐射较强
C. 云层多,太阳辐射较弱
D. 云层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夏季会出现一种局地热力环流。据此回答 11-12 题。
11. 下列能表示该种局地热力环流的是 (
)
A
C
B
D
12. 形成这种局地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
A. 地表冷热不均 B. 大气垂直运动
C. 水平气压差异 D. 大气水平运动
海绵城市中的“湿塘”具有调蓄和净化雨水的功能。下图为湿塘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 13-14
题。
13. “湿塘”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
A. 水汽输送 B. 降水
C. 地表径流 D. 植物蒸腾
14. 下列城市问题中,“湿塘”能有效发挥作用减少其危害的是 (
)
A. 内涝 B. 雾霾
C. 噪音 D. 酸雨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山洪灾害次数年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5-16 题。
15. 西南地区山洪灾害多发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6. 导致该季节西南地区山洪灾害多发的主要因素是 (
)
A. 气温 B. 土壤
C. 降水 D. 光照
下图为 2019 年 12 月 26 日 17 时台风“巴蓬”位置及等压线(单位:hPa)示意图。读图,回
答 17-19 题。
17. 受台风“巴蓬”的影响,甲海域的风向是 (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18. 台风“巴蓬”过境菲律宾,对其造成的影响是 (
)
A. 带来高温和干旱 B. 造成寒潮和霜冻
C. 诱发地震和洪涝 D. 引发强风和暴雨
19. 台风来临前,宜采取的措施是 (
)
A. 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灾准备
B. 尽量向地势低的地方转移
C. 海上作业渔船停在原地避险
D. 及时向户外空旷地带转移
区域资源承载力指数是衡量区域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指数越高,区域资源承载力越
强。下图为 2006—2016 年甘肃省资源承载力指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20-21 题。
20. 下列资源承载力中,影响 2013—2014 年区域资源承载力下降的是
(
)
A. 土地资源 B. 水资源
C. 森林资源 D. 能矿资源
21. 甘肃省区域资源承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 (
)
A. 人口增长加快 B. 消费水平提高
C. 交通运输发展 D. 科技水平提高
下图为江苏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22-23 题。
22. 下列关于江苏人口密度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东部高于西部 B. 沿海高于沿江
C. 南部高于北部 D. 全省均匀分布
23. 影响江苏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 地形地势 B. 土壤肥力
C. 交通运输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下图为 2011—2018 年我国部分城市常住人口平均增量分布图。读图,回答 24-25 题。
24. 2011—2018 年,我国常住人口年均增长 30 万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 东部沿海地区 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长江沿线地区
25. 近年来,中西部核心城市逐渐成为新的人口增长高地,其吸引力增强主要是因为
(
)
A. 就业岗位增多 B. 高速交通发达
C. 基础设施完善 D. 高等院校较多
下图为北京某街巷平面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 26-27 题。
26. M 代表的是 (
)
A. 工业用地 B. 商业用地
C. 文教用地 D. 仓储用地
27. 北京胡同承载着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对其保护的有效措施是 (
)
A. 划定历史街区 B. 增加商业网点
C. 增加绿化面积 D. 扩大住宅区面积
下图为美国某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28-29 题。
28. 图示农业区呈现出的主要景观是
(
)
A
B
C
D
29. 下列属于该农业区生产特点的是
(
)
A. 商品率低 B. 小农经营
C. 水利工程量大 D. 生产规模大
“工业锈带”是指区域内工厂倒闭、设备生锈,传统工业衰退的现象。下图为 2011 年和
2016 年我国四大城市群“锈度”较重的城市占比图。读图,回答 30-31 题。
30. 四大城市群中,“锈度”较重的城市占比最高的是 (
)
A. 东北地区 B. 京津冀地区
C. 长三角地区 D. 珠三角地区
31. “锈带”地区积极转型,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 完善交通运输 B. 调整产业结构
C. 扩大生产规模 D. 发展重化工业
2019 年 12 月 16 日,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和连淮高速铁路正式运营。下图为徐宿淮盐高速铁
路和连淮高速铁路示意图。读图,回答 32-33 题。
32. 在区域发展中,影响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和连淮高速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
A. 地形 B. 水文
C. 经济 D. 科技
33. 有关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和连淮高速铁路建设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改善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B. 承担沿线城市间的货运
C. 加快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
D. 加强区际的高效联通
“精准农业”将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全面结合,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浪费和保护自
然资源。据此回答 34-35 题。
34. 科学家分析、整合各种数据资料,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35. 与传统农业相比,影响“精准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
)
A. 水分 B. 热量
C. 科技
D. 劳动力
36-40 缺失
二、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 大题,共 20 分)。
4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a 为某冲积扇的遥感影像图,图 b 为运用三维 GIS 软件生成的沿甲—乙和沿丙—
丁的地形剖面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