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积累运用(40 分)
1.(10 分)看拼音写词语。
2020 年春节,(wàn
xiàng
gēng
xīn)
。我们却遇到了新冠病毒的
(qīn
xí)
,面对(yán jùn)
的疫情,大家众志成城,展开(fáng
yù)
病毒之战。来自全国(wǔ hú sì hǎi)
的人们,驰援武汉。他
们中很多人都是各自工作(lǐng yù)
的专家,不用过多(jiě shì)
,
没有丝毫(dān
ge)
,大家坚守岗位,甚至(tōng
xiāo)
工作。
如今,人们的防护意识加强,在大街上看到人们佩戴口罩(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事。
二、选择题。(8 分)
2.(1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闭目凝神 鬼哭狼嚎
直言不讳
完壁归赵
B.轻飞曼舞 神采飞扬
怦然心动
炯炯有神
C.心悦诚服 拨地而起
简明扼要
空谷僻野
D.兴致勃勃 乐此不疲
沧海一栗
情不自禁
3.(1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俯瞰、浏览、眺望、端详”都是表示“看”的词语。
B.“水流湍急、涓涓细流、急流汹涌、口若悬河”都是描写水流状态的词语。
C.“炎热、酷热、热情、骄阳似火”都是形容天气热的词语。
D.“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寸草春晖”都是描写景物的词语。
4.(1 分)下列诗词表达的情感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D.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5.(1 分)下列都用了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①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震得树上厚厚的积雪纷纷落下来。
②地铁工地上,建筑工人们正顶着烈日,汗如雨下
③远远望去,盘龙般的榕树枝干伸向四面八方,就像一把撑开的绿伞。
④五月份,重新开放的福道张开双臂热情地迎接前来健身、游玩的人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1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许多爱国人物的故事。
B.参观故宫、长城、奥运村等古迹的人络绎不绝。
C.长江用甘甜的乳汁培育了中华儿女。
D.12 岁以下儿童禁止骑共享单车。
7.(1 分)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不管你答应了这件事,你都要负责到底,努力做好。
B.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C.即使我们的生活条件很好,也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D.鲁迅先生既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
8.(1 分)下列年龄的说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①花甲之年 ②及笄之年 ③耄耋之年 ④不惑之年 ⑤弱冠之年
A.④③⑤①②
B.②⑤④①③
C.③④⑤①②
D.④③①②⑤
9.(1 分)“草船借箭”“四圣试禅心”“及时雨宋江”“黛玉葬花”分别出自(
)
A.《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B.《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
C.《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
D.《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三、积累展示。(每空 1 分,共 16 分)
10.(6 分)回首六年小学生活,语文老师常用杜甫的诗句“
,
”勉
励我们要博览群书;数学老师经常以“
,
”告诫我们不能骄傲。
是啊!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我们怎么报答得了老师的恩情呢?我不禁感叹道:
“
,
。”
11.(6 分)诗中有美景。《十五夜望月》中“
,
”描写了中秋夜
庭院里的景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
城早春的景色;《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
,
,
”描写了京
”描写了暮
春时节兰溪的雨后景色。
12.(2 分)“一天半夜,两个调皮的男孩去坟地实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遇上了一
场谋杀案……”这个故事选自《
》,作者
。
13.(2 分)“颜筋柳骨”这一成语是形容唐代大书法家
和
的书法挺劲有
力,但风格有所不同。
14.(3 分)口语交际。
六(1)班在本周三举行“推荐一本我最喜欢的课外书”活动。有的同学为大家推荐了一
些外国名家的作品,可是有的同学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作品浩如烟海,根本读不过来,
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有逻辑性。)
四、阅读理解(30 分)
15.(4 分)家住济南的小明决定 7 月 23 日到北京游玩,同时看望在北京工作的舅舅。下面
是 7 月 23 日济南到北京的列车时刻表。
列车时刻表
车次
发站﹣﹣到站 发时﹣﹣到时
运行时间
参考票价 余票数
K286 快速 大明湖一北京 06:44﹣13:26 6 小时 42 分钟 硬座 72.0
有票
G334 高铁 济南一北京南 07:13﹣09:18 2 小时 5 分钟 二等座 194.5 无票
G202 高铁 济南西一北京南 09:40﹣11:28 1 小时 48 分钟 二等座 184.5 有票
(1)如果你是小明,你将准备预订哪个车次的火车到北京?车次是
。
(2)你预定本车次最主要的两个理由:一是
;二是
。
(3)如果小明预定的是 G202 列车,他要给去接站的舅舅发一条短信,至少要告诉舅舅
哪三条信息
①乘坐的车次是 7 月 23 日 G202 次列车;
②济南西到北京南站;
③坐的是二等座;
④车票的价格是 184.5;
⑤运行时间 1 小时 48 分钟;
⑥9:40 开车,11:28 到北京南。
16.(12 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林之晨
①雨下了一夜,终于在黎明即将来临之际,悄然止住了。我带着浓浓的兴致
②四周满溢着泥土的芬芳,混杂着草香、花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那些圆圆的、亮亮
的、润涧的露珠,像满夭星斗,像冰莹的水晶,闪闪烁烁,熠熠生辉。走不多远,真可
谓“
”呀!
③树林中的歌唱家们,从一个树枝飞到另一个树枝,抖落了颗颗“珍珠”,时而婉转,时
而酣畅
”的缘故,此时的山林愈发静谧了。
④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雾笼着山,绿色透着白色,
恰似典雅清秀的山水画。
⑤渐渐地,群山就像一个娇美的少女,揭开了层层洁白的面纱,然后脱去白纱,换上了
淡淡的橘黄的缀着珍珠的衣裙。那珍珠太小了,有的地方是亮晶晶的一片,折射着一抹
阳光,看着看着,群山已悄然无声地穿上了深绿色的长裙,为它镀上了一圈金色的光
晕……
⑥恍惚之中,我仿佛变成了花丛中的一朵、露珠中的一滴、阳光中的一缕我的灵魂飘起
似旷野的鸟儿在蓝天翱翔,拍打着翅膀
⑦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中,我想
,我想
。但我怎能破坏这份属于山
林的清幽呢?深深地吸一口甜润清新的空气,就足够了。
(1)文章是从哪四方面来描写山林之晨的?
①露珠 ②
③
④
(2)选择诗句,填在第二、第三自然段的横线上。
①空山新雨后
②道狭草木长,朝露沾我衣
③鸟鸣山更幽
④阴阴夏木啭黄鹂
(3)第六自然段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表达了
。
(4)在短文最后一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5)你喜欢关于山林中什么事物的描写?写出理由,至少两点。
17.(14 分)阅读。
母亲和书
又出了一本新书。第一本要送的,当然是我的母亲。在这个世界上,最关注我的
母亲的职业是医生。年轻的时候,母亲是个美人,我们兄弟姐妹都没有她年轻时
独有的那种美质。儿时,她穿着旗袍,脸上含着文雅的微笑,就是三四十年代上海滩那
几个最有名的电影明星,也没有母亲美。母亲小时候上的是教会的学校,我由衷地钦佩
母亲。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母亲是个严肃的人,她似乎很少对孩子们做出亲昵的举动。
而父亲则不一样,从来不发脾气,更不要说动手打孩子。因为母亲不苟言笑,我们都有
点怕她。记得母亲打过我一次,那是在我七岁的时候。那天,打碎了一张清代红木方桌
的大理石桌面,邻居上楼来告状,当着邻居的面用巴掌在我的身上拍了几下,虽然声音
很响,母亲打我,而且当着外人的面,我却好几天不愿意和她说话,你可以说我骂我,
那几下,她是打给楼下告状的人看的
我后来发现,母亲其实和父亲一样爱我,只是她比父亲含蓄。上学后,天天捧着
一本书,吃饭看,晚上睡觉,常常躺在床上看到半夜。对读书这件事,我读书时,他有
时还会走过来摸摸我的头。而母亲却常常限制我,她总是要拿去翻一下,觉得没有问题,
她一定会拿掉我面前的书。一天吃饭时,我老习惯难改,板着脸伸手抢过我的书,说:“这
样下去,她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会把自己的眼睛毁了,将来想读书也没法读。”
她以一个医生的看法,她说:“如果你觉得眼睛坏了也无所谓,你就这样读下去吧,后悔
来不及。”我觉得母亲是在小题大做,并不当一回事。
其实,母亲并不反对我读书,她真的是怕我读坏了眼睛。虽然嘴里唠叨,就是她
最早借来给我读的。我过八岁生日时,母亲照惯例给我煮了两个鸡蛋,那是一本薄薄的
小书《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在 50 年代,哪个孩子生日能得到母亲送的书呢?
中学毕业后,我经历了不少人生的坎坷,成了一个作家。在我从前的印象中,知
道哪家报刊上有我的文章,父亲可以走遍全上海的邮局和书报摊买那一期报刊。我有新
书出来,父亲总要跑来看热闹,他把因儿子的成功而生出的喜悦和骄傲全都写在脸上。
而母亲,从来不夸耀我的成功。我甚至不知道母亲是否读我写的书。有一次,父亲在我
面前对我的创作问长问短,好像全世界只有你儿子一个人是作家。”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下子变得很衰老。为了让母亲从悲伤沉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我们一家三口带着母亲出门旅行,谈话的话题很广,却从不涉及文学,她也许会无话可
说。
去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套自选集,四厚本,字印得很小。我想,这
样的书,便没有想到送给她。一次我去看母亲,她告诉我,她去书店了。我问她去干什
么,母亲笑着说:“我想买一套《赵丽宏自选集》。”我一愣,问道:“你买这书干什么?”
母亲回答:“读啊。”看我不相信的脸色,母亲又淡淡地说:“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
说着,那里有一个被帘子遮着的暗道。母亲拉开帘子,里面是一个书橱。“你看,一本也
不少,都在这里。”我过去一看,书橱里,我这二十年中出版的几十本书都在那里,一本
也不少,有几本,我自己也找不到了。我想,这大概是全世界收藏我的着作最完整的地
方。
看着母亲的书橱,我感到眼睛发热,好久说不出一句话。她收集我的每一本书,
只是自己一个人读。其实,把我的书读得最仔细的,你了解自己的儿子,而儿子却不懂
得你!我感到羞愧。
母亲微笑着凝视我,目光里流露出无限的慈爱和关怀。母亲老了,脸上皱纹密布
然而在我的眼里,母亲却比任何时候都美。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爱更美丽更深沉呢?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抒情方式?
A.借物抒情
B.借景抒情
C.内心独白
D.借事抒情
(2)从记叙顺序角度看,文章运用了什么顺序?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3)“看我不相信的脸色,母亲又淡淡地说:“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句中“淡淡”
一词的表达作用是
A.表达了母亲对“我”深沉而坚定的爱。
B.表达了母亲对“我”的书不感兴趣。
C.表达了母亲对“我”的高度关心。
D.表达了母亲对“我”的表情置之不理。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由衷地钦佩母亲。”其原因一是“她是一个受到病人称赞的好医生”;二是“她为
病人开处方时随手写出的那些流利的拉丁文”。
B.母亲对“我们”比较严厉,而父亲对“我们”则比较慈爱。
C.“我感到羞愧。”其原因是“我”发现了母亲对“我”的书进行收藏,感到母亲“了解
自己的儿子,而儿子却不懂得母亲”。
D.“然而在我的眼里,母亲却比任何时候都美。”此句运用比喻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爱。
(5)文中写了有关“母亲和书”的三件事,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上学后,母亲限制¨我”读书,怕“我”读坏了眼睛。
B.母亲走遍全上海的邮局和书报摊买有“我”文章的报刊。
C.母亲从不在“我”面前谈文学。
D.母亲读过“我”写的每一本书,并精心收藏。
(6)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母亲的特点,并说明理由。(至少两点)
五、习作表达(30 分)
18.(30 分)习作。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和事、景和物让我们难以忘怀,他(它)们在我们脑海中沉
淀成一种养分,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阳光般美好的生活。
请以“我忘不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可写人叙事,也可状物绘景,要表达真情实感。③
文体不限
2021 年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40 分)
1.(10 分)看拼音写词语。
2020 年春节,(wàn
xiàng
gēng
xīn) 万象更新 。我们却遇到了新冠病毒
的(qīn
xí) 侵袭 ,面对(yán jùn) 严峻 的疫情,大家众志成城,展开(fáng
yù) 防御 病毒之战。来自全国(wǔ hú sì hǎi) 五湖四海 的人们,驰援武汉。
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各自工作(lǐng yù) 领域 的专家,不用过多(jiě shì) 解
释 ,没有丝毫(dān
ge) 耽搁 ,大家坚守岗位,甚至(tōng
xiāo) 通宵 工
作。如今,人们的防护意识加强,在大街上看到人们佩戴口罩(sī kōng
jiàn
guàn)
司空见惯 的事。
【解答】故答案为:
万象更新 侵袭
领域
解释
防御
通宵
二、选择题。(8 分)
2.(1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闭目凝神 鬼哭狼嚎
直言不讳
完壁归赵
B.轻飞曼舞 神采飞扬
怦然心动
炯炯有神
C.心悦诚服 拨地而起
简明扼要
空谷僻野
D.兴致勃勃 乐此不疲
沧海一栗
情不自禁
【解答】A.有误,完璧归赵: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后比喻把物品完好
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B.正确。
C.有误,拔地而起:指山峰、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非常陡峭。故“拨地而起”的“拨”
错误。
D.有误,沧海一粟:意思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微不足道。
故选:B。
3.(1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俯瞰、浏览、眺望、端详”都是表示“看”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