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河南省新乡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自身有稠密的大气层,其厚度是地球大气层的数十倍,其中 CO2
气体占比可达 96%。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高达 475 ℃,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下表为
金星和地球的数据资料。据此完成 1~3 题。
B.公转轨道
1.金星成为地球“姊妹星”的特殊相似性主要表现为
A.公转方向
C.自转周期
2.金星成为太阳系“最热”行星主要是由于
A.距离太阳最近
3.若我国向金星发射探测器,将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距离遥远,难以到达②金 星自转周期过长,探测:器无法利用太阳能工作③金星表面极端
高温,影响探测器的仪器工作④金星的超强大气压,易损坏探测器的仪器
A.①②
B.温室效应强
D.大气压力大
C.自转周期长
D.质量体积
D.①④
B.②③
C.③④
太阳黑子是太阳大气层主要活动之一。下图为 1975 年以来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统计图。
据此完成 4~5 题。
4.据图推测,下次太阳黑子出现极大值可能在
A.2026 年
5.当下次太阳黑子出现极大值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为
A.导致地球各地出现绚丽的极光现象
C.使地球上的磁场南北两极发生翻转
B.2031 年
C.2036 年
B.导致全球工业生产总值大幅度下降
D.可能导致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D.2042 年
晚古生代的石炭纪距今 3.5 亿~3 亿年,延续时间为 5000 万年。石炭纪是地球历史上最
主要的成矿时期。据此完成 6~7 题。
6.在植被演化过程中,石炭纪开始出现的植物是
A.海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7.在石炭纪形成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A.铁矿
C.金矿
B.煤矿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D.硫矿
下图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內部传播速度变化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 8~9 题。
8.推测外核为液态的主要依据是
A.横波不能通过
9.火山喷发的岩浆最可能来自
A.地壳
B..上地幔
B.纵波速度加快
C.深井钻探观测
D.超声波探测
C.下地幔
D.外核
大气圈在垂直方向分为不同的层次。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等共同
组成,各组成成分作用不同。下表为大气组成表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 10~12 题。
10.近百年来,对全球气温上升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甲
11.丁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①
12.①大气层垂直方向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差异
B.受人类活动影响
C.③
C.丙
B.乙
B.②
D.丁
D.④
C.距离地面远近
D.尘埃颗粒的多少
下图示意南京市部分日期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 13~14 题。
13.与 9 月 5 日相比,南京市 9 月 8 日
A.夜间温度较高
14.在图示期间,南京市大气保温作用最强的是
A.9 月 5 日
B.昼夜温差较小
B.9 月 6 日
下图为某地大气水平运动图。据此完成 15~17 题。
C.白天温度较低
D.昼夜温差较大
C.9 月 7 日
D.9 月 8 日
B.西南风
15.图中风向为
A.东南风
16.与图中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17.图中风向受力绘制错误的是
A.①
B.②
C.东北风
D.西北风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重力
C.③
D.④
北美五大湖集中了地球上 20%的淡水资源,近年来五大湖水位飙升至历史最高。来自太
平洋的盛行西风加之大湖效应对沿岸气候产生很大影响。从 1973 年至 2020 年,大约每过
10 年,五大湖每年结冰的平均面积就会下降 5%,冰面覆盖面积总体呈现减少趋势,这是全球
气候变暖的有力证据。据此完成 18~19 题。
18.材料中盛行西风参与的水循环是
A.海陆间循环
19.五大湖水位飙升至历史最高,说明近年来五大湖流域
A.沿岸居民节水意识增强,生活用水减少
C.降水量增加,汇水增多
B.实际蒸发量减少
D.上游水土流失加剧,湖盆拾升
C.全球大循环
B.陆地内循环
D.海上内循环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岩层坚硬不透水。据此完成 20~21 题。
C.蒸腾作用增强
D.地表径流增加
20.当该地森林覆盖率增加后,
A.水分下渗减少
21.该地修建梯田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增加植物燕腾
B.降水量急剧减少
B.减缓地表径流
C,增加地下径流
下图示意世界某海域。据此完成 22~23 题。
22.图示①②③④四海域中,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A.①
23.④海域表层海水的流动方向为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B.②
C.③
C.夏季向东,冬季向西
D.④
D.减少水汽输送
D.夏季向西,冬季向东
当地时间 2021 年 4 月 21 日,印度尼西亚海军“南伽拉号”潜艇演练时失联,船上 53 人
全部遇难。据分析,可能是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遭遇“海水断崖",即潜艇失去浮力掉入海底。
据此完成 24~25 题。
24.在“南伽拉号”下潜过程中,海水温度由表层至深层的垂直变化规律是
A.先下降,后上升
C.先下降,后随深度变化不明显
25.“南伽拉号”遭遇“海水断崖"掉入海底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温度突然下降,潜水艇设备失灵
C.水压增大,潜水艇发生爆炸
B.潜水艇设施老旧
D.海水密度突然减小
B.逐渐减小
D.逐渐增加.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地球生命
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图为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描述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4 分)
(2)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的意义。(4 分)
(3)列举我们日常生活中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实例。(4 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北京时间 2021 年 8 月 28 日 20 时 27 分,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发生 5.5 级地震,震源深
度 30 km,震中位于(3° S,140° E)附近。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
间隔约 12 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城所说的“黄金 12 秒”。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1)指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圈层,并说明判断理由。(4 分)
(2)简述地震发生时会产生“黄金 12 秒”的依据。(4 分)
(3)描述 I 圈层和 IV 圈层的主要特点。(4 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筑物密度要远大于乡村,城市人口释放的热量也远多于乡村,
这使得城市形成热岛,从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某城市热岛环流图,
该城市计划布局建设一大型钢铁厂。
(1)在图中绘制出热岛环流的方向,并说明钢铁厂布局的合适位置。(4 分)
(2)简述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产生的不利影响。(4 分)
(3)为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4 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海水常年较稳定沿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叫作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城高的洋流叫暖流,
反之叫寒流。洋流对海上航行、海洋生物、沿岸气候以及海洋污染都有一定的影响。下图为
世界某海城洋流分布图。
(1)判断①②洋流的性质,并分别说明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6 分)
(2)说明当船舶航行至甲海域时,可能面临的主要威胁。(4 分)
(3)简述③洋流对原油泄漏海域的影响。(4 分)
地理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