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
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A.t1
时,硝酸银有剩余,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B.t3 时硝酸银完全反应,
硝酸铜有剩余,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铜,金属单质是铜和银;t5 时硝酸银、硝酸铜都完全反应,溶质只
有硝酸锌,金属单质有银、铜、锌。C.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溶液中还
有硝酸铜,则时间 t 的取值范围是:0
(1)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
或“=’’)。
(2)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结 晶。
(3)t1℃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_____(填“甲”或“乙”)。
【答案】(1)=(2)蒸发。(3)甲。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里达到
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1)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2)乙的溶解
度受温度影响很小,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3)t1℃时,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小,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甲。
11.遂宁市大英县境内郪江河畔的“中国死海”,是北纬 30 度上又一神奇的景观。
(1)“中国死海”中天然盐卤水的溶质以氯化钠为主,并富含钾、钙、碘、溴等 40 多种矿物质和微量
元素,对人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改善和调节作用。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
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9 g
B.人体缺碘易导致骨质疏松
C.碘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阴离子符号为 I—
D.一个碘原子核内有 53 个中子
(2)“中国死海”的现代水上运动、休闲、度假、娱乐、保健等水文化旅游元素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但也容易对郪江造成污染。请提出一条保护水资的建议__________。
(3)小西同学从郪江中取少量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为除去这些不 溶性杂质,她应
该采取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是巨大的天然宝库。从海水中提取溴,其中一种方案涉及到的化学
反应为:2NaBr+Cl2=2NaCl+Br2,已知非金属单质也有类似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规律,由此可判
断 Cl2、Br2 的活动性顺序是:Cl2_______Br2(填“>”、“<”或“=”)。
【答案】
【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
对原子质量。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9 ; B.人体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缺碘易导致甲状腺肿大;
C.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的阴离子符号为 I—
D.一个碘原子核
内有 53 个质子;(2)。不向海水中仍蜡烛等;(3)过滤常用于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4)活动
性强的能将活动性弱的从溶液中置换出,所以 Cl2、Br2 的活动性顺序是:Cl2>Br2
12.下图 A~F 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B、C 常温下是气体,且 组成元素相同,C 是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和 Y 能发生中和反应.F 是厨房常见的调昧品之一。(图中反应条
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C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若反应(参是化合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写出与 Y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1)CO2。(2)2CO+O2 点燃 2CO2。(3)NaOH+ HCl ==
NaCl + H2O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C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说明 C 是二氧化碳;B、C 常温下是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B 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2CO+O2 点燃 2CO2 ;和 Y 能发生中和
反应,F 是厨房常见的调昧品之一,所以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水;氯化钠是厨房常见的调味品;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
水,反应方程式为:NaOH+ HCl ==
NaCl + H2O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
究。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废 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 废液中的溶质 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
猜想②:废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设计并进 行实验】 I.为验证上面两种猜想哪种正确,甲小组的同学从下面 A~E 五种药品中选择合
适的一种进 行实验,证明了猜想②是正确的。他们选择的药品不可能是__________。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锌粒 D.氧化铁粉末 E.氢氧化钠溶液
Ⅱ.乙小组用一种钠盐溶液进行实验,也证明了猜想②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 验现象
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于试管
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猜想②正确
中,加入足量__ _____(填化
学式)溶液,振荡。
【探究反思】:实验产生的污染深受人们重视,我们要利用恰当的方法对废液进行处理,实行无害化排
放,从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1)铁架台。(2)B,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HCl BE,n 或 Fe2O3,
产生气体或溶液变成黄色;n+2HCl==nCl2+H2↑;或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解析】(1)铁架台。(2)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热固体制取
气体,发生装置为 A,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B;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
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固液常温型收集装置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由反应方程式可知,但石灰石和稀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溶质是氯化钙;但盐酸过量时溶
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时,由于生成物一定存在,所以不需要验证,需要验证
的是可能存在的过量的反应物。所以要确认反应后溶质的成分,需要验证的是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和锌反应有气体生成,反应方程式为;n+2HCl==nCl2+H2↑;和氧化铁
反应得到黄色溶液;反应方程式为: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和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
不能用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验证盐酸是否存在。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l 小题,共 7 分)
14.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取 l00g 该溶液与 1g
二氧化锰混合,使其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
(1)完全反应后,经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不计操作过程中的损耗,1 分)
(2)产生气体的速度越越慢的原因是_______。(1 分)
A.二氧化锰越越少
B.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盘分数越越小
D.温度越越高
(3)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规范写出计算过程,5 分)
【答案】(1)1g(2)B (3)6.8%
【解析】(1)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后固体质量仍为 1g。
(2)反应物浓度降低,导致反应物接触不太充分,反应速率会减慢;温度升高,通常是加快反应速率;
(3)设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为,
2H2 O2 MnO2 2H2O+O2↑
68
32
3.2g
68/=32/3.2g
=6.8g
所用过氧 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6.8g÷l00g×100%=6.8%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