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2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三个大题,22 个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 时间 120 分钟。 2.用黑色、蓝色水笔或钢笔答卷。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古诗文积累(30 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 1、默写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一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4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父》) 3、根据提示默写。(4 分) 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 4-5 题。(4 分)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薝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薝楹:薝廊。②更:又。 4、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 分)
5、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2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6-10 题。(14 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 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3 ],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 作品注释 [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3]流 行:远行。坎止:静止。 6、【甲】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文学家_____(人名)。(2 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②明灭可见( ③任之而已( ) ④辄复不遂( ) ) 8、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9、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____; 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________________。 (2 分) 10、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__, 乙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1-13 题。(8 分) 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 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 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 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 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 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 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 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 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 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 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 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 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 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 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 1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在括号内填写汉字,将成语补充完整。(2 分) 嗜( )好 手不( )卷 12、文中把“职业的读书”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 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 述 的 点 把“嗜好的读书”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的观 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13、下面表达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2 分) A、学生和教师的读书都是职业的读书,因此他们都很苦痛,都很可怜。 B、职业和嗜好的合一现在的社会还做到,将来是一定能做到的。 C、嗜好的读书前行是在中获得乐趣,扩大精神和增加知识是次要的。 D、作者主为职业的读书是下品,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去追求嗜好的读书。 (二)阅读下文,完成 14-17 题。(16 分) 图书馆里的空位 宋耀良 她又出现在研究生院的大门口,拎着竹篮和网袋,身后跟着小男孩。
门卫认出她来。疲惫的面容,干涩的发丝,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贵州又发大水了?"门卫同情地问了一句,就摆摆手让她进去。还告诉说领导在院部二 楼开会。她却往左拐,上了这最高学府的图书馆的三楼。把东西放在前厅,让小孩自个玩耍, 她推开弹簧门,迈着沉重而又坚定的步履,走了进去。 她默默地数着。缓缓地移步到第八条桌子的第三个座位上,呆呆地站立许久,神情肃 穆。猛然间,她又凄哀地颓坐在皮椅中,咝咝地喘着气,显出一种无法言状的疲惫。 一年前,她的爱人,研究院的优等生,积劳成疾,就是在这个座位上突然去世的。 当她抬起头来时,边上陪坐着一位银丝满头的老人。 “孩子我让人领去吃饭了。在那里日子过得还好吗?”慈祥老人的关切中掩藏着怜悯, 轻轻地叹着气。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哦,馆长这个空位,我占定了!”她紧 咬牙关,答非所问地说。随之,一双抖抖索索的手,展开一份录取通知书,上面盖有“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鲜红的印章。老馆长怔住了,“哦哦,还是他的这个专业呵呵,好!” 她却伏在桌面上,双肩禁不住颤抖,寂静的图书大厅里,响起了一阵抽泣。一年前, 她在追悼会上,没有哭泣,没有流泪。今天,她这样回来了,却…… “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这泪中有悲,更有喜。”老馆长喑哑地在一边自言自语。 14、结尾一段中老馆长说:“哭吧,把那些 都哭出来。”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推想,“那些”指的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5、小说多次描写了“她”的神情,请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作用。(4 分) 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6、随着情节的展开,老馆长对“她”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4 分) 17、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她”这个人物形象。(4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8-21 题。(16 分) 乐 水 贾祥伦 我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不是聪明人,但却十分喜欢水。 有一首写水的诗歌,也不知从哪儿抄来的,早已背得精熟,还常常用来自勉:“穿山 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间焉能留得住/终向大海作波涛。” 水是有灵气的,水是有生命的,水是有思想的,水是有精神的。水的精神是可贵的, 当我萎靡不振的时候,郁郁寡欢的时候,自我陶醉的时候,水的“穿山透地不辞劳”的气魄, “到底方知出处高”的追求,“溪间焉能留得住”的境界,“终向大海作波涛”的执著,都 给我以鼓舞和鞭策,那“丁丁冬冬”的水声,催我自省,催我开拓。 我喜欢水的安分随时。你无论把它放在哪里,它都能适应:放在盆里,变作盆形;放 在碗里,变作碗状;放在长江大河,便能奔腾咆哮;装进试管烧杯,也能安稳闲静。水有极 强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就是生存能力,生存能力就是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就是创造能力。 人不也是如此吗?首先是生存和适应,然后才是发展和创造。试想,那种能官能民、能上能 下、能进能退、能苦能乐的人,不就是具备这诸多能力吗?人在世上炼,犹如刀在石上磨, 没有安分随时的处世本领,还真不好做人。 我喜欢水的随机应变。在不同的情况下,水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本领,颇为人称道。 我们平常看到的水,是液体的、流动的、不定型的,遇到天冷,会凝结成冰,宏伟巨大的冰 山、冰川,是大自然塑造的水的壮美形象;遇到天气炎热,它又可以变为升腾的水蒸气,由 地面飞到山顶,飞上无尽的苍穹,变成云,变成霞,以展示柔美多彩的身姿;有时候它又借 助太阳的眼睛,在天上凌空架起七彩的虹桥,诱发人们丰富的想像;有时又会在海上湖面, 凭空变成一座城市,一片仙境,那就是有名的海市蜃楼。水的这般神奇的变化,是令人羡慕 和神往的。人当然不会像水那样一忽儿流动,一忽儿矗立,一忽儿飘曳,但人的变化还少吗? 想到人的那种对外多侧面的变化,不也是奥妙无穷吗?两面三刀者有之;阳奉阴违者有之; 当面是人 ,背后是鬼者有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生活里不也是要扮演多种角色吗? 水万变不离其宗,人也万变不离其宗才好,人总是人嘛! 我喜欢水的不甘寂寞。水往洼处流,这是水有目标的运动,它总是朝那一个目标流啊 流,永不休止,永不歇脚。在运动中决不寂寞,永远歌唱。一时寂寞,它便死亡,一潭死水 便是。你听,水在天上歌唱;水在海里奔腾呼啸着歌唱;水在山洞滴答滴答地歌唱······水 歌唱着生存,歌唱着生活。水的可贵就在于它不甘寂寞,不甘寂寞便不会寂寞,不甘寂寞也 才会有快乐和幸福。是的,萨特是说过人生就是痛苦,但痛苦是幸福的源泉,这源泉的开凿, 需要不甘寂寞。 但我更喜欢的是水柔能克刚的精神,这一精神是水的魂。对此,老子在他的《道德经》 里这样阐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可谓鞭辟入里之论。水是天底下最柔弱的,柔情若水,感情柔到像水一 样就到了极限了。但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大海边的礁石,可谓坚强无比,但被 浪花咬得全是窟窿。
韩信当年受胯下之辱,后来又挂了相印算不算柔能克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战胜 了夫差算不算柔能克刚?而生活里边又有多少柔能克刚的例子!柳枝条是柔弱纤细的,在疾 风暴雨中完好无损算不算柔能克刚?在自然界,新生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事物总 是充满生机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人法自然,就是“守柔”,守柔若强。 18、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在文中“言”的“志”是什么?(4 分) 1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有什么作用?(4 分) 20、品味语言。(4 分) ①“人在世上炼,犹如刀在石上磨。”把“炼”换成“活”行吗?请说明理由。 ②“大海边的礁石……但被浪花咬得全是窟窿。”把“咬”字换成“冲”行吗?请说 明理由。 21、根据文中例句各仿写一句话,要求上下文句式一致,表达同样的主题。(4 分) 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战胜了夫差算不算柔能克刚? ②柳枝条是柔弱纤细的,在疾风暴雨中完好无损算不算柔能克刚? 三、写作(50 分) 22、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一封信说:“成功地将一个好主意付诸实践,比在家空想出 一千个好主意更有价值。” 请以“现在就去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12 年菏泽市菏泽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共 30 分) 1.答案: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评分:每空 1 分,共 4 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2.答案: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欲辩已忘言 ③ 青箬笠 绿蓑衣 评分:每空 1 分,共 4 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3.答案: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评分:每空 1 分,共 4 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4.答案:①池塘水面上涨;②池水更清澈;③杨树上缀满雨珠。 评分:每个要点 1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5.答案:①照应前句的“平”字,表现雨后池塘波平如镜的静美。②用比喻的手法, 表现雨后池水的清澈明亮。 评分:每个要点 1 分,共 2 分。第二点只答出修辞手法不得分。 6.答案:唐朝 柳宗元 评分:每空 1 分,共 2 分。 7.答案:①大约 ②显现,看得见 ③它 ④就 评分: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8.答案:①它的岸势像犬牙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②我当时想乘船到湖北沙市去,竟然被下大雪所阻挡。 评分:每小题 2 分,共 4 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9.答案:潭水的清澈透明 夜的寂静 评分:每空 1 分,共 2 分。 10.答案:甲文表现的是孤寂、忧伤,乙文表现的是达观、超脱。 评分:每空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共 40 分) 11.答案:①pì ②释 12.答案: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 读书并非自愿,只是工作 需要,有时还很痛苦 打牌 自愿,全不勉强,有浓厚的趣味 13.答案:C 读书出于
说明:A 项说“学生和教师的读书都是职业的读书”太绝对,为升学和讲功课而读书的 时候才是职业的读书。B 项说“职业和嗜好的合一将来是一定能做到的”过于武断,文中没 有依据。 D 项不符合作者观点,作者只是把读书分成两种情况加以说明,并非否定职业 的读书而提倡嗜好的读书。 14.答案:①丈夫去世的伤痛;②物质生活的困苦;③求学过程的艰辛;④考取之后的 欣慰。 评分:每个要点 1 分。 15.答案:①表现生活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 ②表现“她”此时内心的激动和精神的坚强。 评分:每小题 1 分。 16.答案:由开始时的同情、怜悯,变为由衷的敬佩。 评分:“同情、怜悯”和“敬佩”各 2 分。 17.答案:“她”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艰难困苦,不是乞求别人的同情与怜悯,也不是 陷于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不屈不挠,奋力追求;是一个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怀和无私 奉献精神的女知识分子形象。 评分:分析和概括各占 2 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做人应该具有安分随时、随机应变、不甘寂寞、柔能克刚的精神。 评分:每个要点 1 分,共 4 分。 19.答案:运用排比赞美水不甘寂寞的精神,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运用拟人将水的 各种声音写得美妙动人。 评分:修辞手法各 1 分,作用各 1 分。共 4 分。 20.答案:①不行。“炼”是比喻用法,形象地写出人是在挫折和磨难中成长起来的; “活”是一般性表达,没有这些丰富的含义。 ②不行。“咬”是比拟用法,形象地表现出浪花看似柔弱却力量强大的特点;“冲” 是一般性描述,没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评分:每小题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只答出“行”或“不行”不给分。答“行” 解释合理,酌情给分。 21. 答案:①示例一:王昭君远嫁匈奴,用善良和柔情换取了边疆的长期和平算不算 柔能克刚? 一算不算柔能克刚? 示例二:三国时的刘备动不动痛哭流泪,最后三分天下有其 ②示例一:水滴是微不足道的,但天长日久却将岩石滴穿算不算柔能克刚? 示例二:蚯蚓是细小柔弱的,却能在地下穿越坚硬的泥土算不算柔能克刚? 评分:每句 2 分。句式一致 1 分,表达主题相同 1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