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本试题卷满分 13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发生在身边的事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酒精挥发
C.粮食酿酒
)
D.纸张燃烧
12.学校厕所水龙头的上方适合张贴的标志是(
)
13.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
)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14.下列物品主要是由合金制成的是(
)
A.塑料水杯
B.青铜铸像
C.汽车轮胎
D.羊毛大衣
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襄阳人心,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
B.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保卫蓝天
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
16.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主要是因为(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断运动
17.工业上常用煤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8.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下列总结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气体 CO
D.pH 大于 7 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9.曼曼用盛有 150g 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 W 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 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 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2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A.HCl、Ba(NO3)2、KCl、Na2CO3
B.H2SO4、NaOH、Ba(OH)2、CuSO4
)
C.BaCl2、Na2SO4、K2CO3、NaNO3
D.HCl、H2SO4、BaCl2、K2CO3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一)填空与简答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43.化学来源于生活,学好化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1)水的硬度过高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通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铁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但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数量也相当惊人。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一种防止铁制品生
锈的方法:
;
(3)石墨具有良好的
性能和润滑性能,常用来做高铁上的电刷。
44.2019 年是国际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由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硅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
45.中央电视台暑期推出的科学类节目《加油!向未来》将科学知识融合到节目中,深受广大学生喜爱。请
你参与节目回答问题:
(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钙还是铁?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
;
(3)用厨房中的白醋浸过的白色纸花,喷上一种试剂后,变成漂亮的红色小花,这种试剂是
。
46.2019 年 5 月 17 日,80t 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20s 试车在浙江湖州圆满成功。液氧甲烷发动机是
以 液 氧 为 氧 化 剂 , 甲 烷 为 燃 料 的 液 体 火 箭 发 动 机 。 请 写 出 液 氧 甲 烷 发 动 机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47.小强是个爱思考的同学,他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图象,这种图象叫价类图。
如图是有关碳的价类图,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1)B 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2)二氧化碳代表的点是
。(选填“A~E”)
48.干粉灭火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常见的一种 ABC 型灭火器内充装物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
(NH4H2PO4),使用时,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NH3),同时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试写出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9.某溶液含有 HCl、Na2CO3、H2SO4、MgCl2 中的两种溶质,向该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产生沉淀质量
与加入 Ba(OH)2 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
50.A~I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
系,“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A、B、G、H、I 中均含有同一
种元素,且 A 为单质,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 的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C 的化学式为
;
(2)E 所属物质类别为
:(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3)写出 H→G 的化学方程式
。
(二)实验与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8 分)
51.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1)如图甲所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②处的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
用是
;(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
B.水
C.引流
D.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序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3)实验室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选填“①”或“②”)端通入。
52.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 800℃,可以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
的锌和铜的合金。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按古代方法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得到固体混
合物 A.固体混合物 A 的成分是什么?他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ZnCO3 加热可分解为 ZnO;②Cu2O+H2SO4═CuSO4+Cu+H2O
【实验探究】
步骤Ⅰ取混合物 A 适量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 B 和蓝色溶液 C,同时生成
了一种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步骤Ⅱ在滤渣 B 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银和蓝色溶液 D。
【实验分析】
(1)炉甘石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向溶液 C 中加入过量的锌片,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混合物 A 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拓展延伸】
下列方法可用于鉴别锌铜合金与黄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观察颜色
B.在空气中灼烧
C.滴加稀硫酸
D.滴加硝酸银溶液
(三)分析与计算题(53 题 2 分,54 题 4 分,共 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Zn-65)
53.小明同学因缺锌而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医生建议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补锌。已知
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 C12H22O14Zn.请你计算:
(1)葡萄糖酸锌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54.文文想通过实验测定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分四次向 182.5g 稀盐酸中加入含有杂质的锌粉(杂质
不溶于盐酸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记录所加锌粉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次数
锌粉质量/g
1
5
氢气质量/g
0.15
2
5
0.15
3
5
0.1
4
5
0
请帮文文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发生在身边的事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酒精挥发
)
C.粮食酿酒
D.纸张燃烧
【知识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
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题过程】解:A、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
B、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 B 正确;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
D、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
故选:B。
【总结归纳】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2.学校厕所水龙头的上方适合张贴的标志是(
)
【知识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思路分析】明确题干中图示的意义以及不同环境的要求来解答此题。
【解题过程】解:学校厕所水龙头的上方等场所都需要张贴节水标志。
A.这是禁止烟火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B.这是当心火灾标志,不合题意。
C.这是节约用水标志,符合题意;
D.这是塑料循环使用标志,不合题意;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
)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知识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思路分析】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A、硫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 A 不符
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故 B 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 C 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发出大量白烟,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总结归纳】有些认识不注意辨别时容易被误判误记,比如本题中的几项错误认识,仅仅是一字之差或顺
序颠倒造成的,学习中要注意这一点。
14.下列物品主要是由合金制成的是(
)
A.塑料水杯
B.青铜铸像
C.汽车轮胎
D.羊毛大衣
【知识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思路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题过程】解: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
B、青铜属于合金,正确;
C、轮胎是橡胶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
D、羊毛属于天然材料,错误;
故选:B。
【总结归纳】掌握常见的材料的类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襄阳人心,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
B.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保卫蓝天
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
【知识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思路分析】根据已有的保护水资源和空气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题过程】解: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会造成水体污染,错误;
B、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保护环境,正确;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保卫蓝天能保护环境,正确;
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能保护环境,正确;
故选:A。
【总结归纳】掌握保护环境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主要是因为(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断运动
【知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思路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
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
断即可。
【解题过程】解:A、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
周扩散,使辰辰闻到饭菜的香味,而不是分子很小,故选项错误。
B、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辰辰闻
到饭菜的香味,而不是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错误。
C、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辰辰闻
到饭菜的香味,而不是分子可以再分,故选项错误。
D、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辰辰闻
到饭菜的香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
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工业上常用煤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知识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思路分析】根据将煤洗选加工后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水煤气(CO 和 H2)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微粒的变化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题过程】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C+H2O
CO+H2。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 A 错误;
B、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又有单质生成,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 B 错误;
C、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 C 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故 D 错误。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
识进行。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下列总结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气体 CO
D.pH 大于 7 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知识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分子的定义
与分子的特性.
【思路分析】A、根据分子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
新的杂质。
D、根据 pH 大于 7 的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
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
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pH 大于 7 的溶液显碱性,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等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曼曼用盛有 150g 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 W 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 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 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知识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思路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固体 W 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 b 错误,是 a;B、①~
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错误,因为①③都是恰好饱和;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
是③>②>①错误;D、若将②升温至 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正确;
【解题过程】解:A、固体 W 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 b 错误,是 a,因为在 t3℃时,50gW 恰好溶解在 100g
水中;故选项错误;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错误,因为①③都是恰好饱和;故选项错误;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③>②>①错误;故选项错误;
D、若将②升温至 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正确,因为 t2℃时,W 的溶解度是 30g;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总结归纳】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
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A.HCl、Ba(NO3)2、KCl、Na2CO3
B.H2SO4、NaOH、Ba(OH)2、CuSO4
)
C.BaCl2、Na2SO4、K2CO3、NaNO3
D.HCl、H2SO4、BaCl2、K2CO3
【知识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思路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
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
分析鉴别。
【解题过程】解: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
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Ba(NO3)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 KCl 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CuSO4 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 CuSO4 溶液;能与 CuSO4 溶液反应产生只蓝色沉淀的是 NaOH 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