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新疆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 100 分,考试时
间 9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
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
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1.用父系血缘关系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
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黄帝
B.夏启
C.秦始皇
D.孝文帝
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
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中国在经济
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及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4.吴玉章说:“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做疯子。”
主要依据是
A.滋生皇帝土壤被铲除
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民主制度已经巩固
D.民主与科学得到普及
5.毛泽东对正面战场抗战评价道:“从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6 年 10 月武汉失
守,这一时期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国民党组织大规模会战
B.独立自主第进行游击战争
C.为敌后战场开辟创造条件
D.配合了各国反法西斯战争
6.民主法治是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保障。我们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7.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
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8.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习惯法的形成
C.公民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D.《民法大全》的颁布
9.费城制宪议会上,富兰克林曾说:“我们知道第一个总统会是个好人,可是谁知道后面
会选出什么家伙来呢?出于这种担忧,各州代表对美国政体进行的设计是
A.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
B.各州政府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拥有自治权
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独立平等,互相制约
D.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
10.尼克松在 1972 年访华时说:“多年来我对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
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这里的“新形势”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③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④中美建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朝代
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12.与唐朝相比,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是
A.交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于集镇兴起
C.出现了大规模的长途贩运贸易
D.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13.“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炼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以中
国聪明才力,国耻足以震矣。”这段话体现了
A.洋务派的观点
C.革命派的观点
B.维新派的观点
D.进步知识分子的观点
14.1978 年 11 月 24 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 个衣衫破旧、面色
饥荒的农民,借助一盏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
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的做法
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确定了土地归农民所有
C.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D.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15.世界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A.查理·马特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
B.俄国 1861 年改革和斯大林模式
C.日本明治维新和匈牙利改革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
16.下图是美国在 20 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南北战争结束分裂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17.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 9000 万双,每年都推出 100 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
耐克公司 7800 多名职工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40 多家工
厂完成。它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
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多极化
18.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
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19.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其中指南针传入欧洲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
C.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D.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0.以下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取得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是
A.研制“两弹一星”
B.颁布《义务教育法》
C.提出“双百方针”
D.培育“南忧二号”杂交水稻
21.清朝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剧种被称为国粹的是
A.京剧
B.杂剧
C.昆曲
D.川剧
22.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
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
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23.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是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24.当今世界不分国界、部分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
的最重要条件是
A.原子能工业的兴起
B.遗传工程的发展
C.因特网的发展
D.航天事业的发展
25.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成为“默片”, “默片”时代最富盛名的电影艺术家是
A.毕加索
B.卢米埃尔
C.贝多芬
D.卓别林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
26.(11 分)阅读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名称,图二是哪个朝代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
(3 分)
(2)图三所反映的政体是根据德国哪一部重要文献制定的?(2 分)
(3)图一、图二是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典型代表,图三属于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
制,两者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皇帝,他们在权力上突出的共同点是什么?(2 分)
(4)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与英国国王,两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4
分)
27.(11 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2014 不是 1917,2014 更不是 1894,与其拿一战前
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的这些
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材料二 2014 年 2 月 27 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
将 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
——摘自凤凰资讯
难者国家公祭日。
(1)材料一中提到的“1894 年”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造成
——新华社北京 2 月 27 日电
了什么影响?(2 分)
(2)20 世纪 30——40 年代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违背“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的滔天罪行(请写出三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
分)
(3)在二战胜利结束近 70 年的今天,中国政府为什么将 9 月 3 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胜利纪念日?举行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4 分)
28.(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有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熙乾隆
时,“奢靡风气创于盐商,而操他业已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
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致”做事轩昂,向日扬气——尽是奢华也”。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气研究》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了短衫窄裤,头戴小
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
日用洋货也有所流通。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天变成了“洋
气”了。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气研究》
材料三 二十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
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装走进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很多,将服饰产品打造成
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饰一书中的中国元素也得
更多的体现。
——摘自严昌洪《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1)阅读材料一回答:“扬气”是指什么?它冲击了怎样的传统经济生活方式?(4 分)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
原因。(6 分)
(3)对比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接受西方事物的态度上是怎样的一个递进过
程。(2 分)
(4)今天的你,对外来的生活方式应抱有什么态度?(2 分)
29.(14 分)
二十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政治大变革的时代,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是科学
家和政治家辈出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是二十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是犹太人,他提出了“相对论”。这
位科学家是谁?另外一位中国科学家,他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请写出这位科学家的姓名。(4 分)
(2)在俄国有一位被世界人民公认的领袖,他领导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是世界历史
进入了现代史。这位领袖是谁?这场划时代的革命是什么革命?这场革命对世界格局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 分)
(3)他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的理论体系被称为什么?请写出它的一篇著名文
章的题目?(4 分)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2015 年新疆普通高中会考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B
21
A
2
C
12
A
22
C
3
C
13
A
23
A
4
B
14
C
24
C
5
A
15
D
25
D
6
D
16
A
7
A
17
D
8
B
18
D
9
C
19
D
10
A
20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第 26 小题 11 分,第 27 小题 11 分,第 28 小题 14 分,第 29 小题 14 分,
共 50 分。)
26.(11 分)
(1)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 分)
朝代及制度:隋朝建立唐朝完善的三省六部制(2 分)
(2)文献:《德意志帝国宪法》;(2 分)
(3)共同: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国家进行独裁统治。(2 分)
(4)区别:德国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实权,不受制约,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没有实权。(4 分)
27.(11 分)
(1)事件:中日甲午战争(1 分)
影响: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
大加深,刺激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他有理即可得分)(1
分)
(2)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和活体实验(3 分)
原因: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 分)
(3)原因 9 月 2 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投降,9 月 3 日,在中国的日军向中国政府
投降(2 分)
意义: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加强国家建设,提高国家实力。(2 分)
28.(1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