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 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钟乳石 B. 机器人 C. 七星瓢虫 D. 无机盐 【答案】C 【解析】解:ABD、钟乳石、机器人、无机盐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C、七星瓢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因此,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 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 )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C 【解析】解: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故该选项错误。 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错误。 C、“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 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该选项正确。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 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 物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因素的概念。 3. 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有污点,如果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标本,都不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污点 ) 在( 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玻片标本上 D. 反光镜上 【答案】B 【解析】解: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换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不能将视野中的污点移走,表明污点不 在目镜和玻片标本上,则可以判定污点在镜上。 故选:B。 (1)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 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判断视野中污点位置的方法。
4.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是细胞壁,起支持保护作用 B. ②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⑤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D. ⑥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答案】D 【解析】解:A.①细胞壁的作用是支持保护作用,正确; B.②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正确; C.⑤液泡内含细胞液,西瓜甜甜的物质就在液泡中,正确; D.细胞的控制中心是④细胞核,不是⑥细胞质,错误; 故选:D。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 体、线粒体和液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图中①是细胞壁,② 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下列各项中属于器官结构层次的是( A. 一朵桃花 C. 一块橘子皮 ) B. 血液 D. 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 【答案】A 【解析】解:A、一朵花属于器官,A 正确; B、血液属于结缔组织,B 错误; C、一块橘子皮属于保护组织,C 错误; D、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属于保护组织,D 错误。 故选:A。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据此答题。 只要熟练掌握了器官的概念,再仔细分析耳朵、眼睛、心脏的结构,就能正确选择。 6.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的形成主要与古代的什么植物有关(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答案】C 【解析】解:在距今 2 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 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 故选:C。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 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是重点,其他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也要注意掌握。 7. 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 B. 花托和萼片 A. 雄蕊和雌蕊 【答案】A C. 花瓣和萼片 D. 花托和花柄
【解析】解:雌蕊有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雄蕊有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植物的花完成传粉与 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可见对于植物繁殖后代而言,花中最重要的结 构是雄蕊和雌蕊。 故选:A。 一朵完整花的结构包括:花冠(由花瓣组成)、花萼(由萼片组成)、花托、花柄、雄蕊、雌蕊,据此答 题。 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其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8. 在下列四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食品中,若某同学平时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解:A、食物 A 中含钙、维生素 D 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A 错误; B、食物 B 中含钙、维生素 D 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B 正确; C、食物 C 中含钙、维生素 D 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C 错误; D、食物 D 中含钙、维生素 D 较少,若长期以食物 D 为主食,会导致患佝偻病,D 错误。 故选:D。 这是一道识图题,图中用坐标的方式给出了四种食物所含有的部分营养成分。人体缺乏维生素 D 时易患佝 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因为维生素 D 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营养中含有钙,但由于身体缺维生素 D 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 D。 正确识图是做好此题的关键。 9. 下列关于人的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它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B.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它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C.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子宫 D.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答案】C 【解析】解:A、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A 正确; B、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B 正确; C、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可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 管,C 错误; D、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 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即 故选:C。 ,D 正确。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和阴囊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 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功能,思考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女性和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0. 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B. 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C. 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 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答案】D 【解析】解:A、①模拟的是气管,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A 正确; B、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③瓶壁表示胸廓,④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B 正确; C、甲图中④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C 正确; D、乙图中④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肺缩小,表示呼气。因此处于乙时,④表示的结构膈肌处于舒张状 态。D 错误。 故选:D。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 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 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11. 关于血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血细胞都有细胞核 B. 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C. 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 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答案】A 【解析】解:A、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 细胞核,A 错误; B、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某处发炎时,白细胞会穿透毛细血管壁,聚集在伤口处吞 噬病菌。因此,人体内白细胞明显增多,说明人体内患有急性炎症。B 正确; C、血红蛋白在用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C 正确; D、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D 正确。 故选:A。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 蛋白在用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能运输氧;白细胞能吞噬病菌, 防御疾病;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组成以及功能等。 12. 心脏是运输血液的“泵”。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以下能正确表 示血液在心脏中流动方向的是( )
A. 心房→心室→动脉 C. 心室→心房→动脉 B. 心房→动脉→心室 D. 动脉→心室→心房 【答案】A 【解析】解: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 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 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故选:A。 血液之所以能够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是因为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 动脉之间有只能朝向一个方向开放的瓣膜。 此题考查的是心脏内薄膜的作用: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13. 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有肛门 B. 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C. 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D. 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答案】A 【解析】解: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 错误; B、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 泳。B 正确; 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C 正确; D、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D 正确; 故选:A。 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 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 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 动物。 掌握各动物的特征是关键。 14. 当你做屈肘动作时,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 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 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 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 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 故选:C。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 动而完成的。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 完成。
15. 下列选项中全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①蚯蚓走迷宫 A. ②④ ②蜘蛛结网 B. ①③ ③小猴做算术 ④蜻蜓点水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解:①蚯蚓走迷宫和③小猴做算术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 为,②蜘蛛结网、④蜻蜓点水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 为。 故选:A。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6. 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 B. 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C. 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D. 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答案】C 【解析】解:AC、甲图表示兔牙齿示意图,判断理由: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这是与吃植物 的生活相适应的。乙图表示狼牙齿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有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这是与食肉 生活相适应的,A 正确,C 错误。 B、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门齿、臼齿和发 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B 正确。 D、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牙齿 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D 正确。 故选:C。 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哺乳动 物中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 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的牙齿不同。 17. 将食物放在冰箱中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 A. 冰箱中无空气 C. 冰箱中无微生物 B. 低温杀死了食物中的微生物 D. 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答案】D 【解析】解: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 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可见 D 符 合题意。 故选:D。 低温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据此作答。 了解食品保存的原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冷藏法的知识。
18. 1996 年,科学家利用三只母羊培育出了小羊“多莉”、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其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 A. 转基因技术 B. 克隆技术 C. 杂交育种 D. 仿生技术 【答案】B 【解析】解: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克隆技术属于细胞工程,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 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所以小羊“多莉”的诞生属于克隆技术的应用。 故选:B。 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 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 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19. 毛桃个小味差,水蜜桃个大味甜,桃树种植户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所 结果实的情况是( A. 接穗上只结水蜜桃 C. 接穗上只结毛桃 ) B. 接穗上既结水蜜桃又结毛桃 D. 砧木上只结水蜜桃 【答案】A 【解析】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 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将水蜜桃的枝条 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结果是接穗上只结水蜜桃。 故选:A。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 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既能解答问题,也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 20.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地里有蛙声就意味着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青蛙属于两栖动 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B. 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 C. 雄蛙鸣叫招引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 D. 青蛙是体内受精 ) 【答案】D 【解析】解:A、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活动,A 正确; B、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 正确。 C、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C 正确;
D、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青蛙是体外受精而不是体内受精,D 错误。 故选:D。 (1)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 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 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雄蛙在口角的后方有鸣囊,能鸣叫;雌蛙没有鸣囊,不能鸣叫。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属于雌雄 两性之间的求偶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 21. 根据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A. 原始海洋 B. 原始森林 C. 原始大气 ) D. 原始陆地 【答案】A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 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 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 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 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 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可见 A 符合题意。 故选:A。 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据此解答。 这部分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重点理解和掌握。明确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2.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探索与研究,下列科学家与其科研成就匹配正确的是( ) A. 列文•虎克一巴氏消毒法 C. 孟德尔一发明显微镜 B. 袁隆平一杂交水稻 D. 巴斯德一豌豆杂交实验 【答案】B 【解析】解:A、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A 错误 B、袁隆平在育种中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 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B 正确 C、孟德尔,1822 年 7 月 20 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 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性状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 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C 错误 D、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 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 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D 错误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生物学的生平事迹,据此作答。 注意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事迹,注意知识的积累。 23. 下列属于健康生活习惯的是( ) A. 抽烟、喝酒 B. 按时作息 C. 躺卧看书 D. 彻夜网游聊天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