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2020 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45 分) 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 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相应位置上。(每小题 1.5 分,选对一项得 1.5 分,多选则该 小题不得分。) 1. 北京时间 2019 年 10 月 1 日上午 10 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阅兵式、 群众游行隆重举行。据此,回答下题。 位于纽约(74°W)的华人开始同步观看仪式直播的时间为 A. 9 月 30 日 9 点 C. 10 月 1 日 23 点 【答案】B B. 9 月 30 日 21 点 D. 10 月 1 日 21 点 下图为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bc 所在直线表示 A. 晨线 B. 昏线 C. 赤道 D. 地轴 3. 图示我国节气为 A. 冬至 B. 秋分 C. 夏至 D. 春分 4. a、b、c、d 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5. a、b、c、d 四地中, A. a 地出现极昼 B. b 地昼长夜短 C. c 地昼短夜长 D. d 地出
现极夜 【答案】2. B 3. C 4. B 5. A “雪龙 2 号”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北京时间 2019 年 10 月 24 日,“雪龙 2 号”首次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11 月 20 日晚抵达距离中山站将近 24 公里的陆 缘冰区。下图采用梅花投影法制作,可以更好地展现南极地区与其他大陆的关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 A. ①位于低纬度 C. ③位于非洲 7. ③到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 B. ②位于太平洋 D. ④位于③西北方向 A. 3330 千米 B. 5550 千米 C. 6660 千米 D. 6800 千 米 8. “雪龙 2 号”从澳大利亚前往中山站途中会经历一道“鬼门关”,该区域 7 级以上的大风 天气全年各月都可达 7-10 天以上。“雪龙 2 号”穿越的风带是 A. 极地东风带 C. 东南信风带 B. 东北信风带 D. 盛行西风带 9. “雪龙 2 号”穿越赤道到达中山站期间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B.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C. 南极大陆为极昼且其范围先变大后变小 D.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回归线移动 【答案】6. C 7. C 8. D 9. D 10. 台风所属天气系统为 A. C. B. D. 11. 影响我国的台风 A. 为反气旋 C. 西侧为偏北风 【答案】10. A 11. C B. 台风眼风力最大 D. 易引起海啸灾害 12. 下图为台风中心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台风变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9 月 15 日 2 时到 11 时台风势力减弱
B. 9 月 15 日 11 时到 20 时台风势力增强 C. 9 月 15 日 20 时到 16 日 5 时台风势力减弱 D. 9 月 16 日 5 时到 16 日 23 时台风势力增强 【答案】A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气压带 A. ①为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B. ②以上升气流为主 C. ③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D. ④以下沉气流为主 14. 图中 A. 1 月份①常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 B. 6 月份气压带、风带向低纬移动 C. ②、③控制的地区多形成对流雨 D. 受⑤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较少 15.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撒哈拉沙漠全年受⑤影响干旱少雨 B. 我国东部夏季受②控制炎热多雨 C. 欧洲西部受⑥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D. 地中海沿岸主要受⑦控制寒冷干 燥 【答案】 13. D 14. D 15. C 我国有一条神奇的交通线,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条线横贯东西,地跨我国
地势的三级阶梯,地形地势变化显著,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交通线两侧景观中,所受外力作用正确的是 A. 长江三角洲-风力堆积 B. 成都平原-流水侵蚀 C. 巫峡-风化作用 17. 黄山为 D. 珠穆朗玛峰-冰川侵蚀 A. 板块挤压形成的背斜 B. 板块碰撞形成的向斜 C. 地壳上升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18. 怒江大峡谷附近交通线 A. 呈现“8”字形 C. 与河谷走向一致 【答案】 16. D 17. C 18. B B. 以公路为主 D. 比较密集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 A. 三大类岩石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B. 甲岩石层理清晰,可能含有化石 C. 乙岩石有气孔构造,为喷出型岩浆岩 D. 丙岩石质地紧密,为高温条件形成的变质岩 20. 图中数字与地质作用匹配正确的是 A. ①—地壳运动 C. ③—岩浆活动 【答案】 19. B 20. B B. ②—外力作用 D. ④—变质作用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先将 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正中,匀速将饮料瓶中 的水倒入河槽。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A. 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 B. 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 C. 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 D. 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地多 22. 该模型模拟的河段 A. 主要为河流的上游,常见 V 形峡谷地貌 B. 乙处适宜发展聚落 C. 主要为河流中下游,搬运堆积作用为主 D. 丁处适合修建河港 【答案】 21. D 22. C 1992 年,一艘从中国香港出发驶向美国西岸塔科马港的集装箱货轮,在航行过程中遇 强风暴而倾覆。从破损的集装箱里散落的小黄鸭组成了“鸭子舰队”,开始了它们的“奇幻 漂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船只倾覆点所属大洋的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分布规律是
A. A B. B C. C D. D 24. 小黄鸭漂流到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海域,有大型渔场的是 A. ① 25. 图中 B. ② C. ③ D. ④ A. ①处洋流可减缓海轮北上的速度 B. ②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 ③处洋流可缩小海洋污染的范围 D. ④处洋流形成与盛行西风密切相关 【答案】 23. C 24. C 25. D 下图为“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6. 图中 A. ①地冬季盛行东北风 B. ②地位于西半球 C. ③所在国家季风气候显著 D. ④所在国家每年新增人数最多 27. 图中 A. 加尔各答与霍尔果斯位于同一板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