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广西来宾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1771 年 9 月,乾隆帝在承德接见渥巴锡,并赏赐大批牲畜、米麦、布匹等物资。渥巴锡得到乾隆帝赏赐
的主要原因是( )
A.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B.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袓国
C.成功收复了台湾
D.抗击了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掠
【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解析】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
族独立,率领部众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土尔扈特部
的回归为巩固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故选 B。
【答案】B
2.—位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从表中可以看山他学习的主题是( )
时间(年)
人物
重要史实
1872
1911
1915
李鸿章
孙中山
创办轮船招商局
领导辛玄革命
李大钊、鲁迅
掀起新文化运动
A.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考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关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历程,洋务运动是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学制度,新文化运
动是学思想,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所以此表格的主题是近代化道路探索,
故选 A。
【答案】A
3.战士们高喊“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奋勇杀敌,不到半年,革命的火焰就从珠江流域蔓延到长江
流域。材料中“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C.北伐战争
【考点】北伐战争
B.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解析】举着“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标语,唱着“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战歌从珠江之滨打到长江
流域的。这是北伐军喊的口号。1924 年至 1927 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
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也称为北伐战争,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从
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
治,有力的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答案】C
4.1945 年 8 月下旬,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市民纷纷向《新华日报》表达喜悦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
映当时民众( )
A.渴望建立和平、民主的国家
B.期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普遍支持土地改革
D.对抗日战争胜利充满信心
【考点】内战爆发
【解析】1945 年 8 月,八年抗日战争刚刚胜利,人民渴望和平。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发动内战,
又不想违背民意,所以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可以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为了争取真
和平,戳穿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使人们看到和平的希望,所以符合此题的答案是 A。
【答案】A
5.“他的代表作诞生于 19 世纪末,梁启超非常赞赏书中‘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思想,称赞他‘为
西学第一人’。”材料称赞的人物是( )
A.魏源
C.严复
【考点】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B.林则徐
D.张之洞
【解析】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译作《天演论》。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打击了封建势力,启发了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作
用。严复的思想对戊戌变法影响很大。梁启超称赞他“为西学第一人”。因此,答案为 C。
【答案】C
6.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袓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
结。”材料中“消息”是( )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海南岛获得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考点】中国人民站起来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西藏自古是中国的领土。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
实现了大团结。从此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裂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故选 D。
【答案】D
7.胡兆森回忆:“1954 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
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考点】工业化的起步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1954 年”和“宪法”信息可知,该事件反映的是 1954 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 9 月 20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正式宪
法。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人宪法中。因此,答案为 B。
【答案】B
8.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对外开放格局。
海南岛属于( )
A.自贸区
C.沿海开放城市
【考点】改革开放
B.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
【解析】所谓的经济特区,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划出的特定区域,采取比一般地区更加开放的经
济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和引进外国技术设备,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经济特区的
特就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制度。1979 年 4 月,邓小平提出试办经济特区的思想。
1980 年正式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 年增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因此,答案为 D。
【答案】D
9.美国记者芭芭拉•沃尔特在回忆录中说:“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于登月。” 这一评价的依
据是因为此次访华( )
A.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解决了久悬未决的台湾问题
【考点】外交事业的发展
【解析】1972 年 2 月 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2 月 28
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
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因此,答案为 A。B 项中美于 1979 年建交;C 项发生于 1971 年;D 项表
述错误。
【答案】A
10.2017 年 6 月 9 日,保守党在英国议会选举获得 318 个席位。女王授权保守党领导人特雷莎•梅组建新政
府。从材料可知,英国国家权力中心是( )
A.女王
C.保守党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议会
D.首相
【解析】1689 年《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这样,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不但掌握了制定
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权力口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土开始逐渐处
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因此,答案为 B。
【答案】B
11.
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成就中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力学三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
【考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B.微积分
D.相对论
【解析】牛顿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成就是在物理的宏观层面上,也就是常说的牛顿三大运
动定律,即惯性定律、比例定律(即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作用和反作用相等定律。运动三定律是经典
物理学的基础。因此选 A。
【答案】A
12.2017 年是十月革命胜利 100 周年,有史学家认为:“十月革命是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发动的一次‘成功的
改变’。”这次改变(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事件信息“十月革命”可知,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做主”的美好愿望,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他是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打开一个缺口,打击了帝
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
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答案为 D。
【答案】D
13.右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某著名战役形势图,根据有关信息可知该战役为(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役
D. 中途岛海战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当时盟军通过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的诺曼底,故选 C。
【答案】C
14.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西欧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战后初期,为打开西欧市场和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推行了马歇尔计划
C.成立了国际联盟
D.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考点】冷战中的对峙
【解析】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
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 1947 年 7 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 4 个财政
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
形式的援助合计 130 亿美元。因此,答案为 B。
【答案】B
15.2017 年 5 月 5 日,中国首款大型飞机 C919 成功首飞。该飞机材料供应主要来自中国、 美国、德国、
法国等国内外 54 家公司。这反映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是( )
A.—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
B.发达国家垄断高科技产业
C.区域性组织决定世界经济发展
D.经济全球化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解析】依据题干中飞机原料供应来源广泛,各个国家相互交织在一起可知,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特点。因此,答案为 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14 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引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同志回忆在贵州召开的某次会议时说:“……(1935 年)会议纠正第三次‘左’倾路线,
在这个万分困难的危机时刻,毛主席扭转了航向,使革命开始走向胜利, 对我们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
作用。……”
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
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摘自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
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
的革命。”
(1)材料一所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一次重大会议?(2 分)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影响?
——摘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2 分)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什么思想
路线?(2 分)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村开始推行哪一重大政策?(2 分)
(3)结合以上材料,你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有何认识?(2 分)
【考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解析】(1)依据题干中的地点和事件信息“贵州”、“1935 年”可知,材料一所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
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了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
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
折点。
(2)依据材料中“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可知,1956 年三大改造
的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到公有转变,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
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
(3)依据上述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环境改善和改正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思
想路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发展需要,因此,新时期的党的建设可以从路线制定的标准角度展
开,例如要与时俱进;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山发;要不断创新;要从中国国情山发,不断深入改革
等。
【答案】(1)会议:遵义会议。(2 分)影响:①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至少能
回答其中两个“挽救”);②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每个要点得 2 分,共 4 分)
(2)背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或答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或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 分)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 分)政策: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2 分)
(3)认识:要与时俱进;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山发;要不断创新;要从中国国情山发,不断深入改
革。(能回答其中一个要点或其它意思接近的答案即可。2 分)
17.(16 分)世界各大国崛起的经验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力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并回
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一位文学家回忆农民听取沙皇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时说:“农 民愁容满面并
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对此,列宁深表同情的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
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材料二 1868 年 4 月的一天,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 论;上下一心,大
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 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
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材料三 (1993-1999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及信息产业的贡献率(%)数据图
(1)材料一中沙皇通过哪一项措施使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2 分)
材料一、二涉及的改革在性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 分)
(2)材料二中日本政府为实现“求知识于世界”的目标,主要采取了哪一项措施?(2 分)这场改革
对日本有何积极影响?(至少回答 2 点,4 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2 分)分析
出现这
一经济发展特点的原因。(至少回答 2 点,4 分)
【考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美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1)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同时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获
得一块份地,但是需要农奴自己出钱赎买,因此,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两者在性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改
革(或回答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或统治者领导 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求知识于世界”属于教育文化方面内容,依据明治维新内容可知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提倡“文明开
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回答明治维新对日本的积极影响可以从措施政体对日本的积极影
响以及各项措施对应的影响回答,例如①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②摆脱
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③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3)依据材料三的柱状图可知,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或回答
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有巨大推动作用;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贡献大;美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美国经济
迅速发展;美国经济不断发展等。2 分)第二小问分析美国取得上述成就原因可以从科技、教育、劳动
力、政策等角度展开,例如①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②促进以 信
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或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③完成传统产业的技 术改造。
【答案】(1)措施:通过赎买方式获得份地(或回答出钱赎买份地、赎买政策)。(2 分)性质:资产阶级
性质改革(或回答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或统治者领导 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2 分)
(2)措施: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2 分)(本问题仅回答文明开化、或仅回
答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可得 2 分。如只能回答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的其中一个要点只得
1 分。)积极影响:①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的命运;③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能回答其中两个要点或其 它意思接近的答案即可。4 分)(本问
题仅回答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得 2 分)
(3)特点: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或回答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有巨大推动作用;信息产业对美国经
济贡献大;美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美国经济不断发展等。2 分)原因:①进行社
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②促进以 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或
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③完成传统产业的技 术改造。(每个要点得 2 分,能回答其中两个要点或其它意
思接近的答案即可。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