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江苏大学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年江苏大学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计 24 分) 1、管理幅度 2、战略性计划 3、风险型决策 4、双向沟通 5、适度控制 6、民主型领导 二、简答题(每题 8 分,共计 56 分) 1、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哪些方面? 3、决策的影响因素。 4、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危害。 5、计划编制的过程。 6、管理方格理论的主要内容。 7、技术创新的源泉。 三、论述题(共计 20 分) 试理解公平理论的要点。联系实际工作(或学习)谈谈公平理论的应用。 四、案例分析题(26 分) N 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 N 大学制药厂、生化厂的基础上,由 N 大学、M 股份有限公 司等合资成立的制药企业,公司运作至今,还未走出校办企业的圈子,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 方面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让人感受到校办企业种种独有的困惑。 困惑之一:公司高层领导的选聘。公司成立时,公司的总经理理所当然地由 N 大学委派, 三位副总经理则由前三大股东各委派一人。而问题恰好出在两位股东委派的副总身上。由于
这两位副总一位是汽车运输 公司出身,对医药行业太陌生;另一位虽说是熟手,却是以搞垮过若干企业而闻名。由 于他们被委派以重任,分别主管生产和销售等命脉部门,其拙劣表现及总经理对此的漠视使 公司遭受到重创,损失巨大。 困惑之二:人员编制问题。校办企业一般在开办时基本为校方人员,随着企业的发展壮 大,必须从校外引进一定的外来人才,由此员工的“成分”也复杂起来。N 药业公司成立后, 公司就存在着员工工作相同而身份,待遇各异的情况。原 N 制药厂,生化厂的大部分人员为 N 大学编制,且有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之分,他们在分房、子女医疗入托等方面待遇不一, 而划分标准又十分牵强。虽然 N 大学编制的这部分员工与非 N 大学编制的药业公司企业编制 员工相比,在医疗、福利等方面享受学校的相关待遇,但在养老保险、公积金等方面却由于 学校方面的原因没有理顺,他们基本上未缴纳保险及公积金,造成的后果不言而喻。其中有 人因为考研、调动等离开公司和学校,却由于上述原因闹纠纷并申诉至市人事、劳动部门仲 裁,许多问题至今未决。 N 药业公司的绝对控股股东是 N 大学,员工大部分来自原校办企业,N 大学的人事制度 以及其变革直接影响公司的人事管理。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学校后勤、产业方面的变革前 所未有,遇到的问题将会日益尖锐和复杂,企业的出路只有一条:理顺关系。创造有利于充 分发挥每位员工的潜能的软环境。 困惑之三:薪酬制度严重不合理。国企加校办性质的 N 药业公司,从经理到一般员工, 实行的是岗位工作制,奖金则根据企业当月的效益核发。岗位工资制中存在着岗位级差中的 平均主义,造成了同等岗位的员工毫无竞争意识,更谈不上任何激励作用。正常情况下,总 经理月收入不足 2000 元,可以推算出员工(除推销人员外)的工资水平,至于福利、保险 等处于较低水平。不合理的薪酬容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造成工作不负责任甚至贪赃枉法。 困惑之四:人事安排和岗位培训问题,从学历上看,公司整体水平极高,不负“省、市 高新技术企业”之名。但由于众多原因,公司存在着较普遍的人事安排不当的情况。从 1998 年以来,公司先后经历过两次所谓的“定岗定编”,由于没有很好的内部环境和规范的专业 实施计划,“定岗定编”成了部分领导调整个人势力范围和“整编嫡系部队”的手段,根据 亲疏好恶安排人事。总经理也不得不承认“定岗定编”是失败的。而岗位培训也暴露出许多 不足,由于经过“定岗定编”后,许多岗位上并不是相对合适的人,各层次的培训是十分必 要的。实际情况是公司对各部门人员的培训毫无计划和系统性,许多在岗员工得不到培训和 提高,存在人浮于事、不求进取等不良的组织文化倾向。 问题: 1、试分析该校办企业问题的根本原因。(12 分)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4 分)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 12 分,共计 24 分)
1、一棵老朽的松树被砍倒了,这是一只猫头鹰的老巢。这只猫头鹰一直栖息在这棵树 既凄凉又阴暗的树洞中。由于年代久远,树干早已蛀空。在树洞众多的居民中,还住着许多 没有脚的小老鼠,这些老鼠只只脑满肠肥,猫头鹰用自己锋利的牙把老鼠都啄成了没脚的残 废,尔后将其放在麦堆中饲养,要知道,猫头鹰的做法自有其道理。猫头鹰曾在过去捉过老 鼠,但它捉到的这些老鼠全都从洞里逃跑了,为了防止这类事情再发生,这个凶狠的家伙就 把以后逮到的老鼠都弄成残废。老鼠没了腿,这可方便猫头鹰,想吃就吃,随心所欲。一天 一只,合理安排,既解决了一次吃不完的问题,又达到了合乎养生之道的目的。于是猫头鹰 就和人一样有了长远的打算:老鼠逮着以后要逃跑,不得已只得吃掉,但一次吃不完又做不 到,而且为了以后急需,必须储备一些食物,因此要做到既想办法饲养老鼠,又不能让它跑 掉,想来想去,只能使老鼠致残不能跑。为了不让老鼠饿死,它甚至给老鼠带来了麦粒粮食。 问题:请分析该材料所包含的管理哲理。 2、两个和尚分住相邻两座山,每天都会下山挑水,久之便成了朋友。忽一日,右边山 和尚发现左边山和尚不再下山挑水。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看看他。”他 于是来到了左边山,却见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悠闲地打太极拳,他好奇地问:“怎么不见你下 山去挑水了,你难道不用喝水吗?”左边山和尚不言,带着右边山和尚来到一口清冽的水井 前,笑着说:“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来挖井,现在终于挖成,不用再下山挑水了。 有一天当我年迈无法再下山时,我还能喝到水。” 问题:请分析该材料所包含的管理哲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