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辽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辽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的教育 家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杜威 2. 教育能使潜的生产力转化为( ) A.现实中的劳动力 B.强大的劳动力 C:高效的劳动力 D.复合的劳动力 3.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A.物质前提作用 B.主导作用 C:巨大作用 D.动力作用 4. 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中,“团结协作”反应的是教师( ) A.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 B.对待学生的态度 C:对待同事的态度 D.对待自己的态度 5.课程权利的分享,意味着课程由统一化走向多元化,这反映了( ) A.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B.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C: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 D.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 见解,最终弄清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7.德育可使每个个体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望,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 精神上的享受。这体现了德育对个体发展具有的( ) A.生存功能 B.发展功能 C:享受功能 D.催化功能 8.班主任要善于恰如其分地确定班级发展目标,指定班级发展规划,这表明了教师的 ( ) A.教育教学能力 B.班级管理能力 C:道德反思能力 D.精神关怀能力
9.《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 ) A.发展教育事业 B.提高全民族素质 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0.义务教育的对象是( ) A.适龄儿童和少年 B.适龄少年 C:适龄青年 D.适龄少年和青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 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的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教育的(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复杂性 E.艰巨性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能够( ) A.保存和传递文化 B.选择文化 C.决定文化 D.整理文化 E.活化文化 3.环境问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包括( ) A.机遇 B.条件 C.效率 D.手段 E.途径 4.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审美素质 D.全面素质 E.社会素质 5.教师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 A.预见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D.教育科研能力 E.自我调控能力 6.课程计划的结构包括( ) A.规定教学科目 B.规定教学目的 C.规定学科的设置程序 D.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 数 E.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7.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主要的观点有( ) A.认识过程说 B.认识和发展过程说 C.内发论 D.实践说 E.外铄论
8.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是( ) A.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 B.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 C.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 D.以教室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E.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9.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包括( ) A.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过程内部诸要因素之间的矛盾 D.德育与体育的矛盾 E.德育与美育的矛盾 10.《教师法》的立法依据可分为( ) A.宪法依据 B.客观依据 C.政策依据 D.理论依据 E.事实依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 上。 1.赫尔巴特的___________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2.义务教育的两个基本特性:一是强制性;二是___________性。 3.遗传素质的___________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对教育的社会性质和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___________功能。 5.从整个教育结果和教育质量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每个教 师 所作 的 工 作只 是 人才 培 养 的全 部 劳动 过 程 中的 一 部分 , 这 就决 定 了教 师 劳 动具 有 ___________性。 6._________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 要求。 7.我国中学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是___________。 8.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 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言行一致的品格,这体现了德育 的___________原则。
9.___________是一个班级具有自身特色的稳定的集体作风,是班级成员精神面貌和道 德风尚的整体反映。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实施时间是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教育对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有两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如何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 2.举例说明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六.案例:本大题有两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请对下例中王老师的教学做出评价。 王老师上课后,二话不说,他让本班学生刘茜同学到办公室去一下,说是数学老师找 她,而数学老师却不在办公室里。于是刘茜同学怀着疑惑的心情跑回教室,而王老师在教 师里早就交待了如果刘茜同学一回来,大家都使劲的笑她,让她发窘,然后仔细地观察她 的表情、神态、动作,揣摩她的心理。结果是刘茜被大家笑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下面 观察的同学是指指点点,兴趣盎然。在这时,王老师告诉刘茜,老师骗了她,结果她是满 脑惶惑,怅然、失望、害羞、愤怒等各种感情一齐涌上心头。此时刘茜同学的表情、动作、 神态、语言以及心理尽显于外,成为全班同学极好观摩的“模特儿”。抓住这个当儿,王老 师让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刘茜的窘态》,并让刘茜同学写《我被骗了·······》,着重从被骗 的心理入手,这样就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2.下例中的的老师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 语文课上,学生们都在认真的听讲,后排的两个学生却头碰头在专心研究什么。我皱 起眉头,边讲课边走到那两位学生身边。他俩觉察到了,连忙收起手中的东西开始听讲。 我就没说什么,又边讲课边走回讲台。 下课了,我请他俩带着那东西到办公室。他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副惴惴不安的 样子,却很听话的跟来了。当他俩拿出那个东西,我也有些吃惊,那是当时市面上也很少 见的电子词典。我有意识的显出极感兴趣的样子,向他俩请教:“这是什么?怎么使用?”
他俩高兴起来,给我演示如何查汉字。原来上课时他俩就在研究这个电子词典呢。“真不错, 得花很多钱吧?谁给你买的?”我问道。“200 多呢,表哥买的”“你表哥舍得花这么多钱给 你买这个学习工具,你们成绩很不错吧?”他俩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拿出记分册,开 始给他们分析他们的若项和强项,他俩极感兴趣的听着。“亲人们对你们的希望不小啊!你 们可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他们对你们的希望啊!”他俩使劲的点点头。“这个小机子能储 存多少单词?翻查一个单词需要多少时间?咱们比一比怎么样?”我顺手拿起桌上的《现 代汉语词典》,说了一个字,随手就翻到了,解释的很详尽。两个小孩子却“进入”“退出” 地忙活了一通,落后了,再对照电子词典的解释,义项少,解释也简单。原来它就是一本 简易的词典啊!还不如这种印制的字典词汇量大,解释的详尽,查起来方便、快捷。虽然 不方便携带,课堂上还是用印制的词典省事。“以后上课注意提高听课效率,也対得起表哥 的词典好不好?”我边说,边把词典递给他们。他俩惊喜的接过来,听话的点头答应着, 拿起电子词典走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