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上半年陕西教师资格证教育政策法规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上半年陕西教师资格证教育政策法规真题
2015 上半年陕西教师资格证教育政策法规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____ A.皮亚杰 D.科尔伯格 2、为了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小学课程改革需要加强____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A.综合性 B.弹性 C.实践性 D.基础性 3、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 属于____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 优化教学模式 4、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____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5、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____ A.解释的理解 B.字面理解 C.批判性理解 D.创造性理解 6、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叫做____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7、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____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理想我 8、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____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9、布卢姆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六个不同水平的层次,其中最高水平的认知教 学目标是 ____ A.应用 C.评价 10、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___的提出。 B.分析 D.综合 A.教育价值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 11、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 种认知表征是 ____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12、《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____ A.盲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性原则 13、中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这是知识属于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14、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 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____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 育活动趋于完善 15、”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____ 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个阶段 1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____ A.引发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动知识
17、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____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18、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____ A.课程内容 B.课程方案 19、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____ B.视力下降 A.每天跑步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C.装修房屋 D.不怕见生人了 2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____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掌握学习 2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____ A.诊断问题 D.寻求发展 22、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____ D.隐性课程 B.综合课程 B.克服障碍 A.学科课程 C.行为矫正 C.活动课程 2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 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____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24、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____ B.开展了班级工作 A.成立了班委会 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25、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 教学评价属于 ____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 A.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 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____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 平,有的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2、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 度 3、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____ A.心理健康 B.记忆 C.智力 D.学习 4、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____ A.《论语》 D.《中庸》 5、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____ B.《大学》 C.《学记》 A.3、4 岁—11、12 岁 B.5、6 岁—11、12 岁 C.6、7 岁—11、12 岁 D.5、 6 岁—12、13 岁 6、福勒和布朗认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否自觉____ A.关注学生 B.关注教学任务 C.关注生存 D.关注情境 7、把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根基与资源的是 A.遗传 B.环境 C.个体的能动性 D.教育 8、历史课教师在试卷中采用填空、问答题等题型。这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 A.识记能力 B.保持能力 C.再认能力 D.回忆能力 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系统阐述的教育思想是 A.绅士教育 B.自然教育 C.和谐教育 D.武士教育
10、课程目标的制定既要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和社会的研究,又要依据对____ D.学法的研究 A.教法的研究 B.时代的研究 C.学科的研究 11、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____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 D.教育目标要 堂,获得体验 反映社会的发展 12、”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者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是 ____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A.皮亚杰 B.班杜拉 C.弗洛伊德 D.维果茨基 13、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 为 ____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14、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发展规律是____ C.发展是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平均进行的 15、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种____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A.阅读能力 B.理解能力 C.分析能力 D.综合能力 16、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 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___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17、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师与生 B.学与教 C.德与智 D.身与心 18、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____ A.声音的掩蔽受频率和强度的影响 C.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增加,覆盖的频率范围也增加 掩蔽作用比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作用大 19、聘任教师的形式有____ B.两个声音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小 D.低频音对高频音的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20、”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一世界上最早对教育所下的定义 见于____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说文解字》《中庸》 21、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现在来学习“鲸”,当教师告诉学生“鲸” 是一种哺乳动物时,学生很快就能知道“鲸”具有某些特点,这种学习是 ____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22、”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下列哪种社会心理效应的表现?____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群体极化 D.从众 23、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 4 寸长的线段,经过 3000 多 次的练习,毫无进步。其适当解释是____ A.缺乏反馈信息 B.被试疲劳 C.被试缺乏学习动机 D.被试缺乏划 线技巧 2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____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25、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中共同创造的具有 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被称之为____ A.学校机构 B.学校体制 C.学校文化 D.学校制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