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30 分) 1.(10 分)(2017•连云港)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 (《诗经•周南•关雎》)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4)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 (虞世南《禅》) (5)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6)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刘禹锡《秋词》) (7)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 里寻他先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 国维《人间词话》)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 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 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1)辗转反侧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注意“域民”的书写) (3)清荣峻茂(注意“峻”的书写) (4)非是藉秋风(注意“藉”的书写) (5)落霞与孤鹜齐飞 (6)便引诗情到碧霄 (7)静影沉璧 (8)昨夜西风凋碧树 为伊消得人憔悴 灯火阑珊(注意“阑珊”的书写) 【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
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 事. 2.(3 分)(2017•连云港)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中 体裁,共 130 篇.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 创作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作品有小 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在关于朋友关系的各种称谓中,金兰之交指的是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竹马之交 指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布衣之交指的是以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 【考点】F5:文学常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解答】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 C.正确; D.竹马之交指的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友人.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3.(3 分)(2017•连云港)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牛同志秉持科技报国思想,把祖国民强、民 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B.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在 5 月 25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军舰识别查证、警告驱离 美舰,军人住房公积金计息等问题回答了几个电视台的记者的提问 C.本赛季欧冠决赛北京时间 6 月 4 日凌晨在加的夫展开角逐,皇家马德里以 4 比 1 的比分 完胜尤文图斯,再度捧起了象征欧洲俱乐部冠军荣誉的圣伯莱德杯 D.《中国诗词大会》通过选手的激烈比拼及嘉宾的精彩点评,唤起了国人心中对诗词的记忆
和情怀,使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 【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 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 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 删除“指出”; B 改为“几个记者的提问”; C 删除“角逐”;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 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 4.(7 分)(2017•连云港)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明,是荒漠里的清泉,是久旱后的甘霖, 夏日里的凉风 , 是大海上的灯塔 。 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开展的如火如 tú 荼 。开山岛夫妻哨、雷锋车组、最美乡村 教师……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典型人物和文明故事,凸显了港城文明城市建设的新高度。这些 人物和故事,或如一阵春风,或如一 hóng 泓 清泉,给人们以精神的抚慰和心灵的滋润。 日前,“‘画’说港城•‘漫’谈文明”系列漫画创作活动已正式 A (A.启动 B.起 动).多位美术专业人士将以单 zhēn 桢 、四格、组图等多种漫画形式, B (A.绘声 绘色 B.活灵活现)地描绘港城的美德人物和文明事件,向这座城市中文明的传递者致敬。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在文中空缺处选出合适的词语。 (3)仿照文中划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考点】23:词义辨析;75:续写 补写 改写句子.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属综合读写题,(1)基础知识题;(2)词义辨析题;(3)续写题. 【解答】(1)解答此题,注意同音字的辨析,如荼不要写成“涂”等同音字,桢不要写成“贞” 等同音字. (2)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
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启动也可理解为一件的事件的开始,活灵活 现形容描写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符合语境所述. (3)续定题, 要结合描 述的中心事物,用上比喻的修辞,同时注意句意中内容的相对. 答案: (1)荼、泓、桢; (2)A、B; (3)夏日里的凉风;是大海上的灯塔. 【点评】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 的具体要求,分类作答. 5.(7 分)(2017•连云港)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次劫难?请简要叙述最后一次劫难。 (2)《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到老胡家短短几个月后就悲惨地死去了。请简要概括她的 遭遇。你觉得究竟是什么害死了她? 【考点】F4:名著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把握.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西游记》内容的把握,根据原著内容的理解,明确)《西游记》 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八十一次.最后一次:返回途中渡通天河时,老鼋因唐僧忘 了它嘱托的事情而把他们扔到水里,经卷全湿了;上岸后又有阴魔化作狂风大雾、雷霆闪电 来伺机抢夺经卷. (2)本题考查名著《呼兰河传》具体情节的把握,根据原著内容的理解,明确小团圆媳妇 在老胡家照“规矩”经过婆婆的毒打与烙脚心的“调教”之后,日渐病倒,又经过跳大神、 吃偏方、抽帖儿、用大缸洗澡种种奇特的“治疗”之后,终于死去.害死小团圆媳妇的,是 以婆婆为代表的愚昧民风和封建礼教. 答案: (1)八十一次.返回途中渡通天河时,老鼋因唐僧忘了它嘱托的事情而把他们扔到水里, 经卷全湿了;上岸后又有阴魔化作狂风大雾、雷霆闪电来伺机抢夺经卷. (2)小团圆媳妇在老胡家照“规矩”经过婆婆的毒打与烙脚心的“调教”之后,日渐病倒, 又经过跳大神、吃偏方、抽帖儿、用大缸洗澡种种奇特的“治疗”之后,终于死去.害死小 团圆媳妇的,是以婆婆为代表的愚昧民风和封建礼教. 【点评】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即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人物形
象、故事情节、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将相关知识 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经典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地选择正 确答案. 二、阅读•赏析(60 分) 6.(5 分)(2017•连云港)(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考点】EO:羁旅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 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 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 “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 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 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解答】(1)本题考查品析诗歌关键词语的能力.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 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 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 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即:阔”:传神地 表现了长江水波激 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2)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客路”的 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 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 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让大雁稍家信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1)阔”:传神地 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 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2)“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颈联写时序交替 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 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让大雁稍家信可见诗人对 家乡的思念之情. 【点评】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 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 感情.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 7.(16 分)(2017•连云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 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杈船待,谓项王 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 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 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内。②籍:项籍,字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力拔山兮气盖.世 盖:超过、胜过; 虞兮虞兮奈若.何 若:你; 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王:称王、为王;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亡:使…灭 亡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项 王 泣 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②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4)成语 四面楚歌 从这段故事而来,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5)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项王这个人物的评价。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参考译文: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 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 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 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 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 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 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 正停船*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 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 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 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 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 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 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盖:超过、胜过; ②句意: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若:你; ③句意: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王:称王、为王; ④句意: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亡:使…灭亡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 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 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 句意: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 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数:几 句意: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 ②重点词有:王:使…称王 句意: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知识的积累.本段文字写的是项羽最后的失败,想到“四面楚歌” 这个成语并不难. (5)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 格从言行入手.对文章中项王的表现分成几方面来解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1)盖:超过、胜过;若:你;王:称王、为王;亡:使…灭亡 (2)项 王 泣 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 (3)①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 ②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4)四面楚歌 (5)项王是一个悲剧英雄,他武功盖世却兵败垓下;他重情重义却最终失去美人和军队; 他极具自尊,兵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而不苟活.他自我夸耀武功,逞一己私智,不 效法古人,错误判断形势,被围困垓下还用“时不利兮”‘天之亡我’作为借口,至死也没 有认识到自己用兵打仗的过错. 【点评】“之”的用法: ①我何面目见之(之:代词,代指这件事)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8.(9 分)(2017•连云港)(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高速公路上的弯道 ①《诗经》里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句话形容周代的路况非常好,就像磨刀石 那样平整,像离弦之箭那样笔直。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道路平坦笔直,觉得这样行驶 车辆才能安全快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