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湖南株洲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湖南株洲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时量: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 34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白求恩同志对同志极端热忱.(qín)。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zhān)轻怕 重。 B.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jīn)的笑容,就要绽.(zhàn)开似的。 C.这些石刻狮子有的像倾.(qīng)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xiào)。 D.春天燕子翩.(piān)然归来;秋天衰草连天,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小猫来。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会扑过去捉。 B.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致宜,自出心栽,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这就是白杨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的这篇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 展开叙述。 ②海燕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 波浪的飞沫。 ③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 了。 A.转动 掠起 迎刃而解 C.转动 撩起 不攻自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转移掠起 不攻自破 D.转移掀起 迎刃而解 A.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计划,它远不是搞一两次活动就能奏效的。 B.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 C.初三(1)班在本月下旬前后有一场重要班会,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地准备。 D.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更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 5.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D.中国话剧中的京剧、黄梅戏等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按原文默写(共 8 分,每空 1 分) 6.(1)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 。(汉乐府《十 五从军征》)
(2)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 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俗子胸襟谁识我? , ?青衫湿!(秋瑾《满江 红》) (4)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 的人,正如孔子所说的“ , 。”(《论语•雍也》), 可见兴趣的培养多么重要! (三)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 7.(1)“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请用楷体将这句话抄写一遍。(2 分) (2)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 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 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 , 。”众人不解……刘姥姥道: “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鹉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的黑老鸹子,怎 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 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 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会说话了,也变俊了 C.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 D.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 (3)下面是某位同学以学生会名义起草的请柬初稿的片段,请找出其中表达不当之 处。(找出原文即可,不要求修改:每处不超过 4 个字。)(3 分) 我校学生会定于 6 月 20 日晚 7 点在校礼堂举行初中生“诗词吟诵比赛”。是这 样的,您是朗诵专家,对诗词吟诵研究还行。今儿个诚邀您拨冗莅临,担任评委。奉 劝您能准时哦。 (4)下面是 2021 年春节、劳动节与疫前 2019 年春节、劳动节的旅游人数、旅游收 入对比数据(以 2019 年 100%计算),请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3 分)(资料 来源:国家统计局) 节日 2021 年 春节 劳动节 旅游人数 旅游收入 75.3% 58.6% 103.2% 77.0% 二、白话文阅读(共 30 分) (一)
对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从简单化的角度看,有两种一般性处理办法。一种是由 管理者无差别回收后进行填埋,另一种是居民按管理者要求进行严格分类后投放,由管 理者进行回收再利用。无疑,随着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管理者会倾向于采取后一种 处理办法,即强制性要求居民进行前端的分类投放。但到底采取哪种办法好,还是要对 两种办法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看哪种办法在扣除成本后的相对收益更高。否则,即 便是出发点很好,也可能干出违背规律的事。 把垃圾进行无差别回收,然后进行填埋,其温室气体排放已占全球排放总量的 5%, 而且问题还在变得日益严重。建设大型垃圾填埋场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对人口密度较 高而土地资源较少的国家来说,显然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垃圾场的存在造成周边土地 商业价值损失,居住在填埋场大约三公里内,房产价值可能会降低一半。另外,还会导 致工业材料供应减少,例如废弃的金属,因为是从矿产中经过工业开采、提炼和加工所 得,而矿产资源是用一分则少一分,提炼和加工也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人力成本,因此, 对其进行填埋,会因人为造成稀缺而不断抬高后续开采、提炼和加工的价格。 如果管理者要求居民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并对其可回收部分再利用,无疑,上述 成本就会减少,由此构成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的收益。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并回收 利用,同样要付出另外的成本,比如收集垃圾将其运至通常比垃圾填埋场更远的回收利 用设施,运输成本会增加不少。而再回收利用同样需要能耗,一些垃圾回收利用需要的 能耗,并不低于直接生产新产品的能耗。还有,垃圾回收利用前的强制分类,居民进行 垃圾分类以及管理者为确保垃圾分类雇用监督者,总社会劳动时间成本将很高,导致回 收再利用的实际成本可能被低估,经济效率被高估。而对垃圾进行分类并回收利用那些 低价值材料的劳动时间,原本可以用来做一些更有利于富有生产性的环境保护工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反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再利用。严格来说,正因为两种简化的一般 性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到底采取何种办法来处理垃圾就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而更需要一种组合式策略。制定组合式策略的出发点则是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或者 说,最大限度提高社会收益。垃极回收利用是否划算,取决于类型的不同。有一些诸如 锅、铝和钢,从最初的原材料中提炼出来困难而且昂贵,因此回收利用的回报率也往往 较高。而破烂家具的回收成本通常高于社会收益,填理产生的污染也不会很高,干脆填 埋更好。因此,管理者即使是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也不宜一刀切要求全部回收利用。 垃极回收也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比如,发达国家垃圾处理表面上看水平很高, 甚至有的国家提出所谓“垃圾零投放”目标,但即使是垃圾处理水平最高的芬兰,也就 能够处理 50%左右。而美国和欧洲产生的绝大多数垃圾,都出口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 由此,一方面培育了发展中国家回收再生性产品市场,但另一方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 造成了更大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权衡。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只有两种处理办法。 B.管理者总是强制要求居民对垃圾细致分类投放。 C.填埋任何垃圾,都一定会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产生。 D.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就是最大限度提高社会收益。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处理垃圾需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选择相对收益更高的方式。 B.如果要降低成本,关于垃圾分类利用的各种见解的矛盾就无法调和。
C.在人口密度高而土地资源少的地方建设大型垃圾填埋场成本会很高。 D.严格的垃圾分类并再利用可回收物,既有收益但也会产生新的成本。 10.权衡社会成本与收益,请你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垃圾进口处理产业提出两条具体可行 的建议。(4 分) (二)毛利先生 (日本)芥川龙之介 初中三年级时,教我们班英语的先生病故。由于事发突然,学校便请时任某中学英 语教师的一位叫毛利先生的老人,临时任教我们的英语课。 毛利先生,给人第一眼印象便是个矮个子,令人联想起演杂耍的小丑。那光溜溜的 秃头与鸵鸟蛋毫无二致。那身礼服,古色苍然,令人忘却原先曾经是黑色的。可是在那 有点脏的翻领下面,竟郑重其事地系着一条极其鲜艳的紫色领带,犹如一只展翅的蛾。 所以,在先生走进教室的同时,不期而然地从各个角落发出强忍住笑的声音。毛利先生 回答了学生们的敬礼,尖声招呼道:“诸位!今后由我来教诸位选读课。” 所幸的是我们还未笑出声来,先生点了一个同学的名字,并称他为“君”,让他译 读一节课文。毛利先生不时地摸摸紫色的领带,对误译不消说,就连发音上的一些细微 毛病都仔细加以纠正。他的发责格外做作,可大致正确清晰。然而,当那个学生回到座 位上,先生开始译读那一段时,同学们失笑声此起彼伏。尽管如此,毛利先生仍继续译 读下去,直到响起课间休息的号声。 其后不久,有天毛利先生像往常一样扯起尖嗓子,热情地讲解英语诗歌《人生领》。 我邻座的一个柔道选手,竟在课本下面摊开武侠小说。大概过了二十分钟,忽然毛利先 生从座位上站起来,就着正讲着的诗歌,大谈起人生问题来了,喋喋不体:“诸位还不 了解人生。对吧?就是想了解,也还是无法了解。惟其如此,诸位是幸福的。到了我们 这把年纪,苦恼的事也多。是不是?苦恼的事真是不少,就拿我来说,有两个孩子,于 是就得送他们上学。一上学……嗯……一上学……学费怎么办?就是嘛,就得交学费。 是不是?所以苦恼的事多着呢……” 大家不由得又窃笑起来。与我邻座的柔道选手突然撂下小说,气势汹汹地起身质问: “先生,我们是来向您学英语的,所以,如果您不讲英语,我们就没必要进这个教室。 如果您还继续这样讲下去,我立刻到操场上去。” 毛利先生像遭了雷击,半张着嘴,呆立在桌旁,朝着那个剽悍的学生的脸直盯了一 两分钟。他突然用手正了正紫色领带,秃脑袋朝下低了两三次,说道:“哦,是我不对, 是我错了,郑重道歉。的确,诸位是为学英语来上课的。不教诸位英语,是我不对。我 错了,我郑重道歉。好吗?我郑重道歉。”他面带着似哭的笑容,再三重复着同样的话。 在先生向我们赔不是的当儿,那个柔道选手却回头瞥了我一眼,露出狡黠的微笑,即刻 又读起小说来了。情况既然如此,一个学期过去,未再见到毛利先生的身影。打那以后 的七八年间,连先生存在的本身,几乎都忘记得一干二净。 大学毕业的那年十二月初,时值黄昏,冷空气阵阵袭来,我不经意地走进一家咖啡 馆。没有顾客,我漫不经心地茫然打量着,忽然看见围在服务员中间的一位老者,不论 是那鸵鸟蛋似的秃头外表,还是那古色古香的礼服,还有那永是紫色的领带,一望便知, 他正是毛利先生。——先生正扯着尖嗓门忙不迭地给服务员讲解着: “这个形容词管着
这个名词。知道了吧?然后看看这个名词……紧接着它后面——紧接着它后面的是什么, 你们知道吧?”毛利先生正在教服务员英语呢。桌上摊放着一本书。先生不厌其烦地讲 解着。一如往昔。周围站着的服务员挤在一起,个个聚精会神,目光炯炯,老老实实地 听着先生那匆忙的讲解。啊,我们的毛利先生!如果说有天生的教育家的话,那的确就 是先生吧。 大正七年(1918)十二月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对毛利先生衣着外貌的描写贯穿始终,但“我”对他的感受却不一样。 B.毛利先生课上想以自己的人生为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人生颂》。 C.说毛利先生上课“不讲英语”,不过是“柔道选手”掩饰真实目的的借口。 D.作者用第一人称叙事,说明“我”的见闻、主人公的遭遇都是真实发生的。 12.《毛利先生》与鲁迅《孔乙已》都以人物为标题,但与“毛利先生”不一样,“孔 乙己”是别人随意给他取的绰号。从标题的不同,可以分别看出作者主要的写作目 的是什么?(4 分) 1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毛利先生为什么是“天生的教育家”。(6 分) (三) 林冲挺着朴刀与那汉斗,不分胜败。王伦叫道:“两个好汉不要斗了。”两个收住 手中朴刀,王伦说道:“这个是俺的兄弟林冲。青面汉,你却是谁?愿通姓名。”那汉 道:“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 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 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 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如今赦了俺们罪犯。洒家今来收得一担儿钱物, 待回东京,去枢密院使用,再理会本身的勾当。打从这里经过,不想被你们夺了。可把 来还洒家如何?”王伦道:“莫不是绰号唤青面兽的?”杨志道:“洒家便是。”王伦 叫小喽罗把担儿交还了。 杨志取路投东京来,寻个客店安歇下,央人来枢密院打点理会本等的勾当,将出那 担儿内金银财物,买上告下,再要补殿司府制使职役。把许多东西都便尽了,方才得申 文书,引去见殿帅高太尉。来到厅前,那高俅把从前历事文书都看了,大怒道:“既是 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 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把 文书一笔都批倒了,将杨志赶出殿司府来。 杨志闷闷不已,思量:“洒家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 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克剥!”在客店里又住了 几日,盘缠都使尽了。杨志寻思道:“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拿去街上 货卖。”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到天汉州桥热闹处去卖。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 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远远地黑凜凛一大汉, 吃得半醉,一步一擷撞将来。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
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紧揪住 杨志说道:“我鳖鸟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牛二道:“我没钱。” 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俺不与 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叫道:“街坊邻舍都是证见。这个波皮 强夺洒家的刀,又把俺打。”街坊人都怕这牛二,谁敢向前来劝。牛二喝道:“你说我 打你,便打杀直甚么!”口里说,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一时性起,望牛二颡根上 搠个着,又连搠了两刀,死在地上。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泼皮既已死了, 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府里出首。”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投开封府出首。 (选自《水浒传》第十二回) 14.下列对上面选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杨志出身名门,对此他非常自豪,并且对自己的期望值也非常高。 B.杨志长大后便投军边疆,从士兵做起,指望积累军功,封妻荫子。 C.杨志失陷花石纲逃跑后,因为赶上皇帝大赦天下,便不再追究了。 D.杨志杀了牛二后选择主动投案,因为在他看来杀牛二是为民除害。 15.高太尉把杨志的历事文书“批倒了”,杨志认为高太尉“忒毒害,恁地克剥”。就 事论事,请简要分析杨志这样认为为什么是没有道理的。(4 分) 三、文言诗文阅读(共 26 分)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余则组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 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6.对下面句予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3 分) A.①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B.①尝趋.百里外 (趋:归向) ②走.送之 ②未尝稍.降辞色 (走:跑) ( 稍 : 一 会 儿) C.①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 D.①主人日再食 (食:供养,给……吃) ②日侍坐备顾问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 (日:每天)
17.翻译。(3 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8.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3 分) ① ② ③ 这一困难。 ,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 ,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作者历尽苦寒,破衣粗食,但他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克服 (二) (隋炀帝)大业六年,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正月丁丑(十五日),于端门街盛 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 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 诸蕃请入丰都市交易,帝许之。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 人物华盛,卖菜者亦籍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值, 绐(骗)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值。”胡客皆惊叹。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 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 (选自《资治通鉴》第 181 卷)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B.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C.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D.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20.翻译。(4 分) 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正月丁丑,于端门街盛陈百戏。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隋炀帝即位就马上组织表演活动,规模大,时间长,花费多。 B.隋炀帝请外国人到洛阳丰都市场去做生意,外国人欣然同意。 C.隋炀帝下令装饰店铺,店堂摆满珍稀货物,商人们服饰华丽。 D.隋炀帝要求,外国客人到酒店吃饭,必须按双倍的价格付钱。 (三)董岭 ①水 【唐】周朴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禹②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③。 【注】①董岭:位于浙江湖州安吉县,因为山势,河水向西奔流。②禹:大禹,传说中 的古代部落联盟首领,曾疏通江河,使之东流入海。③杖藜:藜杖,拐枝。 2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说湖州安吉县的城门高耸,与白云平齐,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B.颈联“去衙”是就“安吉县”而言,“近水” 是就“董岭水”而言。 C.尾联的“高人”即隐逸的高士,他拖着拐杖,在沙滩上悠然地踱步。
D.这首诗营造了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美好世界,山青水秀,静谧安闲。 23.南宋著名诗歌理论家严羽说:“诗有别趣, 非关理也。”例如台湾海峡明明不浅, 余光中《乡愁》却说它“浅浅的”。“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也体现了这种无 理而妙,请具体说明。(内容上指出说明其“无理”之处即可,不要求分析为什么 妙。)(4 分) 四、作文(共 60 分) 24.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 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①乐此不疲 ②豁然开朗 株洲市 2021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 34 分) (一)1.A 2.C 3.B 4.B 5.D (二)6.(每句 1 分,句中有错别字、多一字或少一字,该句不得分,共 8 分) (1)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7.(1)字体端正即可,否则扣 1 分。(2 分) (2)D (3)①是这样的;②(研究)还行;③今儿个;④奉劝;⑤(能)准时哦。(每处 1 分;答出三处即可。) (4)参考要点:①2021 年(春节、劳动节与疫前 2019 年同期相比);②旅游人数 回升快,已超过 2019 年;③旅游收入回升相对较慢;④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较大影响; ⑤疫情防控形势渐好。(第②③点必答,每点 1 分;第①④⑤点中任答一点得 1 分;不 在要点范围而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二、白话文阅读(共 30 分) (一)8.D 9.B 10.参考要点示例:(1)源头管控,严禁高污染垃圾进口;(2)尽量进口处理成 本低、收益高的垃圾;(3)(人口密度低)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国家可适度建设大型垃 圾填埋场;(4)如锡、铝和钢等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的回报率往往较高),可以回收 利用;(5)如破烂家具等(回收成本往往较高,填埋产生的污染也不会很高),可以填 埋。(每点 2 分,答出二点即可;不在要点范围而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二)11.D 12.要点:①《毛利先生》作者的主要目的是写“我”从无知浅薄(冒犯老师), 到理性成熟(自省愧疚)的转变过程(1 分);“先生”是尊称,表达了作者的敬爱之 情。(1 分);②《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目的是反映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隔膜、 冷漠、冷酷)。(2 分)【注意题干“别人随意给他取的绰号”,故须从“别人”(社 会) 的角度回答。】(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