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6 月 19 日河南郑州二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并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共 30 题,每题 0.9 分,共 27 分)
1.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门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
A.张之洞的《劝学篇》B.康有为的《大同书》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D.严复的《救亡决论》
2.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陶行知
C.赞科夫 D.蔡元培
3.18 世纪后期德国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按照()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培养博爱、
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
A.加涅 B.布卢姆
C.奥苏伯尔 D.卢梭
4.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
调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
A.杜威 B.谢弗勒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5.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A.1877 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 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 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6.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旨在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的评价
是()。
A.初始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始终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7.陈鹤琴的“五指活动”是“活教育”课程的形象表述,“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
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它体现了儿童生活的()。
A.差别性 B.整体性
C.实践性 D.创造性
8.当小强改正了上学迟到的行为后,班主任取消了其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9.游戏是否成功或游戏的教育作用是否得以充分的实现,根本上取决于()。
A.游戏是否充分体现了儿童主人翁的地位
B.游戏是否让儿童愉快,
C.游戏是否进行顺利
D.儿童在游戏中是否获得成长的经验
10.福禄贝尔重视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他将游戏理解为()。
A.儿童的外部肢体活动
B.儿童创造性自我活动的表现
C.对儿童实施基础教育的最佳形式
D.促进儿童发育和健康成长的手段
11.某学生的数学总是考不及格,他认为自己没有数学细胞,不是学数学的料,他的这种归
因属于()。
A.内部、稳定的归因 B.外部、稳定的归因
C.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D.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12.学习了“请、清、情、晴”一组字后,有助于另一组字“幕、墓、募、慕、暮”的学习。
这种学习现象是产生了()。
A.正迁移 B.低路迁移
C.水平迁移 D.特殊迁移
13.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
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这属于()。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瓦拉赫效应
C.首因效应 D.培哥效应
14.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教育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班集体的建立
15.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6.一般情况下在早晨学习的效果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干扰。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17.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为()。
A.经验+能力 B.经验+机遇
C.经验+反思 D.能力+机遇
18.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是新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选出有关理解中
错误的一项()。
A.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
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B.传统的重视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将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
用证据等摒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从而不能促进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与精神
C.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加强对学生持续发展的有效指导并最
终完成学生的发展
D.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作用,不可偏一废一,当前要做的是将二者
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19.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能
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是指()。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C.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D.从学习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0.下列学习理论中,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的
是()。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激发学习动机 B.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C.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22.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包括“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其中必要的目的是指()。
A.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
B.与儿童奠定必要的文化知识基础有关的目的
C.与儿童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道德观念的目的
D.与儿童形成经验、思辨、审美、社会、宗教等与兴趣有关的目的
23.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优孰劣问题上,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优越的西方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第斯多惠
24.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及媒体的使用等所进行的系统规划
称为()。
A-教学策略 B.教学模式
C.教学目标 D.教学设计
25.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亲和内驱力
26.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业权利的是(.)。
A.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B.对学校进行管理与领导的权利
C.选择教材教法开展教学工作的权利,
D.检查与评价学生品行、学业、身体的权利
27.下列有关我国教育法规的说明,有误的是()。
A.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B.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社会公
民
C.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
28.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因为她()。
A.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疗法
B.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
C.发现治疗艾滋病的新药物疗法
D.发现治疗乙肝的新药物疗法
29.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夕“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增
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A.中国制造 B.工匠精神
C.中国精神 D.优质制造
30.为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
进性和纯洁性,党中央决定,2016 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学(),做()"学习教育。
A.系列讲话、先进事迹、优秀党员
B.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合格党员
C.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合格党员
D.政治思想、法律法规、人民公仆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在答题
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共 20 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31.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是()。
A.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B.范例教学理论
C.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D.教学与发展理论
32.下列观点属于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有()。
A.两种工具观 B.发生认识论
C.最近发展区学说 D.智力发展内化说
33.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各种活动都具有最佳动机水平,而且动机最佳水平随任务难
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具体表现为()。
A.在低难度任务中,处于较高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B.在中等难度任务中,处于中等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C.在高难度任务中,处于较低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D.在高难度任务中,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工作效率无关
34.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A.发展的顺序性
B.发展的阶段性
C.发展的差异性 D.发展的不均衡性
35.角色游戏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的特点是()。
A.高度的独立性 B.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C.特殊的想象活动 D.有明显的规则
36.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策略有()。
A.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B.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C.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
D.丰富材料呈现方法
37.教学目标分类方法主要有()。
A.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C.归类分析法 D.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分类
38.学与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
A.学习过程 B.反馈过程
C.教学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39.高尚的师德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衡量师德的高低需要看教师日常行为表现
B.仅靠纸笔测验来考查新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不科学的
C.讽刺、挖苦和罚站都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师德是教师行为的底线,可以一票否决
40.下列有关德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的差距
B.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
极向上,这是疏导原则
C.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D.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品德意志
4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两者相同点是()。
A.承认教育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B.承认教育对改造生活的重要作用
C.对于生活的理解强调儿童生活
D.对于教育的理解强调学校教育
42.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A.学生喜欢我吗 B.备课是否充分
C.如何呈现 D.如何安排教学时间
43.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是()。
A.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B.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C.评价手段的多样性.D.以上都是
44.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