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河南郑州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资料共2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年河南郑州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 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0.7 分,共 28 分) 1.2018 年 2 月,教育部等四部委下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 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坚决治理()的行为,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A.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 B.中小学生课外负把过重 C.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D.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 2.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2017 年 2 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 标准》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3.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综合型学制 4.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是()(常考) A.体验性 B.交互性 C.独立性 D.主动性 5.教育最早的独立形态是()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自我教育 D.家庭教有 6.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是() A.教师 B.学生 C.批案 D.教材
7.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是良好的认知能力和()(常考) A.专业素养 B.心理状态 C.道德品质 D.性格特征 8.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A.懂、通、透 B.明、练、透 C.懂、透、化 D.明、透、化 9.教育司法活动的灵魂和生命是() A.合理合法 B.公开公平 C.尊重事实 D.公正准确 10.“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墙之内”是()阶段的教育主张。 A.制度化教育 B.现代教育 C.前制度化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 11.最早系统论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常考) A.朗格朗 B.孟子 C.拉伊 D.培根 12.古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社会功能 C.个体功能 D.文化功能 13.在班级中,学生之间相互知觉、相互认识、相互亲和,形成一定的情感联系,这是 () A.合群 B.人际吸引 C.人际交往 D.交际
14.对学习内容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意味着完成()的评价项目。 A.50%-60%B.60%~70% C.70%~80%D.80%~90%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 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 A.社会教育 B.纪律和法制教育 C.心理教育 D.国防教育 16.教师的教育研究属于()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行动研究 D.理论研究 17.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理念落到实处的关健环节是() A.教学目标制定 B.教学对象分析 C.教学内容分析 D.教学身份选择 18.“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灵活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指导性原则 19.影响课堂管理效果的直接因素是()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教师的授课水平 C.学生的配合程度 D.班级规模 20.教师产生职业道德信念和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前提条件是() A.职业道德情感 B.职业道德认知 C.职业道德理想 D.职业道德意志 21.随着学习任务的难度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提高 B.逐渐下降 C.几乎不变 D.完全不变 22.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变”, 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出现在()(常考) A.6~8 岁 B.10~11 岁 C.12-13 岁 D.14~16 岁 23.在学习物理时,能够联想到学过的数学原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这种迁移是() A.自迁移 B.近迁移 C.低路迁移 D.高路迁移 24.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课堂即时表现,微调课时目标,体现了设 计教学目标的() A.发展性原别 B.即时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 25.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安排教学的做法是() A.珍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26.学生新接触一个知识领域,觉得“万事开头难”的原因是未进行()(易错) A.注意转移 B.注意分配 C.注意跳跃 D.注意调节 27.根据知识经验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 结构合理化的学习策略是() A.精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28.科学课上学生分组完成一项实验,小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独立完成 实验情况下偏少,这种现象属于() A.社会惰化 B.社会干扰 C.社会抑制 D.社会影响 29.小明害怕同老师说话,遇到问题也不敢向老师请教。为解决这一问题,老师总在小 明主动请教时立即给予表扬,老师这一行为运用了() A.强化法 B.激励法 C.需要满足法 D.引导法 30.班主任刘老师的做法是“班干部能做的班主任不做,学生能做的班干部不做”、此 班级管理方法体现了()(易混) A.平行管理原则 B.自主参与原则 C.管教结合原则 D.方向性原则 31.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32.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 A.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B.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C.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别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3.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可以将知识分为()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C.符号知识和概念知识 D.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34.下列属于冲动型学生特点的是() A.阅读理解能力强 B.信息加工策略多运用整体加エ方式 C.善于完成细节性分析的学习任务 D.反应快,善于察言观色 35.考虑到本节课涉及的知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应掌握的高一(2)班的韩老师便直 接就拓展题型进行了讲解,课后高一(2)班同学普遍反映理解内容很吃力。这说明韩老师 () A.教学设计未与学情融合 B.使用讲授策略不当 C.忽视了课堂互动与反馈 D.处于关注情境阶段 36.九宫格每格中间均有一个黑点,现要求将九个黑点用一笔连起来,而小亮却认为这 九个黑点组成了正方形,无法完成这一要求。小亮产生这一认知的原因是()(易错) A.受到表征方式的影响 B.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 C.受到无关信息的影响 D.受到功能固着的影响 37.小敏认为,这次物理实验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控制变量的选取和实验操作步骤太过复 杂。根据归因理论分析,这种归因属于()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38.“养不教,父之过”,我国历来重视亲子关系,重视父辈对子辈的家庭教育。下列 关于家庭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B.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 C.家庭教育内容更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D.家庭教育占主导地位,影响孩子的一生 39.班级最后一排的学生自习课上总爱讲话,周老师采取恰当的方法对其中一名学生进 行了批评教育,达到了以一警百的效果,自习课纪律明显改善,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期待惩罚理论 40.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程序是() A.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 B.问题一假设一整理一验证一总结提高 C.创设情境一提出假设一推理验证一总结提高 D.确定问题一创设情境一自主学习一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 号内。错选、少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10 小題,毎小题 1.1 分,共 11 分) 41.2018 年 4 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指出,通过实施教育信 息化 2.0 行动计划,到 2022 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三全”是指()
A.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 B.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 C.数字校国建设覆盖全体学校 D.信息技术应用覆盖教学全过程 42.学校安排课程表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整体性 B.迁移性 C.针对性 D.生理适宜性 43.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常考) A.尊师爱生 B.民主自由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44.幼儿园内部物质环境创设与管理要符合的基本要求是() A.整体性 B.活动性 C.开放性 D.健康性 45.使用观察法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常用的记录方式有() A.项目检核表 B.轶事记录 C.学生档案 D.评定量表 46.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及其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A.蔡元培一《中国教育改造》 B.陈琴一一《家庭教育》 C.晏阳初一《平民教育概论》 D.杨贤江一一《新教育大纲》 47.科学设置教学目标要注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