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光機組裝設計概論
內容
 簡介
 光機設計程序
 光機設計方法
 鏡片固定方式
 光機設計範例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2
光機設計定義
 光學設計觀點
 完成光學設計時所需達到的系統功能
 雜散光分析觀點
 防止不必要的雜散光影響光學系統
 光學組裝觀點
 調整機構與降低組裝的困難度
 系統測試觀點
 一併考量所需的測試治具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3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光機設計考量
 光學鏡片適當定位與夾持
 保護光學系統免於外在環境影響
 光學系統機構與主體結構間的連結介面
 鏡片組裝與調整
 調焦機構與感測器之結合介面
 去除雜光所需檔板結構
 調校與檢測時所需之夾治具
 結構穩定性與熱穩定性
 機械加工製造能力
 組裝便易性
4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光機
 實做的學問
 牽涉光學元件與機構之設計、加工、檢測
 與加工製作人員互動密切
 需考慮組裝程序與品質管制
 需考慮操作環境
 有絕大機會使用漆與膠
 光學膠、結構膠、抗振膠
5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光機設計程序
概
念
設
計
規
格
制
訂
系
統
設
計
設
計
分
析
容
差
分
析
模
型
試
驗
設
計
定
案
6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光學、機械系統設計流程
光機設計方法
 光學
 機構學
 靜力學、材料力學
 振動學、動力學
 熱傳學
 材料
7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8
光機設計輔助工具
光學設計
 ZEMAX、CODE V、 OSLO、 OPTALIX
機構設計
 SOLIDWORKS、PRO/E
雜光分析
 ASAP、TRACEPRO 、APILUX
結構分析
 ANSYS、NASTRAN
熱分析
 CFDRC、FLOTRAN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9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機械固緊原理
運動學觀念:
 根據運動學原理設計光學機械結構使各元件具有要
求之運動精度或穩定的固定位置
剛體運動:
 Translation
 Rotation
設計原則:
 自由度=6-約束數
 單一平面最多3個接觸點
 應用球、平面、圓柱、V型溝槽等實現組裝時為點
接觸
 考慮重力載荷
10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鏡頭光學元件固緊原則
 一般均將光學元件外型設計為圓形,受應力時通常僅
產生球狀變形,對光學性能影響不大
 不同光學元件有不同的定位要求
 透鏡:位於垂直參考軸(系統光軸)之ㄧ平面內且與
參考軸同心
 稜鏡、平面反射鏡:位於垂直參考軸之ㄧ平面內,
無同心要求
 濾波片、針孔:與參考軸同心
 固緊應力對折射與反射光學元件性能影響不同
 光學元件固緊後其有效通光孔徑應符合設計要求
 透鏡凹面側應在周邊倒成平面避免形成銳邊
 考慮受撓曲、溫度、振動影響時元件最穩定固緊方式
11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單透鏡固緊方式
(A)螺紋環固緊(retainer)
(B)壓邊固緊(burnished cell)
(C)緊壓環固緊(pressed-in ring)
(D)扣圈環固緊(snap ring)
(E)彈簧式固定法
(F)合成橡膠固定法
A
B
C
D
12
螺紋環固緊
 適用於光學元件的精密定位
 精確地預估軸向預置負荷的大小
 徑向保留 2~5um 裕度
 透鏡兩側的夾持點應儘量位於相同高度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13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彎矩效應
 對反射鏡光學性能的影響更大
 鏡片承受之張應力ST
P
P
S
P
3
=
T π
mt
2
2
E
⎡
⎢
⎣
(5.0
m
)1
+−
(
m
+
log)1
y
2
y
1
−
(
m
−
)1
y
2
1
y
2
2
2
⎤
⎥
⎦
m:鏡片浦松比之倒數
tE
14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應力影響
 破壞
 抗壓340Mpa,50,000 lb/in.2
 抗拉6.9Mpa,1,000 lb/in.2
 雙折射
 3.4Mpa(500 lb/in.2 )以上產生雙折射現象
15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螺紋環固緊
(A)銳緣接觸(sharp corner)
(B)弧面接觸(toroidal corner)
(C)切面接觸(tangent cone)
(D)近曲率接觸(spherical seat)
A
B
C
D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