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
报告
院 系
时 间
班 级
姓 名
姓 名
计通学院
2017 年 12 月
信 安 1502 班
贾 明 明
陈 桂 忱
姓 名
许 浩 天 ( 计 1503 )
姓 名
李 成 杰 ( 计 1501 )
北京科技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安全 班级:1502
姓名:陈桂忱(6D) 学号:41524545 实验日期:2017年12月7日
贾明明(6C) 学号:41524551
许浩天(6E) 学号:41504512(计1503)
李成杰
学号:11724048(计1501)
实验名称:简单互联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IP地址和IP网络的概念,掌握IP分组格式。
初步理解网络互联思想。
掌握ARP协议。
理解直连路由和缺省路由。
理解ICMP协议。
实验仪器:
路由器一台。
交换机两台。
网线若干。
PC机2-3台。
实验原理:
计算机(主机或路由器)的接口通过链路连接在一起,链路可以是电缆,光纤,集线器
或交换机等等,也可以是无线通信的空间。这些计算机间可以直接使用数据链路协议进行通
信,我们一般说它们是相邻的,或者说它们在一个“数据链路”上,也可以直接说它们在一
个网络上。
一般用子网(subnet)或数据链路(data link)来称呼一个网络,这里我们不来区分
子网、数据链路和网络这三个术语,可以认为它们都描述了一件事:即这些计算机的接口通
过链路直接相连,之间直接使用数据链路协议通信,而不通过其他计算机转发数据。在设置
IP地址时,应保证这些接口的IP地址网络前缀相同。
路由器同时属于多个网络,因为它的不同接口在不同网络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
以说路由器将互联网划分成不同的网络。
普通的二层交换机是链路的一部分。三层交换机如果开启了三层功能(网络层功能),
应被看作是路由器。
为了理解互联的含义,我们从最简单的网络互联开始,也就是利用一个路由器将两个网
络互联在一起。路由器连接了两个以太网链路,两个以太网链路可以用交换机来组建。
要想使两个以太网成为IP网络,必须为两个局域网赋予IP地址前缀,使用前缀来标识两个网
络中的所有可分配IP地址(地址块)。这两个IP前缀不能有交集,不能有一个地址块是另一
个地址块子集的情况,因为不能有一个IP地址同时属于两个物理网络。
有了以上的思路,如果将网络结点在物理上连接后,就可以将两个网络配置出来。这是
通过配置网络中的PC机的“网络实验”接口和路由器接口的地址来实现的。PC1和路由器左
边接口的IP地址前缀要相同,PC2和路由器右边接口的IP地址前缀要相同。
另外,因为一个网络中的结点间可以直接访问而不通过路由器,不同网络中的结点要互
相访问,就要通过路由器进行转发,所以需要把路由器的地址告诉该结点。这是通过配置PC
即接口的“默认网关”来实现的,“默认网关”就是路由器的和该结点接口连接在一个网络
之上的地址。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设计拓扑图
(2) 选择实验设备,根据拓扑图连线;
(3) 根据实际连线调整或细化拓扑图;
(4) 为拓扑图中的不同网络分配地址,即分配IP前缀(地址块);
(5) 为主机的网络实验卡和路由器接口分配地址;
(6) 配置主机的默认网关地址;
(7) 使用ping命令测试主机之间以及主机和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记录数据并分析。
实验数据:
(1) 最终设备连接图(细化的拓扑图)。
(2) 网络地址设计结果。
PC1地址:
PC2地址:
(172.15.5.11为PC2修改地址)
(3) 结点(接口)地址设计结果。
G 0/0:
G 0/1
(172.15.5.10为修改接口)
(4) 路由设计结果。
(5) 配置命令。
修改ipv4和网关命令:
netsh
int
ip
set address “网络实验” stat ipv4 掩码 网关
设置路由地址:
int gi0/0
ip address 路由地址 掩码
(6) 路由表(转发表)。
(7) Wireshark捕获的封装的相关协议的数据链路帧;
实验数据处理:
(1) 根据IP分组格式分析一个IP分组头部;
(2) 分析ARP request和ARP response 一对;
答:
整个APR的体系基本上就是APR Request和Response组成。从作用而言,他们主要是可
以分为两类。
1. 以APR Request 的形式发送广播,请求自己的MAC地址,目的是探测局域网中是
否有跟自己IP地址相同的主机,也就是常说的IP冲突,如下:正常情况下,这样的报文是不
会有回复的,如果有,则说明有冲突发生。
2. 以APR Response的形式发送广播,它通常只是为了把自己的APR信息通告/更新给
局域网全体,这种Response不需要别人请求,是自己主动发送的通告。
这两种APR帧虽然都是广播发送的,但不同目的,从帧结构上来说,前者注重的是Target
Internet Address,而后者注重的是Sender Hardware Address 和Sender Internet Address。
(3) 分析ICMP echo和ICMP echo reply一对。
答:
Ping 实际上利用的就是ICMP ECHO 和ICMP ECHO REPLY包来探测主机是否存在,
所以ping程序的流程十分简单:发生ICMP
ECHO----> 接受ICMP ECHO REPLY包
发送ICMP ECHO 包时填充Identifier为进程ID,Sequence Number 为从0递增计
数,data填充为发送时间
接受ICMP ECHO REPLY包时检查Identifier,Sequence Number是否正确,通过
IP报头的原地址字段获得回送报文的主机地址是否正确。
实验结果与分析:
清空 PC1 和路由器 R 的 ARP 缓存之后,从 PC1 ping PC2,尝试捕获从 PC1 发出 ARP request
开始到收到 ICMP echo reply 报文为止的所有帧,分析每个帧的作用。
北京科技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安全 班级:1502
姓名:陈桂忱(6D) 学号:41524545 实验日期:2017年12月14日
贾明明(6C) 学号:41524551
许浩天(6E) 学号:41504512(计1503)
李成杰
学号:11724048(计1501)
实验名称:VLAN 实验
实验目的:
理解 VLAN 的作用。
理解三层交换的作用。
学习 VLAN 配置方法。
实验仪器:
三层交换机一台,二层交换机一台。
PC 机三台。
网线若干。
实验原理:
VLAN 即 Virtual
LAN,在 IEEE 802.1q 标准中定义。VLAN 是以太网交换机提供的一种
服务:可以通过配置,将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结点划分为与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这些逻辑组组
成了不同的广播域,不同逻辑组中的结点间无法直接在数据链路层通信。可以按接口、MAC
地址或 IP 地址来划分 VLAN,这里主要介绍按交换机的接口进行 VLAN 划分的方法。
VLAN 可以在互联的多个交换机上通过配置命令创建,主要使用 VLAN ID 来标识,也可
以给不同 VLAN 分别赋予一个易记的别名。在交换机上将连接主机(或路由器)的接口加到
创建好的 VLAN 中,这些接口及其连接的节点即构成了一个逻辑组。连接交换机的接口一般
配置成“trunk”,在这些 trunk 接口间交换带 VLAN
Tag 的数据帧,VLAN Tag 中 包 括
VLAN ID, 用来保证帧只在一个 VLAN 逻辑组内传递,不同逻辑组中的节点互不干扰。
接口有多种模式,常用的有两种模式:
access 模式:该接口加入了某个 VLAN(通过 VLAN ID 标识)。 l
trunk 模式:该接口即用于在交换机之间转发带 VLAN 标记(tag)的帧。
例如,如图 3-1(a)所示的连接。在没有创建和划分 VLAN 前,所有节点属于交换机缺
省状态下的 VLAN,即 VLAN 1。节点的逻辑关系如图 3-1(b)。
创建两个 VLAN(如图 3-2(a)):VLAN10 和 VLAN20,将两个交换机的三个接口加入两个
新创建的 VLAN,并将两个交换机互联的接口设置为 trunk 模式,这样 PC1 和 PC3 属于
VLAN10,PC2 属于 VLAN20,结点间的逻辑关系如图 3-2(b)。其余无关接口仍然属于缺省的
VLAN1,在图中未画出。
交换机的接口间关系如图 3-3 所示,其中两个交换机的 F0/2 间建立了 trunk 关系,即
会传输增加了 VLAN Tag 的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