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吉林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乙级.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2 年吉林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乙级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 答案。 请开始答题: 1.1/2,4/3,9/5,2,( ) A.21/11 B.25/9 C.25/13 D.13/12 【解析】C。原数列可以化为 1/2、4/3、9/5、16/8。分子列:1、4、9、16、(25)是 平方数列,分母列:2、3、5、8、(13)是递推和数列。则数列未知项为 25/13,故正确答 案为 C。 2.-1,6,25,62,( ) A.87 B.123 C.150 D.109 【解析】B。原数列:-1、6、25、62、(),立方数列:13、23、33、43、53,修正项: -2、-2、-2、-2、-2。原数列未知项为 53-2=123,故正确答案为 B。 3.0.5,1.5,7.5,52.5,( ) A.472.5 B.415.5 C.387.5 D.315.5 【解析】A。原数列:0.5、1.5、7.5、52.5、(472.5),后项除以前项:3、5、7、 (9)为等差数列。故正确答案为 A。 4.5/6,6/11,11/17,17/28,( ) A.28/42 B.28/43 C.28/45 D.28/44 【解析】C。后项的分子与前项分母相同,后项的分母为前项分子与分母的和。未知项 的分子是 28,分母是 17+28=45,即未知项是 28/45,故正确答案为 C。 5. 3 , 11 ,5,3 5 ,( ) A. 65 B. 71 C. 103 D. 141 【解析】B。将原数列改写为 3 , 11 , 25 , 45 ,其根号中的数构成新数列 3、 11、25、45。新数列 3、11、25、45、(71),后项减前项:8、14、20、(26)为等差数 列。因此未知项为 71 ,故正确答案为 B。 6.出租车司机李师傅有午睡的习惯,一天他睡午觉醒来,发现手机没电,手表停了,
于是他只能打开收音机等待交通电台整点报时,如果他等待报时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则这 种可能性的大小为( )。 A.1/2 B.1/3 C.1/4 D.1/6 【解析】C。据题意,李师傅等待报时的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即在 45-60 分的这段时 间内,可以听到报时。所以听到报时的可能性是 15/60=1/4,故正确答案为 C。 7.某军训部队到打靶场进行射击训练,队员甲每次射击的命中率为 50%,队员乙每次 射击的命中率为 80%,教练规定今天的训练规则是,每个队员射击直到击中一靶一次则停止 射击,则队员甲今天平均射击次数( )。 A.2 次 B.1.25 次 C.2.5 次 D.1.5 次 【解析】A。期望是 1,根据期望公式,甲平均射击次数为 1÷0.5=2。故正确答案为 A。 期望公式:期望=概率×次数。 8.为迎接校运动会学生会决定将 160 把折扇平均分给甲乙两个社团,由于乙社团另有 任务,所以甲社团开始工作 3 小时后,乙社团才开始工作,因此比甲社团推迟 20 分钟完成 任务,已知,乙社团每小时制作折扇个数是甲三倍,则乙社团每个时制作( )个。 A.45 B.60 C.75 D.90 【解析】B。设甲每小时完成 N 个,则乙每小时完成 3N 个,根据题意可得方程如下: 80÷N-3+1÷3=80÷3N,解得 N=20,则 3N=60,即乙每小时完成 60 个,故正确答案为 B。 9.从分别写有数字 1、2、3、4、5 的 5 张卡片中,任取两张,把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字 作为十位数,第二张卡片上的数字作为个位数,组成一个两位数,则组成的数是偶数的概 率( )。 A.1/5 B.3/10 C.2/5 D.1/2 【解析】C。此题相当于求抽到第二张卡片是偶数(2 或 4)的概率,即概率为 2/5。故 正确答案为 C。 10.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甲工程队修了 500 米以后,乙工程队来修,以往资 料显示,乙工程队的效率是甲工程队的 2 倍,乙工程队修 600 米公路所用的时间比甲工程 队修 500 米公路时间还少 20 天,甲工作队效率是( )米/天。 A.25 B.15 C.20 D.10 【解析】D。解析 1:根据题意,甲乙工程队的效率比是 1:2,则工作时间比是 2:1, 假设乙工程队修 500 米的时间是 x 天,则甲工程队需要用时 2x,而乙工程队修 600 米的时
间是(6/5)x,从而有 2x-(6/5)x=20,解得 x=25,所以甲工程队修 500 米的时间是 50 天,则效率为 500÷50=10 米/天,故正确答案为 D。 解析 2:甲乙工作时间比是 2:1,乙工程队修 500 米的时间和修 600 米的时间是 5:6, 联立则有甲修 500 米时间和乙修 600 米的时间是 10:6=5:3,由于差值是 20 天,所以甲 修 500 米的时间是 5×20÷2=10 天,则其效率是 500÷50=10,故正确答案为 D。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 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1.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一下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一个时 期、一定程度上对知识对科技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______的官场沉疴。 填入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本主义 B.沾沾自喜 C.官官相护 D.陈陈相因 【解析】D。根据题干语境可知,材料意在表达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对政治生态的改变, 强调“变化”。D 项“陈陈相因”,指仓中粮食逐年累加,久而不食,则变为陈粮,后以此 比喻处理问题因袭旧法毫无改进,强调“无变化”,与“官场沉疴”相对应,由“避免” 可知,D 项表意正确。A 项“本本主义”,指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 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强调“死板、僵硬、脱离实际”;B 项“沾沾自喜”,形容 自以为好而洋洋得意的样子,强调“得意”;C 项“官官相护”,指各级官府衙门之间狼狈 为奸,串通一气,互相袒护,使人民蒙冤受害,申诉无门,强调官场丑态,均不符合语境, 故不选。故正确答案为 D。 12.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 10 月 11 日揭晓,______文坛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奖,他成为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一时间,他的作品______,网上书城的存货被一扫 而空,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热潮,莫言很______,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 “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闻名 风靡全国 不以为然 B.蜚声 洛阳纸贵 不以为意 C.蜚声 倾囊而出 兴味索然 D.闻名 如数家珍 从容不迫 【解析】B。先看第一空,“蜚声”指闻名于,文坛作为地点,可做“蜚声”的状语, 而“闻名”后不可直接跟文坛,“蜚声文坛”为固定搭配,故排除 A、D 项;再看第二空, B 项“洛阳纸贵”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由“网上书城的存货被一扫而空,对于因得 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热潮”可知,材料正是在说明莫言的著作风行;C 项“倾囊而出”把包 袋全部倒出来,指付出自己的所有,材料中并无体现。故排除 C 项。此外,也可第三空入 手,B 项“不以为意”强调不把事情放在心上;C 项“兴味索然”强调不感兴趣,由语境可 知,材料强调莫言不把卖书热放在心上。故正确答案为 B。 13.计算机时代,字库就在我们每个人手边。当我们在电脑上用文字处理软件打出一 篇文章,想要给它换上一种好看的字体时,我们其实就已经在与字库打交道了。但很多人 并不知道,目前我国汉字字库仅 421 款,而比邻的日本,汉字字库则多达 2973 款。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我国汉字字库数量不及日本 B.我国汉字字库中的字体不够多 C.我国汉字的字体不及日本 D.计算机时代,字库是文字处理必需品 【解析】B。材料先介绍字库,然后用中国与日本字库中的字体数量作比较,来说明我 国汉字字库中的字体少。其中“但是”表转折,转折后的内容为主旨意,由此可知 B 项正 确。A 项偷换主体,材料讲的是字库中的字体款式不及日本,而非字库数量,故不选;C 项 偷换概念,材料强调字体数量不及日本多,而非质量的比较;D 项偏离主旨,故均不选。故 正确答案为 B。 14.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称,微博问政也存在无序发展的问题,认为群众通 过个人微博举报一方面容易打草惊蛇,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人身安全带来一些问题,林教 授说,我还是赞同公众通过正常渠道的反应官员腐败问题,对林教授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微博反腐因网络暴力而失序 B.微博不是反腐的首选途径 C.微博反腐弊大于利
D.微博反腐安全成本高 【解析】B。材料先讲“网络问政存在无序的发展问题”,然后指出微博举报的具体问 题,最后表明态度“赞同公众通过正常渠道”来反腐,即承认微博并非反腐最佳途径,故 B 项正确。C、D 项偏离材料重点,A 项“网络暴力”材料并未提及,均不选。故正确答案为 B。 15.香港大学近年在内地招生的面试题目为:你对现今高房价有什么看法?怎样看待 中医和西医?星巴克进中国会带来什么影响?你怎样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 官捐赠?甲流感爆发,不少香港孩子们停课回家,但他们的家长却认为要上班不能照顾他 们,是否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政策保障孩子的利益? 对面试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贴近百姓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B.引领价值取向,彰显人文关怀 C.敲响教育警钟,引发独立思考 D.视野宽阔无边,答案丰富多彩 【解析】C。由面试题目中的“房价”、“甲流感爆发”问题可知,这些均与百姓生活 息息相关,也是社会热点问题,故 A 项理解正确;“器官捐赠”、“中西医”问题则关乎 人文关怀,故 B 项理解正确;这些问题均为开放性话题,并无标准答案,而且内容丰富, 故 D 项理解正确。C 项偏离题意,理解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 C。 16.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 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 小。只有到了 20 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 界——大自然。 对“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人类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 提高动植物的质量 B.环境决定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生物也反过来决定环境的变迁 C.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完全由环境和人类造成 D.到了二十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获得了足够的力量能够决定环境的变迁 【解析】A。由材料最后一句可知,“足够的力量”指的是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 自然环境包括动植物的质量,故 A 项正确。B 项将““足够力量”的主体扩大到“生物”,
故不选;C、D 项过于绝对,故不选。故正确答案为 A。 17.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 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 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 “相机破例”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B.等待时机,破除习惯 C.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解析】C。定于语境,由“因此”可知,“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 它不得不变”一句是“相机破例”的条件,而“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则是 “相机破例”的结果,综合来看相机破例即顺应形势作出改变,C 项正确。A、B 项中的“时 机”和 D 项的“不拘一格”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不选。故正确答案为 C。 18.《你幸福吗?》在《新闻联播》连续播出了 8 天,引起网络热议。以“你幸福吗” 为关键词的搜索,也有超过 5600 万的词条。而最开始爆红的,无疑是哪位回答“我姓曾” 的大爷,很难想象,这样的“雷人回复”在以前的央视播出。 对文段信息的提炼不当的( )。 A.这档节目颠覆了许多人心中对央视的传统现象 B.《新闻联播》每一次细小的改变都会引发舆论的关注 C.央视新闻开始将麦克风交给普通人,倾听他们的声音 D.央视新闻与普通人之间的语境存在巨大差别 【解析】D。本段材料强调央视播出节目后引起热议,并且借“雷人回答”指出央视节 目发生的变化。由“很难想象”可知,央视传统现象被颠覆,故 A 项提炼恰当;由“超过 5600 万的词条”可知,B 项正确;央视采访普通人,对他们的声音不加改动,直接在新闻 联播上播出,恰恰代表着央视开始倾听普通人的声音,故 C 项提炼恰当。D 项偏离重点。故 正确答案为 D。 19.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 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 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根据文段判断,中国要在世界范围发挥文化影响力,最该提倡的做法是( )。 A.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或者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
B.以思想统一为目的.覆盖或同化他国思想,广建孔子学院,弘扬中华文化 C.发育中国文化根苗,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同他国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D.接受西方思想,拿来外国做法,完善、改造和发展世界文化 【解析】C。由材料可知,中国提高文化影响力,提倡的做法是“参与其中,共同解决 世界难题”。具体分析选项可知,C 项“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体现“参与其中”,“同他 国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体现“共同解决世界难题”,为最提倡的做法,C 项正确。A 项没有体现解决难题,比较片面;B 项强调“同化”与“思想统一”,与题意相违背;D 项 歪曲题意,“接受西方思想”与题意不符,均不选。故正确答案为 C。 20.穿越传统的“穿越”,对象是空间,如“穿越边境”“穿越沙漠”;现在大作的 “穿越”,则是“穿越时空”的简称,是文艺作品中一种展开情节的大作手段。穿越电影、 穿越电视剧、穿越小说等配合的特点,是人物会不断地往来于不同的时空。这种时空的乱 容易造成受众的费解或误解,于是,“穿越”又有了“玄”“乱”“令人莫名其妙”等意 思。该段内容主要说明( )。 A.“穿越”一词被赋予了新含义,有了“玄”、“乱”等意思 B.“穿越”成为文艺创作中一种展开情节的流行说法 C.因时空的错乱,“穿越”作品容易给受众造成误读 D.“穿越”作品中的任务可以自由地往来于各个时空 【解析】D。根据关键词“于是”可知,材料整体构成总结关系,总结内容即为材料主 旨,所以 A 项为材料强调的主要内容。B 项为现象说明,并非材料重点;C 项为原因,并非 主旨所在;D 项为对穿越的具体阐释,并非重点,均不选。故正确答案为 D。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21.将下列图片按规则分成两组,正确的是( )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④⑤,②③⑥ 【解析】C。①④⑥都是平面图形,②③⑤都为立体图形,故正确答案为 C。 2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解析】B。第一行汉字都含有“人”,第二行汉字都含有“虫”,第三行汉字都含有 “心”,故正确答案为 B。 2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