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部分
共 50 分
选择题部分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2020 年 6 月 21 日,夏至。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当天,地球运行到图中的 (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 当天,济南 ( )
A. 黑夜时间达到一年之中最长
B. 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之中最长
C.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最低
D. 正午物体影子达到一年之中最长
【答案】1. A
2.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2020 年的 6 月 21 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的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地球是运
行在图中的①处,故选 A。
【2 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6 月 2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位于北温带的济南黑夜时间达到
一年中最短,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高,正午影子达到
一年中最短,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有关知识。
济南七星台被评为最美夜空拍摄地,下图是七星台风景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3. 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
A. 丘陵
B. 平原
C. 山地
D. 高原
4. 图中拍摄夜空的最佳地点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 C
4. C
【解析】
【分析】
【3 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图示地区等高线密集且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上,地形崎岖,是五种地形中的山
地,故选 C。
【4 题详解】
图示区域拍摄夜空最好的地点是图中海拔最高的丙地,这里海拔高视线好,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
5.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是 ( )
A.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 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D. 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故 A 正确。中纬度地区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故 B 错误。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
降水少,故 C 错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 D 错误。故选 A。
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马六甲海峡
D. 土耳其海峡
6. 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是 ( )
A. 白令海峡
C. 直布罗陀海峡
7. 甲国家和乙地区 ( )
A. 都位于“十字路口”
B. 都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 都大部分位于热带
D. 都是华人华侨集中地
8. a、b 两条河流 ( )
A. 都发源于喜马拉雅山
B. 都自东向西流
C. 都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D. 下游都是水稻产区
【答案】6. B
7. C
8. D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以上四个海峡中,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是马六甲海峡,该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
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选 B。
【7 题详解】
图中甲国家是印度,乙是东南亚,乙是“十字路口”,故 A 错误。甲国家是南北高、中间低,
乙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故 B 错误。甲和乙都大部分位于热带,故 C 正确。乙地区是华人、
华侨集中的地区,甲国家分布较少,故 D 错误。故选 C。
【8 题详解】
a、b 两条河都发源于青海省,并不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故 A 错误。a 表示的长江自西向东
注入海洋,b 是自北南向注入海洋,故 B 错误。两条河流都没有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故 C
错误。两河流的下游都是水稻产区,故 D 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亚洲分区及特色。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信息反映出 ( )
A.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B. 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 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
D. 巴西热带雨林面积广
10. 美国主要从巴西进口 ( )
A. 小麦
B. 咖啡豆
C. 温带水果
D. 手机
【答案】9. C
10. B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察美国和巴西的农业和工业特点。
【9 题详解】
左图反映的是美国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与美国高新技术无关,故 A 错误。右图反映
的是巴西矿产与工业分布,没有反映巴西的地形特点,故 B 错误。左图反映的是美国农业地
区生产专业化程度高,故 C 正确。右图反映的是巴西矿产与工业分布,没有反映巴西的热带
雨林分布,故 D 错误。故答案选择 C。
【10 题详解】
美国主要位于北温带,主要以小麦等温带作物为主,由于缺少热带面积,因此热带农作物需
要进口,例如咖啡等,故 B 正确。故答案选择 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善于阅读地图,分析地图反映的主要内容。
为了标示南极点的位置,科考队员在南极点设立了实体标志。由于南极冰盖在重力作用
下始终处于不断运动状态,从而导致南极点实体标志发生移动。为此,每年 12 月科考队员
都要重新测定南极极点,并在准确的位置上设立新标志。下图是南极地区 1 月平均气温分
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科考队员每年为南极点重新设立标志时,发现旧标志总是在新标志的 ( )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
12. 图示时间内,南极地区 ( )
A. 南极点气温最低
B.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升高
C. 等温线与纬线完全平行
D. 正值暖季,适合开展科考活动
【答案】11. D
12. D
【解析】
【分析】
【11 题详解】
南极点为地球的最南端,其四周全是北。因此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朝向北。
故旧标志应在新设标志的北方。故选:D。
【12 题详解】
据南极地区等温线图可知,南极点的气温在零下 20℃--零下 30℃ 之间,最低地区可达零下
30℃以下,故 A 错误。气温值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故 B 错误。气温除受纬度的影响外,
还受地形的影响,南极地区的等温线与纬线不完全平行,故 C 错误。图示为南极地区 1 月平
均气温分布图,1 月正值南半球夏季即暖季,适合开展科考活动,故 D 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及科学考察。
下图是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的地理变化规律是 ( )
A. 地势逐渐降低
B. 降水量逐渐增多
C. 气温逐渐降低
D. 河流水量逐渐变大
【答案】13. A
14. C
【解析】
【分析】
【13 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四条地理分界线中,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①,是从黑龙江黑河至云
南省腾冲一线,故选 A。
【14 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的是自南向北我国气温越来越低,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
低,降水量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河流水量向北越来越小,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分界线及差异。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头一回幽幽深山中尝呀野果哟,头一
回清清溪水边洗呀小手哟,头一回赶场逛了山里的大世界,头一回下到河滩里我看了赛龙
舟……”歌曲《小背篓》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5. 歌词中描述的地区最可能是 ( )
A. 地势低平的江南水乡
B. 黄沙漫天的西北大漠
C. 白山黑水的东北林海
D. 山清水秀的湘西山区
16. 该地区典型的土特产是 ( )
A. 椰子
B. 野山笋
C. 西湖藕粉
D. 哈密瓜
【答案】15. D
16. B
【解析】
【分析】
本题借小背篓这一歌曲考察湘西地区的民居与农作物。
【15 题详解】
从材料中的吊脚楼、深山和赛龙舟等关键词可以推断歌词中所描绘的地区最可能是湘西山
区,湘西山区由于多山,平地少,因此民居多是依河而建的吊脚楼。故答案选择 D。
【16 题详解】
湘西地区地处亚热带,椰子主要分布在热带,故 A 错误。湘西山区多山且气候湿热,山中多
野山笋,故 B 正确。西湖藕粉主要分布在西湖地区,故 C 错误。哈密瓜主要分布在光照充足
的西北内陆地区,比如新疆等,故 D 错误。故答案选择 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湘西地区的典型民居和特产。
下图是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