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
D.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探究型.
根据题意可知△AEG≌△BEF≌△CFG 三个三角形全等,且在△AEG 中,AE=x,AG=2﹣
x;可得△AEG 的面积 y 与 x 的关系;进而可判断得则 y 关于 x 的函数的图象的大致
形状.
解:∵AE=BF=CG,且等边△ABC 的边长为 2,
∴BE=CF=AG=2﹣x;
∴△AEG≌△BEF≌△CFG.
在△AEG 中,AE=x,AG=2﹣x,
∵S△AEG= AE×AG×sinA=
x<2﹣x);
∴y=S△ABC﹣3S△AEG= ﹣3× x<2﹣x)=
< x2﹣ x+1).
∴其图象为二次函数,且开口向上.
故选 C.
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另外
要求能根据函数解读式判断函数图象的形状.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点
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
11.<4 分)<2018•天水)已知点 M<3,﹣ 2),将它先向左平移 4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3
个单位后得到点 N,则点 N 的坐标是 <﹣1,1) .5PCzVD7HxA
考
点:
分
析:
解
答:
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
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解:原来点的横坐标是 3,纵坐标是﹣2,向左平移 4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3 个单位
得到新点的横坐标是 3﹣4=﹣1,纵坐标为﹣2+3=1.
则点 N 的坐标是<﹣1,1).
故答案填:<﹣1,1).
解题关键是要懂得左右平移点的纵坐标不变,而上下平移时点的横坐标不变,平移
变换是中考的常考点,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
移加,下移减.
点
评:
12.<4 分)<2018•天水)从 1 至 9 这 9 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数,使它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的概率是 .jLBHrnAILg
考
点:
分
析:
解
答:
概率公式.
从 1 到 9 这 9 个自然数中,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只有 6 一个,所以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的概率是九分之一.
解:∵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只有 6 一个,
∴P<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 .
故答案为: .
点 本题考查了统计与概 率中概率的求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
评: 数之比.
13.<4 分)<2018• 天水)已知分式
的值为零,那么 x 的值是 1 .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计算题.
分式的值是 0 的条件是,分子为 0,分母不为 0.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解:根据题意,得
x2﹣1=0 且 x+1≠0,
解得 x=1.
故答案为 1.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
子为 0;<2)分母不为 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点
评:
14.<4 分)<2018•天水)如图所示,在梯形 ABCD 中,AD∥BC,对角线 AC⊥BD,且
AC=12,BD=5,则这个梯形中位线的长等于 6.5 .xHAQX74J0X
考
点:
分
析:
解
答:
梯形中位线定理.
作 DE∥AC,交 BC 的延长线于 E,则四边形 ACED 为平行四边形,根据已知及平行四
边形的性质得梯形的中位线等于 BE 的一半,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 BE 的长,从而不
难求得其中位线的长.
解:作 DE∥AC,交 BC 的延长线于 E,则四边形 ACED 为平行四边形
∴AD=CE
∵AC⊥BD
∴∠BDE=90°
∴梯形的中位线长=
15.<4 分)<2018•天水)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实验田,分别收获小麦 9000kg 和
15000kg.已知第一块实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 3000kg,若设第一块实验田每公顷
的产量为 xkg,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LDAYtRyKfE
考
点:
分
析:
解
答: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关键描述语是:“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实验田”;等量关系为:第一块实验田的面
积=第二块实验田的面积.
解:第一块实验田的面积为:
,第二块实验田的面积为:
.方程应该
为:
.
点
评: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在于找相等关系,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是解
决问题的关键.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6.<4 分)<2018•天水)已知⊙O1 的半径为 3,⊙O2 的半径为 r,⊙O1 与⊙O2 只能画出两条
不同的公共切线,且 O1O2=5,则⊙O2 的半径为 r 的取值范围是 2<r<8 .Zzz6ZB2Ltk
考
点:
分
析:
解
答:
首先根据两圆的公切线的条数确定两圆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一圆的半径和圆心距
确定另一个半径的取值范围;
解:∵⊙O1 与⊙O2 只能画出两条不同的公共切线,
∴两圆的位置关系为相交,
∵⊙O1 的半径为 3,⊙O2 的半径为 r,O1O2=5,
∴r﹣3<5<r+3
解得:2<r<8.
故答案为:2<r<8.
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本题的关键是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点
评:
17.<4 分)<2018•天水)如图所示,在△ABC 中,BC=4,以点 A 为圆心,2 为半径的⊙A 与
BC 相切于点 D,交 AB 于点 E,交 AC 于点 F,且∠EAF=8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4
﹣ π .dvzfvkwMI1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切线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
计算题.
连结 AD,根据切线的性质得 AD⊥BC,则 S△ABC= AD•BC,然后利用 S 阴影部分=S△ABC﹣S 扇形
AEF 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 解:连结 AD,如图,
答: ∵⊙A 与 BC 相切于点 D,
∴AD⊥BC,
∴S△ABC= AD•BC,
∴S 阴影部分=S△ABC﹣S 扇形 AEF
= ×2×4﹣
=4﹣ π.
故答案为 4﹣ π.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
式.
点
评:
18.<4 分)<2018•天水)观察下列运算过程:S=1+3+32+33+…+32018+32018 ①,rqyn14ZNXI
①×3 得 3S=3+32+33+…+32018+32018 ②,
②﹣①得 2S=32018﹣1,S=
.
运用上面计算方法计算:1+5+52+53+…+52018=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整式的混合运算.
整体思想.
首先根据已知设 S=1+5+52+53+…+524+525 ①,再将其两边同乘 5 得到关系式②,②﹣
①即可求得答案.
解:设 S=1+5+52+53+…+52018 ①,
则 5S=5+52+53+54…+52018②,
②﹣①得:4S=52018﹣1,
所以 S=
.
故答案为
.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考查了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题目难度不大,解
题时需细心.
点
评: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8 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及演算过程)
19.<10 分)<2018•天水)Ⅰ.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