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 旨,着重培养学生的( )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良好习惯和自主意识 C.良好个性和品德 D.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2.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年修订)规定的是( )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 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 C.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 D.对违反学校管理体制的学生,学校经教育无效后,可以开除 3.贯彻新课程“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的是( ) A.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4.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 C.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D.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5.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学 B.个别化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制 6.与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一致的是( ) A.学习不依赖于学习者以前的经验 B.学习过程是自己对意义的理解过程 C.学习是接受知识 D.学习者必须建构起自己的意义 7.对教学与考试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 A.学生的负担很重,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无可厚非 B.学校教学方式不需要与考试的测量方法完全一致 C.就统一的纸笔测试而言,学科教学内容有些可测,有些不可测 D.考试结果为教学提供了反馈 8.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10.阅读、写作、运算技能是( ) A.运动技能 B.动作技能 C.策略技能 D.心智技能 二、简答题 1.怎样进行概念性知识的教学? 2.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什么? 3.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有哪些? 4.假如你是班主任,应从哪些方面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三、材料分析题 1.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你对这种观点有何 看法?谈谈怎样备课。 2.以下是两位老师对同一名学生写的操行评语: 【评语一】该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有时迟到,有时不按时交作业,成绩较差,在清洁卫生
活动中表现还算积极,与老师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评语二】你热心参加集体活动,能配合体育委员参加工作,对班长的工作也能大力协助和 支持,很好地履行卫生委员的职责,受到好评。在学习方面,主观上想努力,但力度不够, 成绩尚不够理想,希望进一步学习学生行为规范,力争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在学业方面得到更大进步。 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评价这两则评语,并谈谈写评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素质教育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C【解析】义务教育不收学杂费,学校不可开除违反学校管理体制的学生,义务教育实行 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3.B【解析】新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 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4.C【解析】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资源 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 5.D【解析】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课程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6.B【解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依赖于学习者以前的经验的,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 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并非必须要建构自己的意义。 7.A【解析】考试内容和教学内容应该围绕教学大纲制定。 8.B【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事物时,对外来刺激有进行选择性加工的能力。当 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 中区分出来。用红笔划出重点利用的是知觉的选择性。 9.A【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会知识的不如勤于学习的,勤于学习的不如喜欢学习的。它 体现的是学习兴趣的内部动机的作用。
10.D【解析】心智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智力活动 方式,如阅读技能、写作构思技能、观察技能等。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2.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3.(1)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管理能力; (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备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是教师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教 师备课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1)第一条评语生硬,提的缺点较多,对学生的优点不重视,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条评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在肯定之余提出合理的批评,并给出建议,有利 于学生的发展。
(2)操行评定是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进行的综合评价,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应该以积极肯定的语气来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用建议的语气写出学生的不 足之处,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的期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