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四川西南石油大学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1年四川西南石油大学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
2021 年四川西南石油大学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原理家是:(C ) A.亨利•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 C.泰罗 D.德鲁克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D) A.认为人不仅具有物质方面的要求,更重要的具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 B.领导的责任不仅在于对职工的监督管理,应通过增强职工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来提高生产效率; C.在正式组织中,往往存在非正式组织; D.最高管理者应避免处理中作中的细小问题,集中精力与“例外”或重大问题的处理。 3、管理控制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A) A.建立控制标准、分析差异产生原因、采取矫正措施 B.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原因、建立控制标准 C.建立控制标准、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原因 D.分析差异产生原因、采取矫正措施、建立控制标准 4、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产生新思想、拟定被选方案的方法。在运用头脑风暴法时,人们在发言 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原则,除了:(D) A.不许批评 B.多多益善 C.允许补充 D.避免观点针锋相对 5、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 视:(A) A.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 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6、“每一位职工只能接受一位上级的指挥”,这句话体现了: (B) A.分工原则 B.统一指挥原则 C.统一领导原则 D.等级链原则 7、我们经常所说的“1+1〉2”,反映了管理学原理中的哪项原理: (D) A.动态原理 B.人本原理 C.效益原理 D.系统原理 8、当代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B ) A.管理层次复杂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管理幅度日益减少 D.直式结构更受欢迎 9、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越少,其管理幅度就会: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10、选聘管理者主要包括填写(1)填写申请表、(2)初步面谈、(3)测验、(4)体检、 (5)录用面试、(6)上级主管批准等工作,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为:(A) A.(1)—(2)—(3)—(5)—(4)—(6) B.(2)—(1)—(3)—(5)—(4)—(6)
C.(1)—(2)—(3)—(5)—(6)—(4) D.(2)—(3)—(1)—(5)—(6)—(4) 二、名词解释 目标管理\职能职权\组织结构\企业社会责任 1、目标管理:以系统的方法集合许多关键管理活动,使组织中的上下级共同商定组织的总 目标及围绕总目标的部门和个人目标,并有意识地引导人们通过协调和支持来有效地达成组织和 个人目标的全面的管理系统。 2、职能职权:是指参谋人员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直线主管的那部分权力,它是经由直线 主管的授权而产生的。具体来说,它是由直线主管向参谋机构和人员授权,允许其按照规定的程 序和制度,在一定职能范围内做出规定,向下一级直线部门和人员发布指示、提出要求的权力。 3、组织结构:组织内部各要素发生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或者说是组织内各要素相 互联接的框架,一般可用组织系统图来简单地表示。包括: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与 分权性。 4、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 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 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 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德尔菲法 三、简答题 1、简述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答: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首先它们具有数量上的反比例关系。在组织 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管理幅度,就会减少管理层次;反之,减少管理幅度,就会增加管理层 次。其次,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而管理幅度则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管理幅度决 定着管理层次。同时,管理层次也对管理幅度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什么是扁平式结构与直式结构,它们各自有哪些优缺点?P199-200 按照管理幅度的大小和管理层次的多少,分为:扁平式结构和直式结构。扁平式结构,又称 横向结构,是指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结构,它具:有利于缩短基层与上层组织之间的距离, 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信息沟通渠道短捷,信息纵向流通快,可降低管理费用,下级有较多自 主权;上级可以很好训练下级有潜能的人员。缺点:不能很好地监督下级,易造成管理混乱;管 理幅度大,也会加重同级间相互沟通联络的困难。 直式结构,是指管理幅度小而管理层次多的结构,它具:分工明确、管理严密、上级对下级 可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监督,还可以给下级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缺点:易增加管理费用,各层 次部门协调困难,信息沟通困难,效率下降,影响下级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3、什么是矩阵结构?它的优缺点有哪些?
矩阵结构是在最高管理者领导下,既有按职能部门划分的垂直管理系统,又有按产品 (项目)划分的横向管理系统,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矩阵结构形式。 特点:双重机构,双重领导 优点: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组织结构、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有较好的适应性 缺点:双重结构易产生责任不清、资源不易配置、临时观点等 4、简述管理中人性理论的 X 理论和 Y 理论。 X 理论:人的本性是不诚实的、懒惰的、愚蠢的和不负责任的。普通人天生就好逸恶劳,逃 避责任,宁肯接受别人的命令。管理者必须加以强制、命令、惩罚或威胁,才能使员工为达到组 织目标而努力工作。 Y 理论:人的本性是勤奋的、积极的、主动的和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的本性并不是厌恶工作, 而是看作与休息、娱乐一样自然。人是有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只要创造一定的工作条件, 他们就会主动的干好工作。 5、虚拟组织有哪些特点? (1)独立联盟,无形无界 (2)目标单一,优势互补 (3)柔性组合,快速反应 (4)组织分散,结构扁平 (5)文化整合,相互信赖 五、论述题 1、分析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在企业管理中的优点和不足。 内部招聘:指从组织内部提拔那些能够胜任的人员来充实组织中的各种空缺职位。优点:有 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可以给个人提供更多提升的机会,从而 使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能自觉地更积极地工作,促进组织发展,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提升机会; 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使真正有发展潜力的管理者知道,加入到这个有充分发展机会的组织中有 利于自己的发展,从而乐于加入这样的组织;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有利于受聘者较快 地开展工作;可使组织对成员的培训投资获得回报。缺点:引起同事的不满,可能会使落选者产 生不满的情绪;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现象;可能造成被提升者不能胜任工作。 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众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 的管理者。优点:被聘者具有“外来优势”,其主要指被聘者没有“历史包袱”,组织内成员只 知其目前的工作能力和实绩,而以其历史,特别是职业生涯中失败的记录知之甚少,因此可迅速 打开局面;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可以招聘 到一流的管理人才。缺点:外部应聘者不熟悉组织内部情况;组织对应聘者情况不能深入了解; 外部选聘会打击内部员工. 2、简述效率、效果和效益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 1、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果的数量,它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 2、效果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的结果。 3、效益是有效产生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三者间有联系又有区别,效率的高低是效果和效 益的基础前提,没有效率的活动,就无法取得效果和效益。效果也是效益的基础,一项没有效果 的活动,肯定是没有效益的活动。但是,有效率、效果的活动,也未必一定产生效益,只有在投 入少、资源占用少的高效率活动中,取得符合预期目的的效果,才被认为是效益高的活动。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果的数量,它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单位时间内所取 得的成果大,则效率高,反之,则效率低。效果: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某种行为、力 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的结果。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益指成果不仅要考 虑产出产量而且还要考虑到投入量。效率、效果和效益三者既有关系
又有区别。效率高低是效果和益的基本前提,没有效率的活动,就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和效益。效果也是效益的基础,一项没有效果的活动,肯定没有效益的活动。但是有 效率、效果的活动,也不一定产生效益,只有在投入少、资源占用少的高效率活动中, 取和符合预期目的的效果,才被认为是效益高的活动。效益原理揭示了管理的目的属 性。管理的一切职能、措施、方法 和手段等,最终都是为了效益,以于企业系统来说,这 就要求在生产管理中,要经过周密的运筹,使投入最少、时间最省,产出最多,在质量管 理中,用科学的计算和方法,可使成本最低,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在人事管理中,要 经过合理的安排和配置,使用人最少,效率最高,效果最佳。 3、简述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并联系实际分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 何? 答:1 管理学原理是指具体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经验的共性的抽象,是对管 理活动的规律性的总结。2 管理原则是管理活动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管理实践为了保证其 成功和其性质不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决 定性因素。现代企业不能离开管理,只有良好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运作, 好的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经济效益。并且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 行计划、组织和控制。是保证企业达到预定目标的有利方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