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6年黑龙江省非课改实验区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6年黑龙江省非课改实验区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5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6-20题每题各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6题4分,37题7分,共11分))
2006年黑龙江省非课改实验区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5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6-20题每题各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6题4分,37题7分,共11分)
2006 年黑龙江省非课改实验区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15 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 项,16-20 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亲爱的同学们,通过化学的学习你一定对一些化工生产中应用的原理有所了解,下 列生产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冶炼 B.石灰石生成石灰 C.分离空气制氧气 D.氧炔焰焊接金属 2.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关能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B.使用天然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C.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开发新能源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3. 矿井内的下列行为,不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的是( ) A.吸烟 B.穿化纤服装 C.使用漏电设备 D.给矿井通风 4. 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A.生石灰 B.浓硫酸 C.氯化钠 D.烧碱 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二氧化碳验满 C. 检验氢气纯度 D. 铁在氧气中燃烧 6. 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氮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对其污染治理的反应原理之一为: ,其中物质 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7. 某位同学对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表面附有铜绿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白雾生成,放出热量 C.点燃一氧化碳: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D.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铁锈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8. 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监测一次降雨过程中雨水的 .取雨水水样, 用 计(测 的仪器)测得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 小组同学对数据的分析推理错误的是( ) A.本次降雨通常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B.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本次降雨对大理石建筑有腐蚀作用 D.当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可能超标 9. 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同种元素的粒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10. 年 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质污染,主要污染 物之一是苯.如图是苯的微观粒子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苯的化学式为 B.苯由两种元素组成 C.苯是由碳原子、氢原子直接构成的 D.苯属于有机化合物 11. 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金属的导热性 燃气的可燃性 氧气的氧化性 干冰的升华 12.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 )
A.碳、氢气 C.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B.稀盐酸、稀硫酸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14. 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 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15. 医用葡萄糖(化学式 )注射液是用葡萄糖、水配制而成的.测得某葡萄 糖注射液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则该注射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B.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C.化肥、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提倡农民大量使用 D.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他们具有相同的性质 17. 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行的是( ) 组别 要解决的问题 除去暖水瓶中水垢 所用方法 加入纯碱溶液 鉴别:氯酸钾固体和氯化钾固体 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 分离铜屑和铁屑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 炸油条时,锅里的油着火了 用水浇灭 A. B. C. D. 18. 李吴在阅读资料时,得知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他在实验室做 了验证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镁条继续燃 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和黑色固体.他对该实验的反思不合理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燃烧不一定必须有氧气参加 C.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该反应体现了碳单质的还原性 19. 某固体可能由 、 、 、 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取 少 量该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 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如下图象,结合图象判断下列说 法合理的是( ) A.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含有 B.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或 C.原固体中不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D.酸溶液一定不能为稀 20. 某同学利用一黑色粉末(含氧化铜、碳粉、铁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未知溶质质 量分数的稀硫酸,做如下探究:将 黑色粉末加入到盛有 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充 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质量为 .他对实验的推理正确的是( ) A.反应后不可能得到红色固体 B.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加入黑色粉末质量一定为 C.若反应后黑色粉末无剩余,则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碳粉 D.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 二、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21.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 个氢气分子________; (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2. 用化学知识解决或解释下列问题: (1)点燃篝火时,为使篝火燃烧的更旺,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 (2)把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或通风的地方.可以使衣服干得更快.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 因是________. (3)暖气片表面刷“银粉”可以防止铁生锈,理由是________.
23. 某化学反应可用如图所示来表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2)该反应生成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物质分类) (3)分析以上漫画图示,你还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_. 24. 课外小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右图实验.两个实验观察到的共同现象 是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在实验中左右晃动试管会使观察到的现 象更加明显,原因是________.若再向 装置的烧杯中滴人少量氯化钙溶液,将会观 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5. 已知化学反应: .某同学取 和 混合,经充分反应后,测 得生成 的质量为 . 无剩余.则反应物 与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6. 在一次自主探究实验中,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下列药品: 溶液、 溶 液、 溶液、 溶液、稀盐酸 、 、 三组同学任选药品相互混合进行探 究.探究时发现: 溶液与 溶液混合产生的沉淀不是白色的.实验后,同 学在集中清理废液时发现: (1) 组废液中有蓝色沉淀; 组废液中无沉淀; 组废液中有白色沉淀. (2)先将 组废液倒入废液桶中,然后依次倒入 、 组废液.倒入 组废液时,沉淀 全部溶解;再倒入 组废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测得混合后废液 . 由此可以推断: 组同学在实验中一定未使用的一种药品是________. 组同学在实验中一定使用了的一种药品是________.
组同学实验使用的药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 三组废液混合后,废液中含有的沉淀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27. 今年 月 日是第三十五个世界环境日,我的主题是“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 会”.结合下组图片,谈谈你对该主题的认识.(至少谈三点) 28. 市场销售一种不粘锅炊具,内壁涂有一层叫聚四氟乙烯的物质.请推测做涂层的 聚四氟乙烯可能具有的性质.(至少答三点) 29. 某些金属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钙 ,过氧化钠 等)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碱和氧气.例如: .在长途运输活鱼时,常在水中 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钙,请分析加入过氧化钙的目的是什么?能否用过氧化钠代替过 氧化钙?阐述你的理由. 30.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在试管内放入白磷,塞上胶塞, 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冷却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取 下胶塞后应观察到什么现象?为确保实验成功,你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 题? 现象: ________. 为确保实验成功,需要注意的问题: (1)________; (2)________;(围绕以上内容都可以) 31. 小萍为探究某种胃药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查找到以下信息: 资料一: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可溶于酸.
资料二:碱溶液与铝盐溶液反应,当溶液 大于 时,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当溶液 大于 时,氢氧化铝又开始溶解. 请根据以上资料帮助小萍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四、实验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32. 某班同学合作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 是________. (2)气体 与气体 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3)点燃气体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3. 小军想要设计一个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装置,他应选用下列仪器 中的________ (填编号).实验时,应先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________溶液,得 到一氧化碳气体;然后再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溶液,得到二氧化碳气 体. 34. 小天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 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如下实 验: (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 酞试液不变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欲选用两类不同的试剂进一步探究,他可以选择的试剂:①________; ②________.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没有恰好完全反应,加入试剂①观察到的现 象应是________. 35. 在实验台上摆放着如图仪器和药品: (1)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利用以上仪器和药品制取该气体应选择的仪器为________.(填编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