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 22 小题,共 44 分。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题
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并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分)
1、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
,它第一次明确提出党要重
点加强 5 个方面能力建设,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A、《中共党内监督条例》
C、《中共作风建设条例》
B、《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D、《中共组织工作条例》
2、中央确定 2004 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
A、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C、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
B、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D、宪法,我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3、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 2004 年开始,将每年
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月”,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
A、5 月
D、10 月
C、9 月
B、6 月
4、1 月 9 日举行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选举中,巴解组织主流派别法塔赫提名的候
.
选人
在巴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
A、库赖
B、沙龙
C、阿拉法特
D、阿巴斯
5、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动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
D、“五四”运
6、在中国历史上,共产党和国民党先后建立过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两次
统一战线建立的共同点
①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③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
)
②都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
④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要求
C、①③④
D、②④
7、在战争年代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
建设年代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始终坚持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D、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
)
8、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的共同点是
(
)
①都发生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③抗击的对象都是日本侵略者
A、①②③
B、②③
②胜利的基础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④参战者都是八路军
C、③④
D、①③④
9、由于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辛亥革命留下了许多“遗憾”,这些“遗憾”包括(
)
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②没有结束封建君主专制
④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
决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
11、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民的两大创造是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②③
②股份合作制
C、②④
(
)
B、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实际
D、社会主义的本质
(
)
③乡镇企业
④民主集中制
D、①③
12、中国政府正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
成效。这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
A、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C、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
B、先进文化的代表
D、先进思想的代表
)
13、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早提出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是
在(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4、下列现象符合国际社会倡导的新安全观念的是
(
)
A、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C、北约宣布东扩名单
B、中国主持“朝核”多轮六方会谈
D、以色列杀害巴勒斯坦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
15、“太阳一打喷嚏,地球就会发烧”。这是人们对 2003 年 6 月发生的太阳 X 射线耀斑对地
球带来一定影响的形象比喻。这一比喻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人们无法感知自然现象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人们可以确定事物变化的规律
(
)
16、我国农村改革后,农民高兴地说:“过去小脚穿大鞋,不但跑不快,还要摔跤,联产承
包责任制使我们穿上了不大不小的鞋子,正合适。”这些朴素的话语含有的道理是(
①生产关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最后的决定作用
②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④生产力不适应生产关系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②③④
D、③
)
17、温家宝总理说:“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 13 亿人口,不管多么
小的问题,只要乘以 13 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
要除以 13 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水平。”总理的话说明
A、 人口众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 人口越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C、 我国初级阶段不发达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太多
D、 人口越少,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
)
18、世界各地纷纷举行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示威,表达了同一心声,“同一心声”是指(
)
A、反对落后,鼓励先进
C、反对专制,争取民主
B、消除贫困,谋求发展
D、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19、下列能直接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有
(
)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
③再就业工程的启动
A、①②③
②各地开展扶贫工作
④反对霸权主义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004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
强调:今年要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国家的
A、政治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
)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 年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据此回答 21—22 题:
21、会议通过了 200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的是(
)
A、最高决定权
B、最高任免权
22、材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最高立法权
D、最高监督权
(
)
B、人民民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卷二(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6 小题,共 56 分)
23、2004 年是这场战争爆发 110 周年,110 年前这场战争的失败,震惊了当时朝野,令虎
视眈眈的西方侵略者野心膨胀,也留给后人深思和启迪。下图是与这场战争相关的两个
人物:
李鸿章
(1)这场战争就是发生在
(2)请简要评述图中两位人物在这一战争中的表现。(2 分)
(3)试举出这场战争之后西方侵略者野心膨胀的史实。(2 分)
(4)你认为这场战争留给后人哪些深思和启迪?(3 分)
年的
邓世昌
战争。(2 分)
24、梦想剧场
新中国建立初期,美国曾叫嚣:“中国共产党能打赢战争,却无法解决几亿中国人
的吃饭问题!”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奇迹般地实现了一个个梦想,
又满怀豪情地向实现一个个新梦想迈进:
梦想一:实现制度变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梦想二:解决温饱,并实现由温饱向
梦想三: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梦想四: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水平;
…………
的历史性跨越;
问:(1)“梦想一”是哪一年实现的?(2 分)
(2)请在“梦想二”中的划线部分填上相应的内容。(1 分)
(3)“梦想三”计划何时实现?我国实现“梦想三”以后,国家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4 分)
(4)“梦想一”到“梦想四”描绘的是我国哪一社会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
么?(4 分)
25、实践模拟题:
材料:据统计,本校 80%的学生骑车上学。从家门到校门的行程中,学生因违反交通
规则,不安全的隐患频频出现。对此,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社会政治老师准备组
织学生对骑车违规的现象作一次调查。
(1)根据上述情况,请你为本次调查做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列出调查的目的:(3 分)
第二件:写出调查的题目(至少 2 个):(2 分)
第三件:提出调查的方法(至少 3 个):(3 分)
(2)请你谈谈,进行社会调查对学生成长有什么现实意义?(2 分)
26、今年入夏以来,东部沿海某省遭遇大面积“电荒”,停电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
事情。以下是与停电有关的一组材料:
材料一:该省是一个缺油少煤的省份,该省省长亲自率领代表团去山西、内蒙古购买发
电用煤。
材料二:该省风力资源极为丰富,海岸线长达 1840 千米,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这些都为
风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该省省政府准备投巨资加快风力发电
厂的建设,预计在两年后,停电现象将有所缓和。
材料三:该省省政府一再强调:在电力供应安排上,优先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用电,优
先保证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用电。
问:(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什么资源问题?结合材料二回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4
分)
(2)材料二做法符合哪些战略?该省省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国家职能?(6 分)
(3)6 月 6 日是该省的节能宣传日,请你为该省节能宣传日设计两条口号或标语。(2
分)
27、根据例题写出表格所列现象相对应的观点或结论:(每空格 2 分,共 8 分)
序号
例题 党的十六大把再就业问题作为“民生之本”提高到
现象
观点或结论
群众的观点
国家战略的高度
(1) 当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2)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3) 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工
人不能专心做工,农民不能专心种田,科学家无法
进行科学研究,一切无从谈起
(4)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8、辨析题(6 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
大成就。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可以宣告结束了。请你对这段话作一个辨析。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 22 小题,共 44 分。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
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并且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上,否则无分)
题号
选项
1
B
题号 12
选项
C
2
A
13
A
3
C
14
B
4
D
15
A
5
A
16
D
6
A
17
A
7
C
18
D
8
B
19
A
9
C
20
B
10
C
21
A
11
D
22
C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6 小题,共 56 分)
23、答:2 分(1) 这场战争就是发生在 1894 年的 甲午中日
战争。(2 分)
2 分(2)李鸿章:贪生怕死,避战求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邓世昌:英勇善战,视死如归,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言之有理即可)
2 分(3)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
3 分(4)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腐朽的封建制度不
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地主阶级自救不能救中国;要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
能
坚持
反腐败斗争.等等.(答出 2 点以上给 3 分)
24、梦想剧场
答:2 分(1)1956 年
1 分(2)梦想二:解决温饱,并实现由温饱向 小康
的历史性跨越。
4 分(3)21 世纪头 20 年;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
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4 分(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
的矛盾.
25、实践模拟题:答:(1)根据上述情况,请你为本次调查做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列出调查的目的:(3 分)
为了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教育学生文明骑车,遵守交通法规,消除不安全隐患.
第二件:写出调查的题目(至少 2 个):(2 分)
骑车带人闯红灯的现象如何? 按规定正常行驶的情况如何? 逆向行驶,左转弯不
打手势
的状况等.
第三件:提出调查的方法(至少 3 个):(3 分)
实地观察记录;采访;交谈;问卷调查等等.
2 分(2)有利于正确认识参与社会活动.有利于把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
来.有利于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好途径.(言之有理即可)
26、答:4 分(1)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2 分)
要停靠科技,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努力开发新的能源 ------风能.(2
分)
分)
6 分(2)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 分) 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4
2 分(3)如:请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随手关灯;天天环保,请跟我来,
等等.任写
两个即可.(言之有理即可)
27、答:根据例题写出表格所列现象相对应的观点或结论:(每空格 2 分,共 8 分)
序号
(1)
(2)
现象
当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3) 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工
人不能专心做工,农民不能专心种田,科学家无法
进行科学研究,一切无从谈起
观点或结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的观点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4)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全面的观点
28、辨析题(6 分)
答:(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
面
民
进步.目前,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与第第二步目标,人
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
(2)但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宣告结束是错误的.虽然我国建设取
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总体上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科学技术水平和
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要改变这种不发达状况,需要一个
较长的时间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