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北京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北京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 1.(1 分)同学们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几种细胞,其中没有细胞壁的是( ) A. B. C. D. 解析:分析图解可知,图中 A 是洋葱表皮细胞,B 是血细胞,C 是植物的叶表皮细胞,D 是植物的维管束细胞。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解:A、洋葱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等结构,A 不符合题意; B、血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无细胞壁,B 符合题意; C、叶表皮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C 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维管束细胞,具有细胞壁,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拨:】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1 分)发面过程常需要添加酵母菌。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B.气体交换要通过细胞膜进行 C.可通过出芽生殖产生新个体 D.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解析: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没有叶绿体。真菌中的细胞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 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 作为自己的营养,能进行孢子生殖。 参考答案:解:A、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A 正确; B、气体交换要通过细胞膜进行。B 正确; C、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进行出芽生殖。C 正确; D、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D 错误。
故选:D。 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酵母菌的特点。 3.(1 分)小林同学用绿豆种子做材料,进行发豆芽的生物实践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容器中需要放入适量的水 B.发豆芽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 C.为绿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子叶 D.绿豆种子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解析: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参考答案:解:A、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因此在容器中需要放入适量的水,A 正确; B、发豆芽需要适宜的温度,B 正确; C、绿豆的子叶有两片,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因此为绿豆种子萌发 提供营养的结构是子叶,C 正确; D、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发育成根,D 错误。 故选:D。 点拨:】明白种子萌发的条件及过程。 4.(1 分)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 B.增加周围环境湿度 C.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 D.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 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调节 气候,这是蒸腾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 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 和无机盐向上的运输,可见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答案:解:A、蒸腾作用是散失水分,与大气中氧气含量无关。A 错误; B、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B 正确; C、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向上的运输。C 正确; D、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
避免灼烧。这是对植物自身的意义,D 正确; 故选:A。 点拨:】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 决具体的问题。 5.(1 分)京白梨是唯一冠以“京”字的北京特色果品。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 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图示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藏时间的关 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实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B.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 C.12℃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 D.6℃条件有利于果实贮藏 解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 量的过程,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 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参考答案:解:A、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A 正确; B、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的过程,可见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B 正确; C、据图中曲线图可见:20℃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C 错误; D、6℃条件下,果实的呼吸作用弱,利于果实贮藏,D 正确。 故选:C。 点拨:】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应用中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氧气浓度的影响。 6.(1 分)肺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运动时肺通气量可增大至安静
状态的 10~12 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可使肺通气量增大,吸入气体增多 B.吸入气体时,胸廓容积变小,肺收缩 C.肺通气量增大有利于组织细胞得到更多氧气 D.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肺功能 解析:(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 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2)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 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 的吸气运动,当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吸气结束;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肋 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 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据此解答。 参考答案:解:A、经过运动或体育锻炼可使肺通气量增大,吸入气体增多,A 正确; B、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 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B 错误; C、肺通气量增大有利于组织细胞得到更多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 正确; D、科学的体育锻炼,使呼吸肌发达,从而改善和提高肺功能,D 正确。 故选:B。 点拨:】掌握呼吸全过程是关键。 7.(1 分)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增多 C.肾小球与肾小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滤过 D.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解析:尿的形成过程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两个过程。
参考答案:解: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滤过形成原 尿,A 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 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血细胞的数 量不变,B 错误; C、肾小球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 充分体现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C 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 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 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D 正确。 故选:B。 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8.(1 分)人体可以感知环境变化并对自身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能感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兴奋通过神经进行传导 C.感觉形成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D.感知变化并进行调节利于生存 解析: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 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2、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参考答案:解:A、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A 正确; B、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B 正确; C、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C 错误; D、人体通过感知环境变化并对自身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有利于生存。D 正确。 故选:C。 点拨:】理解掌握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及反射弧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9.(1 分)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2020 年初在我国局部地区爆发,现已 得到有效控制。其发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地贪夜蛾属于节肢动物 B.①是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起点 C.②与④的生活习性没有差异 D.应根据其不同发育时期的特点进行防治 解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 分节。 (2)完全变态发育是指昆虫的发育经过①卵、②幼虫、③蛹和④成虫 4 个时期;不完 全变态发育是指昆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参考答案:解:A、草地贪夜蛾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身体分头部、胸 部和腹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运动器官是足和翅,属于节肢动物,A 正 确; BC、草地贪夜蛾的个体发育过程经过①卵、②幼虫、③蛹和④成虫四个时期,并且②幼 虫与④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 态发育。发育的起点是①,B 正确;C 错误; C、草地贪夜蛾不同发育时期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应根据 其不同发育时期的特点进行防治,D 正确。 故选:C。 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10.(1 分)某患者上臂肌肉损伤,借助气动人工肌肉实现了运动(如图)。气动人工肌肉 主要由合成纤维和橡胶软管构成,通过对软管充、放气模拟肌肉收缩和舒张。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受损的肌肉是肱三头肌 B.气动人工肌肉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骨上 C.气动人工肌肉充气时可实现屈肘运动 D.屈时运动过程不需要关节参与 解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 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参考答案:解:A、气动人工肌肉替换的是人的肱二头肌,因此该患者受损的肌肉是肱 二头肌,A 错误。 B、气动人工肌肉的两端应固定在不同的两块骨上,B 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 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三头肌舒张,肱二 头肌收缩,气动人工肌肉代替的是肱二头肌,其充气时表示肱二头肌收缩,可实现屈肘 运动,C 正确。 D、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 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屈时运动过程需要关节参与,D 错误。 故选:C。 点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 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1.(1 分)鸟类的筑巢行为对繁殖后代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对灰喜鹊的筑巢情况进行了 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地点 时间 高度 青岛某居民区 北京某校园 小兴安岭林区 3 月下旬 4 月中旬 4 月下旬 8m 10m 2m A.灰喜鹊的筑巢行为不受体内遗传物质控制 B.在三个地区筑巢时间的不同与气温等因素有关
C.小兴安岭林区内筑巢位置较低可能与人类活动较少有关 D.筑巢时间与高度的不同体现了灰喜鹊对环境的适应性 解析:筑巢是鸟类建筑巢穴的行为,为产卵、繁殖做准备。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 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 参考答案:解:A、喜鹊筑巢的筑巢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该行为受遗传物质的控制。A 错误; B、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在三个地区筑巢时间的不同与气温等因素有关。B 正确; C、小兴安岭林区内筑巢位置较低为 2m,可能与人类活动较少有关。C 正确; D、筑巢时间与高度的不同体现了灰喜鹊对环境的适应性。D 正确。 故选:A。 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鸟类的繁殖行为。 12.(1 分)东北虎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研究东北虎的遗传特性对其物种的延续具有重要 意义。图示为某东北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东北虎的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 B.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 18 对 C.据图判断该东北虎的性别为雄性 D.东北虎精子内性染色体为 X 或 Y 解析:人体细胞内有 23 对染色体,包括 22 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XX。 参考答案:解: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 DNA 和蛋白质等组成,DNA 是染色体的主 要成分。A 正确; B、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 18 对常染色体+1 对性染色体,即 19 对,B 错误; C、图示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 XY,表示雄性,C 正确; D、雄性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 XY,精子内性染色体为 X 或 Y,D 正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