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及
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
1.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
A. 埃及奴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河畔
B. 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 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D. 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
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
罗河的赠礼”,D 项正确;建立在尼罗河畔并不能完概括材料的主旨,排除 A 项;饮用尼罗
河水只属于其中一个小的方面,不全面,排除 B 项;尼罗河是自然形成的,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古埃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下列文明成就不属于古埃及的是( )
A. 太阳历
B. 象形文字
C. 金字塔
D. 种姓制
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不属于古代埃及文明”和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印度
实行种姓制度,D 项符合题意;太阳历是古代埃及文化的典型代表,A 项不符合题意;象形
文字是古代埃及文化的典型代表,B 项不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化的典型代表,C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项。
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
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
绸之路跨越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历史上诞生了( )
A. 古代埃及文明
B.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古代印度文明
D. 古代希腊文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丝绸之路跨越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诞生了古
巴比伦文明。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
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公元前 3500 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
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
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B 项正确;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排除 A 项;古印度文明最早在
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后被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了恒河流域文明,排
除 C 项;古希腊文明分为爱琴文明和克里特文明以及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发源于爱琴海及
其周边岛屿,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4. 观察下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 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
B. 用象形文字书写
C.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 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状况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
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体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用楔
形文字书写,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从而得出用象形文字书写说法不正确,B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5.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与“种姓制度、创立佛教”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
地是
A. 两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黄河流域
D. 印度河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流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可知,发祥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产生了种姓制度、佛教等古代文
明,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
度”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所以 D 项符合
题意;两河流域诞生的文明成果有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所以 A 项不符合题意;尼罗
河流域诞生的文明成果有金字塔等,所以 B 项不符合题意;黄河流域诞生的文明成果有青铜
器等,所以 C 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D。
6.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据下图可确
定的学习主题是
A. 古代亚非文明
代亚洲
【答案】A
【解析】
【分析】
B. 古代欧洲文明
C. 封建时代欧洲
D. 封建时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亚洲东部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
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印度文明;亚洲西部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故图片展示的是古代亚非文明,A 项正确;材料没
有欧洲文明,欧洲国家,排除 BC 项;材料中展示的四大文明古国当时是奴隶社会,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7. 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他们的学习报告中出现了“西方文明的源
头”“雅典民主政治”“亚历山大帝国”“《荷马史诗》”等信息,据此可推断他们研究的
对象是( )
A. 古埃及
B. 古两河流域
C. 古希腊
D. 古罗马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民主政治”“亚历山大帝国”“《荷马史
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民主政治开创
了西方现代民主制度的先河;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古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荷马史诗》
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因此可推断出他们研究的对象是古
希腊,C 项正确;古埃及文明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属于东方文明,排除 AB 项;古罗马与雅
典民主政治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8. 下图所示扑克牌中的人物征服并统一了希腊,灭亡了埃及、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
建立起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帝国。“他”是( )
B. 亚历山大
C. 释迦牟尼
D. 穆罕默
A. 凯撒
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征服并统一希腊,后灭亡了埃及、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以
“他”名字命名的大帝国。”,结合所学可知:“他”是亚历山大。公元前 4 世纪,希腊北
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 4 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
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
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所以 B 项符合题意;
凯撒在罗马共和国进行独裁统治,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
综上所述 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B。
9. 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B.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斯巴达克
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属于历史评价,故 B 符合题意;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
颁布《十二铜表法》、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属于
史实,故 AC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B。
10. 罗马共和国进入帝国时期开始于以下哪一人物的统治( )
A. 屋大维
C. 凯撒
【答案】A
【解析】
B. 安东尼
D. 克拉苏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在公元前 27 年首创“元首制”,开始独揽国家大权,
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A 项正确,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11.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以下成就不属于古希腊的是( )
A. 文学:《荷马史诗》
C. 哲学: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
B. 建筑:大竞技场
D. 雕塑:掷铁饼者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所学可知,大竞技场是古罗马著名的建筑,不属于古希腊,
B 项符合题意,选择 B 项;《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
文献,A 项不符题意,排除 A 项;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C 项不符合题意,排
除 C 项;掷铁饼者是古希腊著名的雕塑作品,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2. 公元前 46 年,他制定的一套新的历法奠定了今天广泛采用的公历的基础。这里的“他”
指的是( )
A. 伯里克利
B. 屋大维
C. 凯撒
D. 查理大
帝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 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成为今天
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C 项正确;ABD 与公历的制定无关。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13. 对下侧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 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 各阶层之间以爵位的封赐为纽带
D. 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的基础是
封土制。甲把一块土地分封给乙,甲成为乙的封君,乙则成为甲的封臣。在封君封臣制的基
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因此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权利与义务一体的契约关系,既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D 项正确;在西欧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土地是主要的财富,国王和
大封建主阶层向自己的臣属分封土地,受封的人只向自己的封君宣誓效命,为他打仗,这样
就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现象。排除 AB 项;封君与封臣制度是以土地
的讽刺为纽带建立的,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4. 如图是公元 8 世纪发生在西欧某国的加冕典礼,教皇称这位加冕的国王是“罗马人的皇
帝”,这位被加冕的国王是( )
B. 查理大帝
C. 查士丁尼
D. 查
A. 克洛维
理·马特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8 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800 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
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
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B 项正确;ACD 均与本题无关,
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5. “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 3
天,刺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这种生产组织形式遍布欧洲各地大约是在
B. 5 世纪
C. 8 世纪
D. 11 世纪
A. 1 世纪
【答案】D
【解析】
【详解】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
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 ,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庄
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 9~13 世纪,故排除 ABC,D 符合题意。故选 D。
16. 13 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 6
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 6 便土;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
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 20 先令。由此则史事可以了解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
段通常是( )
A. 投入监狱
B. 处以罚金
C. 驱逐出庄园
D. 处以仗
刑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
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
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
也会被罚款,所以 B 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 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B。
17. 关于 13 世纪西欧自由和自治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由城市市民享有财产权
B. 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中获得特许状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取得自治的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 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
的控制,C 项符合题意,选 C 项;西欧中世纪,自由城市市民享有财产权,取得自由和自治
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中获得特许状,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
成为自治城市,ABD 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18. 西方大学的兴起,曾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与西欧中世纪大
学的产生有关的是( )
①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②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③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④选拔官吏的需要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A.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西欧中世纪,随着城市的发展,它们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
治,希腊、罗马、阿拉伯文化在传播开来,教师和学生行会出现了,在国王与教皇的支持下,
大学兴起了,①②③符合题意,D 项正确;④欧洲大学兴起与选拔官吏无关,排除含有④的
ABC 项,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19. 小明在一篇论文中罗列了如下关键词:“拜占庭,民法大全,圣索菲亚大教堂”,他论
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可能是
A. 东罗马帝国
C. 亚非古代文明
【答案】A
【解析】
【分析】
B. 西欧中世纪
D. 基督教的兴起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453 年,位于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迎来了新的主人,
新的主人在这座古老的建筑四周建造了穆斯林风格的新型建筑。“新的主人”来自于奥斯曼
土耳其帝国。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史称“拜
占庭帝国”,527 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 2 世纪以
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律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