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0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0 分) 1.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古代哪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状况( ) A. 古代雅典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印度 D. 古代中 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内容,“妇女和奴隶不得进入”“公民大会”,由此判断这与古代雅典的 民主政治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合 法公民均可参加;但是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民主权 利,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A 项正确;公民大会与古代埃及无关,排除 B 项;公民大会与 古代印度无关,排除 C 项;公民大会与古代中国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条条大路通罗马。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假如走③号通道到达的是 ( )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东罗马帝国 D. 拜占庭 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过渡到帝国,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得出公元前 27 年—395 年是罗马帝国,B 项正确; 罗马共和国存在于公元前 509 年到前 27 年,排除 A 项;西罗马帝国存在于 395 年—476 年, 排除 C 项;拜占庭帝国存在于 395—1453 年,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3.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荷马史诗》 帕特农神庙遗址 《掷铁饼者》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古代两 河流域文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中的名称“《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掷铁饼者》”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 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帕特农神庙位 于希腊雅典卫城的最高处石灰岩的山岗上,是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掷铁饼者》 是希腊 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 450 年雕刻的青铜雕塑。因此,这反映的是古希腊文明,C 项正确; 古埃及文明的建筑代表是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而非帕特农神庙,排除 A 项;古印度文明的文 学作品代表是《摩诃婆国多》和《罗摩衍那》,而非《荷马史诗》,排除 B 项;古代两河流域 文明的建筑代表是乌鲁克神庙而非帕特农神庙,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的历史名称与史实不符,但众口铄金,也就沿袭下来了。下面历 史名称与史实不符的有 ①阿拉丁和神灯②文艺复兴③新航路开辟④印第安人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阿拉丁和神灯出自《一千零一夜》,名称与史实相符,不选;②文艺复兴是新兴 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 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历史名称与史实不符;③新航路开辟是 15 开始,由于 传统商路受阻,西欧国家为了寻找东方的商品和黄金,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历史名称与 史实相符,不选;④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不是印度的居民。历史名称与史实不符。 根据分析可知 B②④符合题意,故选 B;ACD 不符合题意,排除。 5. 2021 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 56.84 万人。学子们憧憬着理想的大学校园生活。大学 兴起于( ) A. 古代中国 B. 古代印度 C. 中世纪的欧洲 D. 古代罗 马 【答案】C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 育“最美好的花朵”。故 C 符合题意;A、B 和 D 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C。 6. 西欧城市兴起后,农奴大量逃入城市。他们按规定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后就可成为 B. 领主 C. 佃户 D. 资产阶 A. 市民 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中世纪欧洲的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 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 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故选 A;综上所述可知 BCD 与题意不符,排除。 7. 从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是( ) A.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B.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 促进欧洲人的思想文化交流 D. 引发欧洲对外殖民掠夺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题干依据所学可知,1519-1522 年, 麦哲伦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航 行,绕地球一周,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开始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以 B 项符合题意; A 项是工业革命的意义,不符合题意;C 项是文艺复兴的意义,不符合 题意;D 项是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但与题干材料“从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的角度”描述的内 容不符,排除。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 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作者 充分肯定了美国革命( ) A. 赢得了民族独立 C. 维护了国家统一 【答案】B 【解析】 B. 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D.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赢得了民族独立与题干的“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 家”不符,故 A 不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制定了 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 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故 B 符合题意;维护了国家统一指的是南北战争,故 C 不符合题意;英 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9. 美国《独立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思想主张的相同点是( ) A. 都主张自由、平等 B. 都主张推翻专制统治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都主张推翻殖民统治 D. 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 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 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因此美国《独立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思想主张的相 同点都主张自由、平等。A 项正确;主张推翻专制统治,与美国史实不符,排除 B 项;主张 推翻殖民统治,与法国史实不符,排除 C 项;英国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排除 D 项。故 选 A 项。 10. 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最适合做下面第六单元标题的选项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一战前的资本主义世界 D.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是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资产 阶级革命,英国、法国和美国都发生了社会巨变,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世界开始进入 资本主义的时代。故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A 符合题意;俄国 1861 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反映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B 排除;CD 项题干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 A。 11. “当 18 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 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 A. 家庭手工业 C. 大机器生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工场手工业 D. 生产自动化 【详解】1840 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 后,法国和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故选 C。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2. 19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思想、文化科学等领域日益繁荣。下列选项创 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 ) A. 《共产党宣言》 B. 《物种起源》 C. 《战争与和平》 D. 《人间 喜剧》 【答案】A 【解析】 【详解】1848 年 2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 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阐明了人类社 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 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故选 A;1859 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 解释了生物的进化,B 错误;《战争与和平》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作品,赞扬 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C 错误;《人间喜剧》是法国巴尔扎克 小说集,反映法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各种社会现象,D 错误。 13. 下列属于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是 A. 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B. 印度民族大起义 C.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D. 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拉丁美洲除巴西外绝大多数国家沦 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 使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拉丁美洲开始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 动,故 A 项正确;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故 B 项错误;埃及的华夫脱运 动也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故 C 项错误;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反抗的是法国 的殖民统治,故 D 项错误。 14.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 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体现的改革政策是 A. 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 文明开化 D. 富国强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改历”“易服”“剪发”“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 活方式”可知,题干体现明治维新文明开化的措施,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提倡文明开化,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即向欧美等西方学习。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C。 15. 1810 年 10 月 15 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工厂释放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 气味的帝国法令》,其立法理念对于法国环境法具有奠基性意义。这一法令颁布的背景是 A. 重化工业蓬勃兴起 C. 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B. 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D. 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810 年 10 月 15 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工厂释放 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气味的帝国法令》”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化工行业迅 速崛起,城市工业污染日益加剧,工厂排污与居民生活安宁、地产业主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令,故 C 正确;重化工业蓬勃兴起和环保 意识普遍提高都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结果,故 A、D 错误;拿破仑帝国的灭亡与题意无关, 故 B 错误。综上故选 C。 16. 1859 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 命。在这部著作中,达尔文提出的观点是 A. 万有引力定律 B. 光学分析 C. 相对论 D. 进化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物种起源”“达尔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9 年,达尔文出版 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 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D 项正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是牛顿的主要成就 A、 B 两项排除;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C 项排除。故此题选 D。 17.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 A.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C. 1933 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 D. 1936 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 台组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 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二战亚洲策源地 形成。D 项正确;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主要是二战欧洲和非洲战场的法西斯侵略战争的 发动者。排除 AC 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对中国的局部侵略开始。排除 B 项。故选 D 项。 18.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 年 11 月 7 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这次革命被称为 A. “光荣革命”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 年 11 月,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建立苏维埃政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国家苏维埃俄国。选项 C 符合题意,“光荣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二月革 命”发生于 1917 年 3 月;巴黎公社革命是 1871 年;选项 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9. 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珍爱和平,反对战争。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C.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 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 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 成。故 C 叙述正确,符合题意;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 全面爆发的标志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故 A 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俄国十月革命诞 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的标志是德国无条件投降。故 B 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的标志是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故 D 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事件,识记两次世界大战开始和结束的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 20. 1933 年 3 月,罗斯福“向国会提请通过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最终招募了超过 300 万青年投入到国家资源的保护工作中”。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 改革国会的立法权 C.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答案】C 【解析】 B. 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D. 尝试强化国家干预 【详解】根据“招募了超过 300 万青年投入到国家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这一项措施是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这项措施的直接目的是促进就业、稳定秩 序。C 正确;立法权与大众教育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B 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是罗斯福新政的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特点。与题干无关。D 错误。综上故选 C。 21. “面对德军凌厉的攻势,苏联强烈要求并一再敦促英美盟国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军 压力。”此后,美英盟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A. 突袭波兰 珠港 B. 登陆诺曼底 【答案】B 【解析】 C. 出兵中国东北 D. 偷袭珍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 年 6 月美英盟军登陆诺曼底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B 项正确;1939 年 9 月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开始,A 项排 除;1945 年 8 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加快日本法西斯的灭亡,C 项排除;1941 年 12 月日本偷 袭珍珠港标志着二战规模达到最大化,D 项排除。故选 B。 22.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林肯的功绩是 A. 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B. 通过《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C. 颁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D. 制定 1787 年宪法,确立美国是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他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 宣言》,维护了美国的统一。A 项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文献;B 项指的是美国独 立战争时期颁布的文献,属于华盛顿时期的功绩;D 项指的是美国独立后颁布的法律文献, 属于华盛顿时期的成就。故选 C。 23. 《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 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材料所描述的情形发生 在 A. 1919 年的巴黎和会 C. 1938 年的慕尼黑会议 【答案】A 【解析】 B. 1921-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 D. 1945 年的雅尔塔会议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将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五四运动, 故 A 符合题意;1921-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经过斗争,在会外与日本签订条约, 收回了山东主权,后来与会九国签订了《九国公约》,故 B 不符合题意;1938 年 9 月慕尼黑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与题干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 1945 年的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有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